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郁达夫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小说采用的是零聚焦的叙事视角(即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视角)模式,郁达夫的小说主要 采用内聚焦的叙事视角模式(包括内聚焦的叙事视角下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事方式)。郁达夫对中国传统小说叙 事视角模式的革新,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叙事学中,叙事情境主要用来阐明叙事文本中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叙事文学,它的叙事情境有三个特点:舍弃传统的第三人称叙事而主要采用第一人称;抛开现代小说叙事偏好的内聚焦和外聚焦模式而采用零聚焦;运用讲述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3.
书信体与非书信体小说是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两大类型.二者具有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共同特点.书信体小说受文体限制,叙事多采用事后聚焦;非书信体小说形式灵活,既可以聚焦于"经验自我"也可以聚焦于"叙述自我".本文旨在比较二者的不同,以达到对这两种第一人称小说叙事形式的深层认识.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学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叙事视角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左右着读者的叙事伦理判断。海明威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这一貌似客观的视角,但通过对文本的选择和对叙述进程的操纵,海明威在邀请读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伦理判断的同时,也或明或暗地展现了自己的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是现代叙事学开创的先锋。以海明威多篇短篇小说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不同叙事视角后发现,他的作品通常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并频繁、灵活地进行叙事聚焦的切换与转移,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也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使其叙事更具张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叙事学理论考察了叙事情景对新闻真实性的建构,认为在叙事方式上,展示比讲述更显真实;在叙事聚焦上,内部聚焦比外部聚焦显得真实;在叙事人称上,第三人称较第一人称真实。但在电视新闻中则相反。叙事情景是文本在形式上对内容真实性的建构,它形成的是真实感。各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聚焦以及人称的搭配,就形成不同的新闻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7.
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是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其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是他的写作技巧的经典之作。这篇小说除了使用因果线形叙事模式外,还舍有重复和对比的子模式。这篇小说所使用的聚焦方式在复杂之中透出一定的规律:外聚焦是有限全知聚焦方式中的特例。  相似文献   

8.
曹乃谦与赵树理小说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二人均以社会底层的农民生活为创作内容,但在讲述农村和农民的故事时,选择了不同的叙述方式。赵树理小说的叙述在结构上以单线为主,采用非聚焦的视角和第三人称,传递具有权威性的作者型叙述声音;曹乃谦小说的叙述在结构上以复线为主,使用外聚焦的视角,通过第一人称,表达出强烈个人意识的个人型叙述声音。  相似文献   

9.
曼斯菲尔德大手笔启用多种叙事视点,第一人称内心独白,第二人称叙述,第三人称直接引语等,犹如一台广角的摄像机,多角度取景之后,绝妙聚焦于一个核心:布里尔小姐凄惨孤苦的老年生活.文中多角度视点灵活转换,却不显凌乱,反而给读者丰富的空间和角度去融入故事,进而更深刻地解读和感受故事.  相似文献   

10.
《黑暗的心脏》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约瑟夫·康拉德最深刻有力的作品 ,它的思想和创作方法影响了后来一些英美现代派作家。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受到众多文学评论家的推崇 ,和它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是分不开的。康拉德舍弃了传统叙事作品中使用最广泛的第三人称 ,而完全遵循了第一人称限制性叙述手法 ,亲切、自然、客观。歧义和讽刺手法的成功运用也是这部小说的另一特色。同时康拉德还运用了二元对称结构来表达主题思想 ,赋予小说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里通过分析这部小说中所运用的叙事方法来挖掘其中的叙述艺术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