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汶川地震为切入口,分析了我国现行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灾害承受和管理能力建设,现行灾害救助体系与现代灾害保障需求,巨灾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健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即构筑参与主体多元化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不断加强灾害承受和管理能力建设以及建立巨灾风险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2.
关于网络募捐的监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募捐,虽然有着独特的社会救助效应,但也暴露出其在法律依据、主体确认、可信度、救助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分析网络募捐的定位和存在问题入手,探讨网络募捐的监管问题。要明确如何通过加快立法进程、加强审批和管理、加强网络监管、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等方面加强对网络募捐的监管,从而引导和规范网络募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重大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研究社会工作者对灾害中受伤的民众如何进行救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灾害救助的特点及目前中国重大灾害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专业社会工作者在重大灾害救助中应充当支持者角色、需求反应的角色、个案管理的角色、资源整合的角色及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灾害应急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和社区减灾等三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湖南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救助是农村贫困人口维持基本生活、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对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省通过自然灾害救助,孤寡残疾救助和贫困户救助等措施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救助,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救助理念落后、救助方式单一、救助资源缺乏、保障机构不健全等问题。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应从社会救助理念、社会救助方式、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以能力扶助为主,提升受助者的自我发展能力,让受助者有尊严地获得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5.
我国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物流配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物流配送的特点及我国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物流配送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由于应急救助物流配送不及时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提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物流配送机制,包括救灾部门应急沟通机制、救灾物资供需平衡机制和救灾物资配送机制三个部分,并对每一部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自然灾害突发后,及时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救灾物资配送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和土地兼并等原因,宋代出现了一些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流民。为救助这些流民,宋朝采取了对流民进行救济和安置、让流民返还故乡、照顾流民中的老弱病者、招募流民从军入伍等具体救助措施。这些措施对流民起到了较好的救助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蝗灾、震灾、雹灾、风灾、潮灾等,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特别是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救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对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现状进行考察与梳理,作者认为,应从加强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拓宽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领域、创新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深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生活数字     
《社区》2012,(27):7-7
财政部、民政部下拨10.5亿自然灾害补助金 财政部、民政部8月3日向山西、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下拨10.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用于近期遭受暴雨洪涝和台风等灾害影响地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向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帮助灾区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9.
面对社会救助领域依然存在的各种风险,一些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采取购买商业保险的形式来协助救助对象予以应对,在大病医疗及护理、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领域,商业保险较多介入到社会救助之中。文章在阐述商业保险介入社会救助现状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分析,认为目前的社会救助领域依然存在政府独自承担而财政负担沉重的问题,问题的化解应形成政企合作、政社合作多元参与的社会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自然灾害的知识力量,不为自然科学所独专,还包括社会工作知识.自然灾害的影响有特殊的社会性质,社会工作者能通过专业的方法服务于灾民和灾区,承担起多种功能性角色.在灾害救助中,社会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等六项原则,同灾民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