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四月分以來,外文系教师連續举行学朮討論会,結合教学实踐,就外語教学中“听、說、讀、寫”的关系問題,开展爭論。在上一階段討論的基礎上,于七月一日提出《怎样处理外語教学中“听、說、讀、寫”的关系》的論文报告。这篇論文認为,“听、說、讀、寫”的关系应該通过“口語与書面語”、“領会与复用”的关系來認識。从“口语与書面語”的关系來看,在外語教学入門階段,口語应当是主導的(应当“从語到文”),在一定条件下,書面語才逐漸取代口語的主導地位。从“領会与复用”的关系來看,在整个外語教学过程中,复用应当是主導的,但这并不排斥在某个短时期內把領会当作  相似文献   

2.
一、問題的提出列宁在《談談辯証法》这篇著名的論文中深刻地阐明了“把辯証法应用于反映論,应用于认識的过程和发展”的馬克思主义原理,他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綫(也就是說,不是沿着直綫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圓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綫。”列宁特别以人的哲学认識为例,指出了这种认識上的圆圈,他认为,近代哲学认識发展的圓圈可以設想为:  相似文献   

3.
哲学系楊荣国敎授在《学术研究》今年第五期发表《刘节先生历史观的哲学基础的剖析与探源》一文,对刘节錯誤历史观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文章首先从刘节在《学术研究》一九六二年第一期发表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問題》一文談起,指出刘节在这篇文章中宣称要用“天人合一”說去論述中国思想史上的問題,是明白把自己置于与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相对抗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写这篇論文的动机,是企图从經济方面,特別是从农业、手工业发展方面来說明十六、十七世纪中国社会經济的性质及其所发生的变化。非常明白,要說明这一“天崩地解”的时代的性质,就要求我們对十六——十七世纪的中国历史进行全面的系統的研究,也就是要求我們广泛地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經济、政治和文化思想各方面的問题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关联和彼此約制。这个問題很大,显然非三言两語所能交代清楚。因此,在这篇論文中,我仅把我的研究限制在經济  相似文献   

5.
說“晏子春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晏子春秋”(或簡称“晏子”),是一部接近历史小說的散文作品。关于它的記載,最早見于司馬迁的“史記”。“史記”說: 吾讀“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其書世多有之。(“史記”管晏列传”) “史記”沒有著明这部书的篇数,但我們可以知道,它在汉初时,已經广为流布了。稍后于司馬迁的刘向,曾对这部書作过一番整理,汰去重复的篇章,定著为八篇,二百一十五章。他說:  相似文献   

6.
一朱德熙、卢甲文、馬真三位同志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第4期,51—64頁上发表了一篇題为《关于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的論文,对現在流行的一种企图解决汉語一詞多类現象的理論。即“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理論提出評論,附带地也对高名凱的詞类理論提出意見。我們細讀这篇論文之后,觉得这篇論文,正如某些人所說的,①的确是給划分汉語詞类問題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是从这缺口里流出的水却沒有流入他們所希望流入的渠道,相反地,却正好流入了他們所批評的汉語实詞沒有固定詞类的理論的大河、因为这篇論文虽然正当地批評了名物化理論的某些論点,但也有許多矛盾的論証,它不能証明作者們所认为正确的理論,它实际上反而証明了作者們所坚决反对的学說。  相似文献   

7.
一康德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論”(1755)是他关于自然科学著作中一部最主要的著作。在这里面包含着著名的康德星云假說。这个假說就是天文学中康德一拉卜拉斯星云假說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十八世紀末叶和整个十九世紀的宇宙起源論的一般理論基础。康德在这部書出版以前,曾經从事潮汐摩擦問題的研究,并且發表了“地球在自轉中是否發生某些改变的考察”的論文。在这篇論文內,他已經公开提出天体的产生、形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義与語言學問題」一書內所闡明的關於基础與上層建築的學說,豐富并深刻化了馬克思主義的基础与上層建築理論,是基礎与上層建築理论進一步的發展。它指出了上層建築產生的决定性條件,更指出了從基础产生的上屋建築的明確的目的和任務,這給予一切社會科學的研究以巨大的指導意义。對财政學來講,基礎与上層建築的积极相互作用學說奠定了它的理論基礎;離開這一個学說,财政學的研究就要在黑暗中摸索,就会迷失方向。本文的目的,並下是要依據這一学說來對財政理論作全面的系統的探討,祇是想把個人学习了基礎与上層建築学說當中,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貫徹“教育与生產劳动相結合”的方針,必須把教学、生產劳动、科学研究結合起來蛭萄А⑸b劳动、科学研究三种活动,存在着內在的本質联系——理論与实踐的联系。三者正确的結合,必然能起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積極作用:对教学說,生産劳动使学生所獲得的知識建立在生动的直接經驗的基礎上,科学研究使学生对所獲得的知識作進一步的理論提高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識解决实际問題的能力又以科学研究的成果直接地丰富教学內容与提高了教学質量;从教育的意义上說,生產劳动又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階級观点,使腦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結合的共產主义教育的途径;对科学研究來說,教学和生产劳动促使科學研究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綫,因而迅速地推动科学大踏步前進;对生產劳动來說,教学和科学研究推动技术革新,师生参加生產劳动也完成了一定的生產任务;再者,学習知識、研究科学,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設的劳  相似文献   

10.
馬克思主义文藝理論中的最根本性的問題之一,莫过于文藝与政治关系的問題了。从我國“五四”运动前夕掀起的新文学运动开始,直至解放以來文藝思想上的一系列的斗爭。无論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及革命文学的倡導;或抗战初期的民族形式問題的討論;无論是對胡适及其他反动的文藝思想——買办資産階級“新月派”、“文藝自由論”和帮閑文学“論語派”等的  相似文献   

11.
一在胡適的文學思想中,最使人迷惑的是他所謂“歷史進化的文學觀念”。這是他在“五四”期提倡白話文的理論武器,他在嘗试集自序中就說:“這個觀念是我的文學革命論的基本理論”;也是他長期解釋中國文學歷史的主要依據,他在白话文學史的引子中說:“我們現在研究這一二千年的白話文學史,正是要我們明白這個歷  相似文献   

12.
一“科学情報書目”是近几年来苏联目录学界在討論書目种类划分問題的爭論中产生的新术語。“苏联目录学”刊物編輯部在1958年就苏联目录学理論的爭論問题所写的总结性的文章“關于苏联目录学的几个理論問題”一文中,把書目資料分为三种某本的类型,即:統計登記性書目、推荐性書目和科学情報書目谡饫?科学情報書目在理論上被确定为書目的基本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学习毛主席的实踐論是在1952年的夏天,当时的学习,是圍繞着“实踐論”这个题目,咬文嚼字,象从前学习古典文一样地讀唸,把“实踐”“认識”結合祖国傳統哲学“知行”問題作比較,用冯友闌的“实踐論——馬列主义的发展与中国哲学傳統問題的解决”(新建設三卷六期)候外廬的“中国思想史知行关系的总結”(同上)二篇文章,作为主要参考资料,自以为走向哲学研究之途了。  相似文献   

14.
在一九四七年二月我写上古的天文曆数知識一篇,篇末曾說,四仲星能否別作解釋,拟另为文討論,奈此种天文学研究,不易发表,一擱就过了九年。現在党政府正极力提倡科学研究,而这一問題又和上古史有密切关系,既然經久不获解决,甚至很少人給以注意,无論得当与否,正不妨提出拙見以供討論。汉族構成包含着西北分子,概略我已說过,近人以为这是不爱祖国及唯心之論,帽子压来的力量很大。然而我們仔細一想,苏联和許多共和国何尝不是西北,何尝不是阿利安族类。如以为認某些分子来自西北,便是投靠西欧資本帝国主义,我們又須記得周  相似文献   

15.
《說文解字》一書,為治中國語言文字學之要籍,亦為治先秦兩汉之學術文獻者所不可不讀。其书括有條理,昔賢論之詳矣。而吳檢齋(承仕)先生之《六書條例》最為後出,於《說文》之体製統系,亦最能示學者以津逮。洵治許氏之書之檢度也。往年读先生是書,私心好之,以為折衷羣言,歸於至當,歷世以來,蓋未嘗有,第恨所寫定传世者,僅及指事、象形而止耳。竊不自揆,輒以講論餘晷,斟酌古今,譔稽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典型問題,建国以来就不断地爭論着,到底怎样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去闡明典型問題,特別是闡明社会主义文学中的典型創造問題,看来还是很值得研究、商討的。这个問題的正确解决,不仅能够更有效地克服各种形式的理論上和創作上的簡单化傾向,而且,对于发展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論,促进社会主义文学創造出越来越多的高度的艺术典型,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一老子的思想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問題。这个問題不仅在当前引起了許多学者的爭論,而且在过去也影响了許多学者对于老子学說的看法。在历史上,韓非子是距离老子的时代比較近的,他研究过老子的书,著有“解老”“喻老”两篇专門說明老子学說的著作。关于什么是“道”?韓非子在“解老”中說道: 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韓非子在“解老”中认定“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又說:“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足见韓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第九届青年汉学家年会的情况,会议的参加者翦伯贊、周一良、和我已經分别在人民日报(1956年10月31日)、文匯报(1956年10月12日)、光明日报(1956年10月30日)上作了簡單的评述;但因限于篇幅,以上三篇报导都未能詳细介绍会議上宣讀的論文的內容哉獯位嶙h作全面的估价还有待于会議正式記录的發表,目前只能根据会議上印發的論文和个人的印象作一比较詳尽的报导,俾我国学者能了解外国汉学家的研究兴趣、方法和成果。这次会議的主題虽是“中国历史分期問題”,但并不排斥与会者宣讀和主題無关的論文。除了各国的研究情况报导之外,大会上討論的二十余篇論文中有八篇是与中国历史分期問題有直接关系的;此外属于中国考古和历史范圍的论  相似文献   

19.
賈誼(公元前200—168年)是汉朝初年最大的哲学思想家和杰出的政論家。作为一个政論家,賈誼站在地主阶級的立場,討論了有关維护地主阶級政权的根本問題,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他的《治安策》对于巩固地主阶級的統治起了重大的作用,成为后来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哲学思想家,買誼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和稷下唯物派的唯物主义思想。这表現在他所作的《道德說》(《新书》卷8。以下引文依卢文弨校本)。这篇論文,以前人都忽視了,以致其中的錯字很多,有些地方不甚可解。但就其可解者看起来,这是汉初一篇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这篇論文可能是贾谊十几岁时候作的。这篇論文开始就說:“德有六理。何谓六理?曰: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我写这篇論文的动念是很早的,文献蒐集也不是最近期內的事情,特別是日人加藤繁写的宋、金貿易論和国人全汉升写的宋金間的走私貿易,讀过以上兩篇論文之后,开始引起我对这一問題的注意,当时我内心中就发生过疑問,宋、金間的貿易問題,确是很关重要,事件經过也相当复杂,可是契丹建国也有百多年的历史,宋、辽兩国从澶淵結盟以后,和平相处时間很長,除却我們十分熟习的雄州榷场外,就不可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