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翁化蜀是蜀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巴蜀乃至全国吏治、文教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翁化蜀的结晶集中体现在文翁石室上.经东汉高联修复学堂及兴建周公礼殿、西晋张收增益圣贤图像、后蜀毋昭裔刊刻蜀石经,到两宋时,石室讲学盛况空前.经元代的中衰,明代的战乱,石室终毁于张献忠之乱.经清初的复建,石室延续其教化功能于后世.文翁化蜀的盛举实际上是通过引进中原文化、继承弘扬巴蜀传统文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盘古一名之出现,向来以徐整的《三五历记》所载为最早①。王羲之十七帖之一云:“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讳,彼有能画者行?欲因摹取,当可得不?”羲之不特“书为古今之冠冕,丹青亦妙,”②故于周抚在益州时,托其调查汉时所画之三皇五帝。汉时讲堂,即汉景帝时,蜀守文翁所建者讳③。唐益州学馆庙记残碑云:  相似文献   

3.
文翁,名党,字仲翁(前156-前101年),庐江舒人也."为蜀郡守"之时,"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以教育吏民,使蜀地"大化".死后,"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  相似文献   

4.
一检索史籍,东汉末年当有道术之士焚(烧)香者。《三国志·吴书·孙策传》谓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孙策为许贡家客所伤,创甚,不治而亡。裴松之往引《江表传》和《搜神记》或以为策之死与诛杀道士于吉有关。按裴《注》所引怄表激曾谈及于吉烧香事,引人注目,今录之于下:时(案指建安五年)有道士准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于吉是东汉末年道教创立时期的重要人物,顺帝时其弟子宫崇曾上其所作《太平清领书》于朝廷①,至建安五年,于吉已近百岁,故有的学者以为此时于…  相似文献   

5.
石碉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籍中关于石室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所载西王母居住的石室及《世本》所载的“夏鲧作城郭”;而考察嘉戎民族的起源,确也可上溯到夏系。但是,现存石室、碉楼却集中在岷山及其西、南。所以,可以先从有关这一带的史料作一些考辨。 《蜀都赋》章樵注引《蜀王本纪》:“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相似文献   

6.
欲研究东汉文学,就不能回避谶纬。在面对谶纬与文学之关系的课题时,学者多从谶纬自身的文学价值方面,或谶纬与某一部作品;某一类文体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谶纬所内含的“天人相应”、“附会人世”、“抒怀表情”的因子入手,以《古诗十九首》为例,探究谶纬对东汉文人抒情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后世所见的更始帝历史多本于《东观汉记》。更始政权代新莽政权而起,有一定的感召力,当时“人无异望”。但作为东汉官方史书的《东观汉记》,不得不对光武帝“贰于更始”有所回护,遂对更始帝及其政权多有贬抑,而这又为诸家《后汉书》不同程度地继承了下来。在是否使用更始年号、是否为更始帝立纪、是否奉更始正朔等问题上,张衡、范晔等人持有别于东汉官修史书的立场。通过对各方观点的辨析、异议背后史事的梳理,以及史书中更始帝不佳形象的考探,可知更始帝历史确实被东汉朝廷所“书写”。  相似文献   

8.
一、《过龙泉寺精舍》非孟郊佚诗而系孟浩然诗中华书局1981年版《全唐诗外编》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汝州部》所载,辑《过龙泉寺精舍》五言七韵为孟郊佚诗,误。此篇显见于宋蜀刻本、明铜活字本《孟浩然集》(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文同,仅题别作《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当系孟浩然诗。另有三证:其一,诗中“远公”、“虎溪”二典并出自庐山,前者见于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六《晋庐山释慧远》,后者见于《莲社高贤传·百二十三人传》。考孟郊一生并无  相似文献   

9.
太湖地区群山上的石室土墩,近年来引起了考古界和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研究吴越文化中热烈争论的一个中心论题。所谓土墩石室,是指遍布于太湖地区群山之上人工构筑的一种土石建筑。这种墩常常构建在山颠或山脊的分水线上。外观似一馒首状长圆形的土墩。墩内均有结构大体相似的石室。石室都以大小不等的自然石块砌成,形似一窄弄,窄弄的底面作长方形,断面作梯形,顶部以大石块复盖,石室外再复以土石。这种墩大的占地千余平方米,小的占地数十平方米。发掘时,墩内常留有西周晚期至夏秋时代的陶器和原始瓷器。以往,这类墩多被称作:“烽燧墩”、“藏军洞”、“望越墩”、“演武墩”等等。七十年代以来,考古界有部分同志提出了这些土墩石室“是一种墓葬”的看法,打破了过去认为这些墩是“古代军事设  相似文献   

10.
三家《诗》流传情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韩三家《诗》号称“今文《诗》”,在汉代盛行一时,终于东汉,并立学官,而《毛诗》不得立。后汉郑玄作《毛诗笺》,三家渐亡。古籍关于三家《诗》亡佚时间的记载有出入。实际上《鲁诗》和《齐诗》均亡于西晋,《韩诗》今天仅存《韩诗外传》。  相似文献   

11.
一、清谈与九品中正在选举上的血缘关系起于东汉末年的清谈,是品人物、办乡举的清议,自始就跟选举制度分不开。《魏志》卷七注引《九州春秋》云:“初平中,焦和为青州刺史。黄巾寇暴……和不能御……入见其清谈干云,出则浑乱,命不可知。”《魏志》卷一注引张璠《汉记》载郑泰说卓云:“孔公绪能清言高论,嘘枯吹生。”这是清谈起于东汉末年的证据。《后汉书·史弼传》注引《先贤行状》:“清论所加,必为成器;丑议所指, 没齿无怨。”《魏志》卷十一注引《邴原别传》:“是时海内清议,云青州有邴、郑(玄)之学。”  相似文献   

12.
“格义”是佛教讲经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始于东汉之末,盛于魏晋,是中国早期佛教的一种奇特的现象。慧皎《高僧传》说:“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竺法雅传》)《世说新语》载殷浩读佛经,但不解事数之事,刘孝标作注云:“事数,谓若五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五根、五力、七觉之属。”(《文学篇》)因  相似文献   

13.
<正>东汉统治阶级重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郑玄时盛极,郑氏亦以礼学为重,孔颖达云:“《礼》是郑学”。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易经”篇“郑学最精者《三礼》。”下面,笔者拟从社会阶级变动的角度,观照上述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释“五马”     
“五马”一词,古代诗词中习见,一般都用来代指州郡的长官太守,后来又用以代称刺史或知府.在诗歌中用“五马”来称太守,大概源于汉乐府《陌上桑》.《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陌上桑》“五马立踟蹰”下注释说:“五马,五匹马.汉代太守驾车用五匹马.”汉代太守驾车果真用五匹马吗?《骈字类编》、《辞源》在“五马”条下均引《汉官仪》说:“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看来这可能是朱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文的根据.但是,今查《汉官仪》,实无此记载.  相似文献   

15.
[提要]周颙于宋泰始四年自蜀返建康后造山茨精舍,嗣在其前造草堂寺,二者独立又为整体,位于钟山(北山)西而非“雷次宗旧宅”处。“山茨精舍——草堂寺”的建造为僧人提供止锡、修持、著述乃至弘法的场所,蜀法绍是精舍最早的住僧,法度开创摄山前于宋末“游于京师”,当居其中,二人并称“北山二圣”。慧约在草堂寺弘法十余年,“清虚满世”。僧朗前往摄山前亦应止锡山寺。山茨精舍亦为周颙的“隐舍”,他长居其中习佛修静,解经著述,其《抄成实论序》昭示周颙永明八年尚健在,可补正史记载不足,特别是《三宗论》的撰成使“三宗之旨”在江南传布,对摄山三论学派的兴起有积极作用。文中对汤用彤、任继愈、鎌田茂雄的相关论述展开讨论并予以补证或订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根据绵阳、梓新发现的东汉“秋胡戏妻”画像砖以及过去已知的新津、彭山有关画像石材料,结合《华阳国志.士女传赞》等文献记载,揭示出东汉时期以自杀方式表示妇女贞节为特点的“秋胡戏妻”材料在四川地区特别流行的历史背景,和西汉文翁在蜀兴办学校大力推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对有关画像材料研究历史的考察,可以看到清代乾嘉石刻学研究的重大发展和今人有关研究的种种局限。  相似文献   

17.
<正> 东汉提倡廉洁奉公,奖励名节,朝臣敢言直谏,士人讲究人品气节,家族表彰和睦孝悌。正如范晔在《后汉书·儒林传》中所说:“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迷邪归正之路。”故顾炎武《日知录》卷13说:“三代以下,风俗之淳美,无尚于东京(指东汉)者。”这种良好道德风尚的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与东汉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本文不揣浅陋,试图探讨一下东汉的伦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词典》对“莫如”、“捆”两个词条的解释有所偏误。“莫如”在历史上本属不同层次的两个词,义为“没有谁(什么)比得上”,在近代汉语中才词汇化成为一个粘合词。“捆”的义项之一“编织时敲打使坚实”是对东汉赵岐注释的误解,可不立此项。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女侠形象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侠及侠文学在我国源远流长。据有些学者研究,任侠思潮兴起于战国,渊源于墨侠。现存典籍中,“侠”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从中虽不能断定他所指的侠究系何类人物,却可以知道侠所具有的两个特征:即“习武”与“犯禁”。司马迁作《史记》,立《游侠列传》与《刺客列传》,开了侠文学的先河,此后便渐有描写侠客侠行的小说滋生出来。在侠文学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侠客形象共同而根本的两个特征:武艺高强,扶危济困。由于前一个特征具有极大的独特性,通常不为其他类型的艺术形象所具备,故而成为识别侠客形象最  相似文献   

20.
《大比丘三千威仪》,旧题“后汉安世高译”,一些学者也把它当作东汉语料来使用,颇值得商榷。从词汇角度考察,《大比丘三千威仪》中“阿闭梨”、“布萨”、“捷椎”、“檀越”、“维那”等佛经译名以及“橙”、“抖擞”、“猛利”、“某甲”、“爬”、“绳床”、“食堂”、“下”、“执作”等普通词语最早见于两晋时译经,未见于东汉三国可靠译经,而部分普通词语亦始见于晋代(或者更晚)中土文献,可见该经中明显存在着具有两晋时代特色的词汇,因而这部经书不可能是东汉译经,其翻译年代不会早于西晋甚至是东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