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砚秋先生(1904—1958)是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在一生的演艺生涯中,创造并形成了独特的程派艺术,并成为“四大名旦”之一。2003年12月上旬,京中举行“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因与会者谈论的主题都在京剧方面,所以主持人指定我专论程先生与昆曲的特殊关系。为此,我在12月6日下午发言的题目是《程砚秋先生的昆曲演唱和曲学成就》(已载于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程砚秋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相似文献   

2.
国际比较文明学会主席伊东俊太郎先生在今年5月13日致苏州大学方汉文教授的英文信中称赞方汉文所著的《陶泥文明》(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是“极令人感兴趣的和原创性的比较文明史创建”,时隔不到一年,方汉文教授又一次推出了比较文明史研究的力作——《比较文明史:新石器时代至公元5世纪》(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这是他近年来继《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教育部研究教学用书)、《东方文化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等有影响的学术论著之后的一部新作,  相似文献   

3.
简讯二则     
正12011年12月21日,成都大学唐诗研究专家张天健先生受邀出席四川省社科联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他的《收获生活,感谢生活——四川省社科联推助我的学术人生》荣获四川省社科联"纪念省社科联成立30周年——我与社科联"征文二等奖,并收入《我与社科联——省社科联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4.
细览了这本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贾永生杂文三百篇》(《贾永生文集》杂文卷I),思绪如绵,感悟良多。我的北大学友、学者型作家、教授型诗人贾永生先生数十载潜心创研,勤奋笔耕,已公开发表2000余万字文学作品、学术论著、新闻作品,出版书籍40余部,著述颇丰。这本书从他发表的3000余篇杂文作品中遴选出300篇,以文集杂文卷的形式推出。这300篇均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教育艺术》杂志等大报名刊,品位较高,发人深省。永生请我作序,认真研读后,迟迟不能下笔,因为这本书让人思索的东西太多,头绪…  相似文献   

5.
1993年1月19日是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周一良先生八十寿辰。在此前两日,我们有幸拜读了《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池田温先生说,这是一本装帧高雅,内容充实,显示周教授学术地位的论集——47位作者,包含海峡两岸及日、美两国,论题范围广泛,以中国史为中心,兼及文学、宗教,以及敦煌学、日本、亚非历史。池田先生又说,近年各处纪念论文集虽多,往往不能在预定日期刊布,而本书及时完成,是编撰者和出  相似文献   

6.
伊人 《社区》2008,(8):6-6
2008年新年伊始,北大教授李零的《丧家狗》“连中几元”——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2007年十大好书,《丧家狗》以得票第一而当选。 《中华读书报》发布2007年度十佳、百佳入选图书,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称道:“他们推荐的不是畅销书,而是有价值的好书。”《丧家狗》一书“与有荣焉”。  相似文献   

7.
在老舍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同老舍亲属,在原《老舍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的基础上,重新整理老舍先生的全部作品,出版了十九卷本的《老舍全集》(以下简称《全集》)。这套《全集》是老舍近半个世纪的创作集成,汇总了近年来老舍作品挖掘、搜集...  相似文献   

8.
张德明 《东方论坛》2009,(5):127-128
近代来华传教士作为来华西人中的特殊群体,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与研究。郭大松教授继2008年出版译著《中华育英才——狄邦就列传》(中国文史出版社)后,近来又与崔华杰合作翻译出版了《一位在中国山东45年的传教士:狄考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3月版),  相似文献   

9.
就《北京大学校史》说几句话——顺答陈平原君校史编者1998年2月6日《中华读书报》刊登陈平原先生《教育名家》一文,对《北京大学校史》关于蒋梦麟的评述和编写指导思想提出了批评。文中表达的观点,有的已远远超出了对《校史》批评的范围。近几年来,海内外也有不...  相似文献   

10.
昔曾自设“人人言殊”,逐而敏感于汪政、晓华先生《“代”里“代”外》文中“在不同的言说着那里,首先对历史发展时段的划分就是交叉、重叠、人言人殊的”(《中华读书报》1998年4月22月3版)之“人言人殊”。“人人言殊”、“人言人殊”,皆当成语“言人人殊”之误;然知,之所以字同易位笔误,实其“言人人殊”本违“成语”组构,曲义拗口所致也。今之“言人人殊”,多以语出《史记·曹相国世家》者,然却笔者查检《史记》涉文,似无其语出源。中华书局点校《史记·曹相国世家》有为“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  相似文献   

11.
国学大师朱季海先生于2011年12月21日在苏州仙逝,享年96岁。朱先生1990年代受聘担任我校中文、历史、美术学科带头人的导师,为我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师生们的爱戴和尊崇。在此后的岁月里,先生一如既往地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与各位学科带头人保持密切的联系,直到其生命的最后一息。当下,追思朱季海先生,学习先生忠于信仰,百折不挠之精神;效法先生淡泊名利、热爱事业和严谨求精的崇高境界,以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文风回报先生的教导。本刊一直得到朱季海先生的鼎助,先后有13篇文章在此发表,均已载入中华书局版《朱季海文集》。今特编发《文集》责编和几位教授所撰文章,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政烙先生九秩华诞和从事教育、科研65年。为了宏扬先生真诚求实为文为人的精神,由著名史学家张永山、谢桂华、何龄修、王曾瑜先生,以及吴锐同志组成的编辑组编辑的《揖芬集——张政熄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邹方芳 《社区》2012,(23):59-60
李零先生在其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第244页中注疏“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向达等六家辑校《敦煌变文集》,给变文的校读做了开创工作,变文由此渐近于可读。也正唯是开创工作,留下来的有待于弥缝的罅漏也就不少。徐震堮先生作《敦煌变文集校记补正》、《再补》,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我又继徐先生加以补充,综两人所得,约一千几百条。现在把涉及训诂假借或较难通晓的条目节录于下,名之为“录略”,以备读变文和治唐五代民间语言文字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0月16日,由清华大学与《中华读书报》共同创办的"清风雅集"学术评论活动第七次会评在清华大学华业大厦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中华读书报》总编辑王玮出席。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韩立新教授的新作《<巴黎手稿>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传统与研究现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谢维和在致辞中重申了"清风雅集"学术评论会的精神、主旨,高度评价了以往历次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并鼓励与会专家就相关问题畅所欲言,广泛展开建设性的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16.
由四川师范学院历史学教授龙显昭、谢增寿、王安平和南充市地方史志专家郭光杰、吕佰阶、陈祥超诸先生合作研究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项目“张澜研究” ,最近推出了新成果———《张澜纪念文集》。为缅怀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新中国建国初期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张澜先生 ,其故乡的有识之士怀着对张澜先生的崇敬心情 ,周密筹划 ,认真组织 ,精心编辑整理出版了《张澜纪念文集》。编纂工作历时八年 ,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张澜先生的评价 ,以及张澜先生的生前好友、亲属充满崇敬的追忆和凭吊文章 ,还…  相似文献   

17.
由彭兆荣、李春霞合著的《岭南走廊——帝国边缘的地理和政治》(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以下简称《岭》,下面引用只注页码)一书,是徐新建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族文化走廊丛书”中的一部。  相似文献   

18.
金莹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5):123-123
2008年7月2日-4日,由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的吉林省高校文科学报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隆重召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东北亚论坛》、《史学集刊》、《税务与经济》等高等学校文科学报、专业性学术期刊共27家会员的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金正一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学会副理事长、《北华大学学报》主编黄湛编审首先致开幕词,延边大学副校长崔炯谟教授代表延边大学致欢迎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教授、吉林省教育厅科研产业处戚欣处长向大会发来贺词。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今年10月28日是已故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中南民族学院教授吴泽霖先生(1898-1998年)的百年诞辰。为了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特刊发钟年先生的《追忆泽霖先生》一文,以致纪念。吴泽霖先生永远离开我们了。每每翻看与先生的合...  相似文献   

20.
譬如积薪后来居上——读陈曦钟《喻世明言》新注本哥舒50年代后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的校注本,其中《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是由已故南开大学教授许政扬先生校注的(1958年初版)。许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的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