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之上的“华夷之辨”或“夷夏大防”的观念。鸦片战争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民族主义的这三种观念虽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开始萌发出新的世界观念和民族意识,但作为一种已根植于民族血液之中的思想,它不仅没有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历史场景下,还和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首先是由梁启超介绍到中国来的。就梁启超和知识界的其他一些人对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介绍和宣传来看,第一,他们都认为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实质就是“民族建国”,而“民族建国”所要建立的是单一民族的国家;第二,他们介绍和宣传的主要是德国和意大利的民族主义;第三,他们都视民族主义为救亡图存、建立民族国家的不二法门。但到了1903年后,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于20世纪初。推动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力量,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辛亥革命前后,建立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共识并得到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2.
韦磊 《社会》2007,27(4):107-107
杜赞奇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学理背景:首先他的研究体现了对民族主义运动和全球化交相辉映的现实关怀;其次,他的研究受到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国际学术界兴起的民族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再次,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则为杜赞奇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此外,杜赞奇的研究也是美国中国研究界对中国民族主义问题关注的体现和成果的继承,他的研究也是美国中国学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反思浪潮的体现和结晶。  相似文献   

3.
新书简介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Dynamics of ModernChinese Nationalism(《民族国家的建立: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动力》)Suisheng Zhao(赵穗生,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美合作中心执行主任)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355p.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强大会对世界产生何种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美籍华人学者赵穗生从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角度作了回答。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发展,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呈现出三种形态,即种族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和国家民族主义。其中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20世纪90年代之前西方(主要是美国)学术界对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综合性考察。这些文献表明,中国民族主义是90年代之前国外学术界的重要话题之一。其中心观点是,中国在近代之前的认同核心是华夏文化,并无民族认同意识和民族主义观念。面对近代以来的失败,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引入了民族主义观念,用以作为抵抗外侮、建设民族国家的理论武器。美国对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是对"冲击—回应"范式下的一种经验支持,民族主义的近代起源说及其历史作用因而成为当时美国中国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普世性民族主义与中国的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民族主义向什么方向发展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许多人认为民族主义思潮将导致中国与西方国家发生剧烈冲突,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历史经验。然而这种认识却忽视了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即任何一种政治思潮、意识形态或宗教思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地区他们的内涵与功能都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甚至是与初始时期的思想内涵截然不同的。只要比较一下90年代的社会主义和50年代的社会主义,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和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拉丁美洲国家独立后的宗教作用和殖民统治时期的宗教作用,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变化有多么惊人。本文将从普世性民族主义与传统民族主义的区别入手,分析普世性民族主义在中国崛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世纪马克思与阿克顿对民族主义批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江 《学习与探索》2007,1(4):79-84
19世纪自由主义大师阿克顿勋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都强调民族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现代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的现象,并且都认为民族主义并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且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但是,两者的批判目的是迥然不同的。阿克顿勋爵的出发点是反对一切形式的革命;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目的则是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乃至实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具有强烈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色彩。然而,19世纪大师们对民族主义的批判都对20世纪特别是当代西方的民族和民族主义学术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们今天在新形势下认识和研究民族主义也有相当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发展呈现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交融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启蒙时期德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浓烈的民族情感。启蒙运动早期德国思想文化界的成就奠定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自信;启蒙运动盛期,德意志民族意识更加浓烈,出现了文化民族主义倾向;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启蒙运动进入最后的“启蒙浪漫主义”阶段,文化民族主义形成一种思潮。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与近代国粹主义文化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粹主义”是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兴起的一股学术文化思潮。提倡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主张学习西方,会通中西,却反对“醉心欧化”和“欧化主义”;批判封建旧学,却又要求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粹;重视史学,强调以历史激励国民的民族主义和爱国心:是国粹派学术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而章太炎作为国粹派的的领袖和楷模,对国粹主义思想的阐发,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福泽谕吉的民族主义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其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中国观的探讨尚不充分,以至于影响到对福泽整个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国内外学术界几成定论地把福泽的民族主义思想按早期的平等观和后来的扩张主义划分  相似文献   

10.
张智 《浙江学刊》2007,8(3):78-84
法国旧制度后期民族主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与高等法院之间的冲突的影响。在长期的冲突中,一些最重要的民族主义话语得以形成。作为18世纪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蒙运动则对这些话语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它参与到民族主义话语对于历史和民族认同的建构之中,在理论层面上阐释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哲学家们”还在公共领域中传播着这些观念。至法国大革命前夕,在公共舆论中,民族主义已经获得了更为普遍的接受。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文化史观及其所受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很重视对文化史的研究,并由此形成其文化史观。其文化史现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他借鉴西方史学思想的结果。在这方面对他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西方19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文化史现派以及19世纪以来的民族主义史学思想。他重视对国民全体史的研究,倡导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考察历史以及始终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整理发扬等,都同这种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2.
陈永忠 《浙江学刊》2012,(5):136-140
民族主义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由主义则是以个体为本的意识形态。从政治哲学层面上看,民族主义是特殊主义的,而自由主义是普世主义的,两者之间虽有内在的矛盾和紧张,但都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自由民族主义则力图调和这两种充满矛盾与冲突的意识形态。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都是西方影响的产物,并且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民族主义的目标纠缠不清。1940年代,主要是抗战胜利后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渴望建立一个以英美民主体制为榜样的社会,另一方面又极力维护民族利益不受侵害,从而表现出一种自由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这种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整合在当今世界也依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现代性命题。  相似文献   

13.
论伊克巴尔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伊克巴尔民族思想的发展和构成:他对印度穆斯林作为一个民族的理论阐述;他通过揭示民族主义与西方历史及基督教的关系批评印度穆斯林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倾向;他的民族思想中的宗教、政治意味;他的民族思想对巴基斯坦国家理论的影响。这些探讨都是在对伊克巴尔本人作品的细致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十大特点郝时远20世纪人类社会的民族过程,出现过三次重大的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它们分别发生于一战、二战和冷战结束前后。不难看出,这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泛起,都是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为背景的。冷战格局的瓦解,是以前苏联和东...  相似文献   

15.
《孔学堂》2017,(3)
当今的"世界主义"要置于历史纵深与多元文化的视野当中来加以审视,有一种预设的观念认为,世界主义是当代的,又是西方的,但事实恰恰相反,世界主义既有古代的渊源,又有东方的对应。儒家著名的"大同思想"就是如此,它在《礼记·礼运》当中得以集中表述,但对于大同思想的阐释却忽视了原本所论的"人情"的内在支撑,"人情乃圣王之田"就是其中的基本观念。实际上,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提供了一种同样具有普遍性的世界主义东方版本,而这种返本开新的思想版本既是植根本土的,也可以翻身为世界的。中国式的民族主义,对内是实行"仁政之治",对外实施"王道之治",仁政就不是"苛政",王道就不是"霸道",这才是具有中国性的民族主义的积极内核所在。如此一来,民族主义的中国温和型态,就可以警惕内部独裁的"大一统"观念与实施,外部则反对那种"天下帝国"的发散型的观念与践行。在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联的建构中,中国式的民族主义乃是儒家的"等差爱"为准则的民族主义,而不是以墨家的"兼相爱"为标准,更不同于以欧美为中心的那种看似平等等爱、实则差之远矣的国际地缘政治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传统的民族扩张思想同西方“弱肉强食”理论相结合构成了日本民族主义的核心,使其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二战的失败并未实质改变日本民族主义的本质。战后经济上的成功使它死灰复燃,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又鼓舞了民族主义者。国际上和亚洲邻国正密切注视日本的动向。日本部分政治家宣传“中国民族主义抬头论”是“中国威胁论”的变奏与深化,自有其目的。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不主张民族利己主义和沙文主义,它与国际主义相结合,追求国家振兴,各国平等和世界和平。决非狭隘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7.
泛论商战     
长期以来,商战被当作郑观应的特有思想,而忽视了对它的全面和综合的考察。本文除对“商战首先是郑观应提出的”说法提出异议外,着重论述了在中国近代社会,商战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和强权政治的削弱、自然经济的解体以及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而形成、而演变、而完善。商战纯属晚清生产方式下的上层产物,赖于社会需要而存在,同传统思想、外来资本主义有着与共及内在的联系。虽然,它自19世纪60年代提及以后。几乎贯串着整个中国近代时期,曾对政治、经济产生过一定影响,但其最终未能也不可能付诸实践。所以它只是近代中国早期商业资本思想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的显示。  相似文献   

18.
郑鹏  庞龙斌 《探求》2006,(Z1):70-71
一个民族所采取的经济文化、政治思想制度是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紧密相连的,而在民族主义的研究中,民族又是与国家紧密联系的,例如,中华民族与中国、美利坚民族与美国、法兰西民族与法国等.因此,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就要求中华民族的团结,就要求大力弘扬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对于民族主义的研究,由于"阶级决定论"和"意识决定论"的影响,我们国家的许多学者并不能正确对待,陷入了一个外国可以有,中国不能有的误区,如果不能及时从这种误区走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必然因为没有自己民族的利益主导思想而延迟.  相似文献   

19.
现代日本最重要的思想史学家之一丸山真男在战后初期围绕民族主义的一般理论与日本民族重建的现实课题写作了大量文章。在其中,丸山真男指出民族主义运动的精神动力之一是非理性的民族情感。如果任由这种民族情感不断膨胀,民族主义将会变质并最终堕落为帝国主义。因此,民族主义必须借助民主主义的力量化解民族情感的狂动,完成"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并最终获得理性的自我治理精神。丸山对民族主义内在非理性要素的警惕直面了现代性的危机,其"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呼吁,不仅是战后初期的日本,也是整个现代世界的思想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初开始,对“唯物主义”的反叛就成了右翼革命派的本质特征。这种反叛表现为同时反对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叛的参加者,既有社会主义左派,也有民族主义右派,他们最终汇合成某种具有激进民族主义特征的伦理和精神社会主义(ethical and spiritual socialism)潮流。正是“反唯物主义”使互相冲突的左派和右派当中产生的流派和思想一致反对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些来自不同政治流派的人们,正是以“反唯物主义”的名义谴责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以及老左派和老右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