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近代教会医药事业对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近代基督教在华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西医学被广泛介绍到中国并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中国统治者、士大夫及医药从业人员对来自西方医学的挑战予以了积极的回应:从开始了解西医知识,接受西医治疗,允许传教士开办医药事业,到中国人自己开办西医药机构,改革医药卫生制度,从而拉开了中国医学现代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铁路卫生建制化是伴随着西医东渐的过程,于20世纪初期在部分铁路开始产生。民国以来,铁路部门开始逐步移植西方的卫生行政、医院模式及法制,逐渐形成独立、趋于完备的铁路医疗卫生体系,至1937年基本上实现建制化。近代铁路卫生制度的形成,为铁路员工、家属及乘客提供了医疗卫生保障,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促进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近代铁路卫生制度的形成,对中国铁路卫生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铁路卫生制度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侯云灏 《学术研究》2001,(12):19-24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的革命事业息息相关,中国的革命事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又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在新中国成立前30年中的不同历史时期特点虽多不相同,但从整体上看,亦有共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郑国庆 《理论界》2003,(4):96-96
加人WTO,使我们全面融入整个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方位地跟上世界时代发展的步伐。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曾使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成为世界上最领先的国家;同时,这种封建意识和文化的巨大惯性也对新中国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五·四时期,追求民主,崇尚科学,使我们从封建社会的羁绊中挣脱出来。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唤发出极大的热情和斗志。改革开放,使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发奋图强。今天,…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学是在中国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今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这一新兴学科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继承发展了人类文明进步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学说 ,总结提升了人类社会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文明中国的历史发展的经验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 ,丰富充实了当代世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并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维护促进了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特别是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从未来的角度来看 ,必将促使人类社会进一步完善发展关于文明进步学说的理论体系 ,并必将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人类社会实现美好理想产生更加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启蒙思潮的转向三个方面,分析了学术界对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研究状况.认为近代中国启蒙思潮是应"救亡"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经历了戊戌前启蒙、戊戌辛亥启蒙、五四启蒙和五四后新启蒙四个历史阶段;也正是救亡的需要而使得启蒙发生了转向.  相似文献   

7.
李合堂 《河北学刊》2003,23(6):98-100
本文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及社会结构的发展特点出发,反思了社会逆反心态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通过对社会意识在社会转型进程中的过渡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社会逆反心态产生的社会意识背景;通过分析社会负面现象对社会心态的影响,解析了社会逆反心态产生的社会现实原因;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社会逆反心态进行理性疏导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益分化与中国渐进性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为理论起点,以政治发展动力机制为视角,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对利益分化与中国政治发展的互动关系加以论述,认为利益分化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的同时,也为中国渐进性政治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如何看待和解决利益分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出了更为现实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阶层,这一变化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它积极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它的消极作用对现代化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努力克服它。  相似文献   

10.
探究中国城市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形成路径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以95个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fsQCA方法,从组态的视角探讨了产业基础、市场规模、人力资本、政府干预、金融资本和技术创新6大前因条件的协同机制影响中国城市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中国城市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殊途同归和多重路径并发的明显特征,任何单一因素均不能成为产生城市高和非高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也不能成为引发产生其高和非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产生城市人工智能高和非高质量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各自形成两条路径;扩大市场规模和提升人力资本对产生城市高人工智能发展发挥着更为普适的作用,产业基础的不足是制约城市高人工智能发展的共同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高铁视为一个全新的基础设施,具有大国技术特征,从理论上证明了中国具备发展高铁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深入地分析了高铁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新型交通体系对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等人们的基本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改变中国的发展方式,对现代产业体系产生根本性诱导作用,将极大地促进国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考察西方医学在清末民初传入中国时的途径,最初人们对这种新兴医学的态度和认识过程,以及后来的发展状况,可以帮助我们从文化传播、社会经济、国家政治的视角,了解西医传入中国后所引发的医学体系、医疗事业、医药商界的利益纷争和外交政治诸方面的变革,认识西方医学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燕连福 《理论界》2004,1(6):322-323
尽管中庸思想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哲学范畴,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人们对其评价却是褒贬各异。毛泽东对中庸思想的两种评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指出了其积极因素,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指明了其消极实质,从而从方法论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中庸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红桂 《江淮论坛》2003,1(4):20-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人的实践来诠释主体性,作为其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根植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实践论>是对主体性原则的哲学阐释;独立自主是从实践方针上体现主体性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历史观上丰富和发展了主体性原则.正是这种对现实世界的主体性阐发,从理论和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阶层,这一变化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它积极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它的消极作用对现代化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努力克服它.  相似文献   

16.
工业革命的结果 ,促使经济和管理在社会实践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也使经济学和管理学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信息革命产生了新的“产业革命” ,对现代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由于经济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金融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 ,从而形成了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三足鼎立的局面 ;本文分析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也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对信息社会条件下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作努力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由于歌词是通过文字与诗混为一体被保存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对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及其产生和发展很少进行单独的研究。其实,中国最初的诗就是民歌、歌词,而最早的歌词则是被原始人神秘化运用的祷词和咒语。本文从中国原始歌词的产生到第一部歌词总集的诞生,对中国古代歌词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变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对后来中国古代歌词的多元发展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晚清学者吴汝纶的西医观——兼论文化反思的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学者吴汝纶极力推崇西医,贬斥中医。他依据对西医、西学的认识,倡导卫生学,推动现代学校卫生教育的诞生;他是西医在中国立足的呐喊者,对西医的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是冲击中医的激进者,然而仍有其某种积极意义。近年来人们对20世纪的文化批判运动进行反思,然而,反思不宜只是判断变化中事物的对与错,更重要的是明了其时人们何以会有那样的行为与观念。以此见解,或许对吴汝纶医学观的考察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培养了现代民主政治的主体 ,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主体条件 ;扫除了民主政治的思想障碍 ,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铺平了思想道路 ;加速了现代民主政治的进程 ,对中国和世界民主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及实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又是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