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南京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南京地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为今后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4月随机抽取南京地区15所高校4500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调查,然后从中随机分层整群抽取1400名一年级至三年级在校学生进行同伴教育培训,作为同伴教育干预组,按同样的方法另选取2000名学生作为同期对照组。半年后再进行相关认知调查,根据认知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安全性行为、艾滋病患者等问题持正向/积极态度或行为意向的比例上,干预组较干预前组、同期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5);而同期对照组和干预前组在多数调查项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适用于大学生,近期效果明显,应用推广这一方式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昆山市未婚青年生殖健康同伴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托昆山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案,在未婚青年高度集中的外资企业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生殖健康同伴教育干预,把避孕和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到未婚青年中去。结果显示,在干预活动之后,干预组未婚青年的相关知识显著增加,相关态度也有明显的正向变化,在有性行为的未婚青年当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也显著增加。而对照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证明,在未婚青年中进行生殖健康同伴教育,是中国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进一步向现代企业延伸,促进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的有效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某高校女大学生的经期保健、妇科检查、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避孕知识掌握等方面调查,发现她们对于生殖健康和保健方面的知识掌握尚欠缺.影响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角色期望和医疗保健因素等,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众传播教育、自助小组同伴教育,建立女大学生保健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的专业服务体系,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编写的教材以讲座形式对非医学组和医学组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对教育前、中、后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评价营养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干预阶段知识、态度、行为均有一定程度改变,存在态度、行为改变与认知程度的分离,且部分行为转变效果不佳的现象,但医学组对营养知识的吸收、固有观点的改变上效果更好。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且具长期性和艰巨性特点;对于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应注意区隔内容、方式、方法,非医学领域人员应注重教育和干预手段及技巧的掌握。  相似文献   

5.
普遍缺乏生殖健康知识,不正当渠道获得性知识,婚前性行为盛行及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存在的问题。应改变观念,根据大学生需求设置课程,借助各种形式及学校、社会力量等加强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内隐认知的方法,探讨了公众教育观念的内隐结构,并对1 131名公众的教育观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公众教育观念的内隐结构由教育方式、教育期望、教育态度、教育价值、教育认知和学习观共6个因子构成;(2)公众对教育的期望值高,并且对"教育方式"非常重视;(3)公众的职业性质、文化程度影响其教育观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公众在教育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4)公众的教育观念具有自利性,投射着对自己子女发展的愿望与价值偏好;(5)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对公众的教育观念进行"双向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性化强化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护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0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形式包括集中教育、召开座谈会、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家访及电话随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强化教育,运用改良后的SDSCA量表作为评分工具,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评分进行比较,评价个性化强化教育对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个性化强化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饮食、运动、足部护理方面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强化教育可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娄底市5所中学体育特长生200人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同伴教育教学使干预组体育特长生营养知识认知有较大提高、营养态度有明显的好转及营养饮食行为有显著改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采用同伴教育模式对体育特长生进行营养教育干预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做为一种新的营养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安徽省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基础上,结合定性访谈设计出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表明:大学生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和社会资本分别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学校教育和政府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不显著。基于此,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创业态度、提升创业能力、培养乐观心态,高职院校要完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在校女生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相关的行为、态度和需求,为教育者和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科大学一、二、三年级在校女生185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科大学在校女生掌握了一定的生殖健康知识,但对于常见的避孕方法“皮下埋植”,知晓率只有14.8%:知道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性病的仅占16%。4.1%的人有过性生活,7.2%的人有过手淫行为。50%以上赞成婚前性行为.19.4%赞成性开放。95.7%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结论:医科大学在校女生的生殖健康知识不够系统全面.性观念比较开放,对生殖健康教育有迫切需求,应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藏族初高中生同伴关系的现状。方法:用《中学生心理诊断》量表中的同学关系行为困扰诊断问卷对拉萨地区藏族初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男生和女生在同伴关系的困扰程度上无显著差异(t=-.21,P=〈.01)。2.初中生和高中生同伴关系困扰程度无显著差异(t=-.80,P=〈.01)。结论:注重藏族初高中生同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了解藏族学生的交友状况,为以后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交友以及管理学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在校大学生废旧手机回收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运用统计软件SPSS ,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大学生废旧手机回收行为、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废旧手机回收行为意向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个人消费观念、知觉行为控制、环境知识对行为意向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影响力依次递减。据此提出相关改进建议,有效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废旧手机回收。  相似文献   

13.
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循证护理角度探讨健康教育对.陧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影响。方法:检索主要医学数据库。按一定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软件从遵医行为、圣·乔治呼级系统问卷(SGRQ)评分、肺功能检查、知识掌握、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就诊次数、6分钟步行测试等8个方面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遵医行为、SGRQ评分、肺功能检查(FEV1/FVC%)、住院天数方面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肺功能检查(FEV1、FEV1%)、知识掌握、住院次数、就诊次数、6分钟步行测试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医护人员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在有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还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老年管饲患者家庭照料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口头讲解与文字描述相结合,示教与指导相结合,理解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患者出院前对家庭照料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对家庭照料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和对照组家庭照料者的满意度和管饲护理行为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地对家庭照料者进行健康教育,能规范家庭照料者的管饲护理行为,减少家庭老年管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艾滋病预防的社区生殖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艾滋病预防是保护育龄人群生殖健康的重要方面。本项研究说明,依托中国的计划生育服务系统,以社区为基础开展艾滋病预防的生殖健康教育,可大幅度提高育龄青年的预防知识水平,明显改变他们不恰当的态度和认识,为他们养成安全的负责任的行为方式奠定基础。全面的社区生殖健康教育是抵御艾滋病进一步传播的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强化考核式健康教育对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如集中教育、召开座谈会、家访及个别指导、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刚入院(入院3天内)及出院前2次关于疾病并发症,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的注射方法、部位,药物的服用方法、时间,低血糖的表现、预防及处理,饮食与运动的强化考核,根据强化考核的结果调整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个体针对性的宣教.对两组均于出院3个月后进行复诊血糖监测及自评试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未按量服药、忘记服药、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等8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强化考核式健康教育可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依从性,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提要]随着智能手机及微信的普及,微信朋友圈购物日渐流行。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微信朋友圈购物行为。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C-TAM-TPB扩展理论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大学生朋友圈购物行为的因素及其关系。研究发现,感知收益是影响大学生购买意向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信任、态度。与理论假设相反,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并不会显著直接影响购买意向。熟人间的信任显著降低了感知风险,感知风险对购买意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可为在尊重个性发展基础上的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消费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前阶段的STEM教育日益受到关注,教师培养是推动学前STEM教育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学 前教育专业学生STEM教学意向模型,通过对上海地区三所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其实施STEM教 学行为的因素及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经验三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STEM教学意向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知识对实施STEM教学意向没有直接影响,但通过显著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从而对职前教师的STEM教学意 向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大学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 基于教育领域现有的同伴互评态度调查工具, 研发了英语教学中用于调查大学生对课堂教学互评和网络教学互评态度的问卷. 通过该工具分别从积极态度、 网络在线互评态度、 理解与行为态度以及消极态度四个维度对比分析了大学生对这两种评价方式的态度. 研究发现, 大学生总体上对课堂教学互评和网络教学互评均持积极态度, 但对网络教学互评的态度稍显保守; 研究对象的专业类别对学生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影响; 男生对同伴互评耗时和不公平性等问题的认同度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20.
学生于部是一所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该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耍做好学生干部的引导工作,必须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要从态度人手。所谓态度,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指个体依据自己的观念体系对外界对象(人、事、物、观念等)所持有的较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所构成内在心理倾向。一般说,态度包括三种心理成分,即认识因素、情感因素、意向因素。态度所包含的三种成分,一般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