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书一般是不加句读的,即不断句标点的.要读者自己去断句.前人非常重视句读训练,根根《礼记·学记》的记载,在古代,教师要用多年的时间去教学生断句,把明辨句读作为读懂古书的先决条件之一.今天中学语文课本都加了新式标点,似乎不必再学习句读了,这显然是误解.标点断句应该是古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须加强训练.除了引导学生对没有标点的文章作断句训练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断句上有错误的例子进行辩证练习,让学生重视标点断句,从而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确地断句和标点,是整理古藉的基本要求。如果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把句子点破,就会造成对原文的误解或曲解,使读者误人歧途;断句断对了,如果不能正确地加上标点,会使人弄错句子的语气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同样会造成对原意的误解或曲解。造成断句和标点错误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这样几条:一是不请古汉语语汇和语法,二是不明校,三是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要正确地给古文断句标点,必须掌握比较系统、比较丰富的古汉语知识、校潍学知识、历史文化知识。此外,在断句和标点时,要认真通读全文,仔细揣摩,逐句推敲,这…  相似文献   

3.
《西夏纪》史料集中,为研究西夏史的入门读物之一,且为论著所广泛引用,点校本的整理出版,极大地方便了学者学习和使用该书。但点校本在断句、标点方面疑误较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在全面检阅该书并稽核他书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典型例句,以虚词、词义、史实、引文不足、下衍等方面,对断句、标点提出商榷意见,并列出正确的标点,以补正原书。同时说明整理古籍应以求实的态度,慎之又慎,断句、标点亦非易事。  相似文献   

4.
明玉珍墓中出土的《玄宫之碑》(以下简称碑文),经重庆市博物馆的同志研究考证后,在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一日和三十日《重庆日报》上,曾两次发表了对碑文断句标点的意见。但其中有十五字,因“文义难明,暂不断句。”至今俟考。仔细揣摩这十五字,大概难以断句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大庆”二字上。如果大庆作名词,则为地名无疑,那么就应该断句标点为:“平成都、大庆、潼川,克向寿福于铁檠城。”当然,倘若大庆作动词,那就不能与地名潼川分开,断句标点也就完全不同了。  相似文献   

5.
在《后汉书》、《三国志》、《旧唐书》、《旧五代史》、《明史》等史书的中华书局标点本中,有些标点断句尚值得商榷。兹列出八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重新标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仪礼注疏》为底本,参照北大标点本,即简体字本,发现二者在文句标点断句上,均有值得商榷之处,现摘出四十余条详加讨论。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周易正义》是第一部横排标点本,有利于经典的普及与阅读,但也存在“断句不当”、“引号专名号使用不当”、“因标点使用不当使经文与疏文的关系不明朗”等缺点,笔者就这三个方面对标点本《周易正义》的几处标点提出商议,以资讨论。  相似文献   

8.
训诂探赜     
少数汉字具有表示两种读音的结构成分;运用比较互证法既需甄别语言材料,更须合于历史事实;以抽掉语义内容的意符来表示读音是省声字难解的重要原因;断句标点有多种思路,应以是否切合文章整体内容和文体特征为取合标准。  相似文献   

9.
一古书一般都不加标点,但有些句首句末语助词起到了标点的作用。如“也”“矣”用于句末,则“也”“矣”成为断句的标志。“乎”“邪”为疑词,则“乎”“邪”成为疑问句的标志。“夫”为句首发语词,则“夫”字前当断句。所以研究这类语助词的用法特点,对解决古书句读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徐时仪先生的《<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是当前对《一切经音义》文本的最新研究成果,徐先生的研究在校正字词讹误、辨析版本异文以及断句、标点等方面均多有凿空之见.然由于《一切经音义》批阅佛经甚夥,引证文献颇丰,徐先生之作亦难免有疏漏.本文就徐先生所校《慧琳音义》部份经卷中出现的断句、标点疑误14则加以按断,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仅规定了债权让与中债务人的抗辩权,但是债务人能否放弃抗辩权以及放弃抗辩权的效力如何却被学界所忽视,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解决。比较境外关于债权让与中债务人放弃抗辩权的规定,认为在交易活动中应限制消费者放弃抗辩权,否认其约定的效力。我国应对放弃抗辩权的主体进行区分,明确其作出放弃的方式及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开始,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大体要经历50-60年。在第一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在差异中发展;在第二阶段,发达国家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被人口的快速地增长所抵消;在第三阶段,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另一快速发展阶段,中等收入国家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3.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4.
李颀作品中有近20首诗涉及颍阳和嵩山,“我本家颍北”更明确指出其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唐代,颍阳、嵩阳和登封是有复杂关系的三个地名;东川作为行政建制是在李颀死后才有的。通过考辨,文章认为李颀郡望为河北赵郡,籍贯为唐时河南府颍阳县,即今河南省登封市颍阳镇;东川乃李颀归隐颍阳的一别业名称而已。  相似文献   

15.
李繁生年当为唐代宗大历九年(774年).其<相国邺侯家传>约亡佚于南宋末年.现存<家传>残文总计八十三条,约七千四百言.<类说>之节录与<通鉴考异>之征引保存了较多的<家传>残文,也最接近原貌.  相似文献   

16.
事物的实际类别与其在字书中的归类常常产生疏离现象,这是由于字书部首数量的限制,加之汉字本身的形体演变所造成的。对此,历代字书通过改变部首加以整合,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汉字对于语言的调适功能,也反映了字书收字的复杂状况。  相似文献   

17.
马家窑文化对中国史前考古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前考古中,特别是对远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对马家窑文化内涵的研究确立了甘肃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马家窑彩陶上新近发现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马家窑彩陶画为我们提供了龙起源于蛙的有力证据以及马家窑彩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等四个方面就其最为突出的贡献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世俗情爱的神圣化——浅议旧约中的《雅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雅歌>是<圣经>中惟一以赞颂情爱为主题的诗集.它之所以具有被列入正典的地位,在于最初希伯来人的<旧约>神学观点中并无"灵"与"肉"分离的思想,尤其是完全没有"灵洁"、"肉秽"的观念.以后又经过后人不断地诠释和引申,使其原本意义单纯的以人间男女情爱为主题的内容被看作是上帝爱以色列人的比喻,或者在基督信仰中被视为是基督爱教会的比喻,从而在寓意和象征上实现了文学向宗教的转化,并取得了牢固的神圣性.  相似文献   

19.
保安处分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但是受到特别重视却是到了近代的事情,保安处分之所以在近代兴盛与资产阶级的统治需要是分不开的.保安处分在古罗马的产生,经中世纪的缓慢发展,再到近代的兴起,而在现代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典有所体现.通过实证法学角度来分析保安处分的历史沿革,对保安处分制度做出分析,并联系我国现实情况,以期将来对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设置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结合原子物理教学实际讨论原子基态时的壳层能量,从而对原子基态时的特殊电子排布作出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