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开会睡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许多地方甚至专门制定若干会议准则,对违者予以严厉惩戒。但是,惩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般而言,开会睡觉是因为听众在会议各个环节的权、责、利都被会议主导者强势代理了。权、责、利被代理,听众就不会和会议主导者达成一致的会议目标;目标不一致,就不会有合作的意愿;无合作意愿,则信息共享受阻;信息不共享,则导致群体惰性,最终导致会议低效甚至无效。"开会睡觉"现象揭示了普遍而不简单的组织运行绩效问题。  相似文献   

2.
会议是部署工作、沟通信息、交流经验、讨论问题及达成协议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形式。"台上一人念,台下众人听",这是我国多年传承的基本会议格局。一些参会人员每逢开会总是习惯性地争坐后排座位,而令靠近主席台的前排座位空空如也,或者是稀稀拉拉,  相似文献   

3.
<正>会议议题是开会的前提,是会议所要协商讨论和决定处理的具体问题。会前要明确会议的议题,并及时将议题通知到参会人员,以便与会者获得知情权,也便于参加会议和筹备会议的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合理而有序的议题是提高会议效率的基础工作,有利于会议目标的实现。一些单位之所以会议过多、过滥,主要是列入会议讨论的议题太多,且质量较差。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则是对议题缺乏科学甄选和合理设计,即没有对会议议题进行优化管理。笔者认为,要做好会议议题的优化管理工作,须把好以下"三关"。  相似文献   

4.
<正>身在职场,不少人有身不由己的感觉,有时是陷入应酬不能自拔,有时是疲于开会苦不堪言,有时是遭遇"规矩"无可奈何,尽管抱怨烦琐、麻烦、自捆手脚,却被一个"都是为了工作"所掩盖。对此,笔者提出这样一种理念:不妨"简单一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机关和部门“会议多,文章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2011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引用了这样一副对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  相似文献   

6.
王子今 《领导文萃》2009,(17):109-111
“开会”,应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活动形式之一。司马迁在《史记&#183;五帝本纪》中写道,帝尧的时代,洪水滔天。尧召集“四岳”开会,让他们推举治水的人。尧和“四岳”,也就是四个部族领袖的高层会议,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峰会”了。  相似文献   

7.
一、把好适度控制关.一是要控制现场数量.一次现场会所看现场的多少直接影响会议的组织和效果.现场看得过多,不仅体现不出典型性和代表性,而且在参观时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难以产生直观效应.必须针对会议性质对现场数量加以适度限制.二是要控制会议规模.现场会的规模过大,既不符合当前精减会议的要求,增加会议成本,也不利于会议组织,直接影响会议效果.三是要控制会议时间.现场会议与一般形式会议的区别在于既要看现场,还要集中开会,因而要对会议时间进行适当控制.会议开的时间过长,人困马乏,精力不够集中,难免会影响会议效果.现场会议时间的长短要根据不同的会议特点和会议组织者的目的来灵活掌握.同时,对现场会参观现场和集中开会的时间段也要进行合理分配,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首尾脱节.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会多,外国人会也多。由于文化不同,外国人开会的样式和中国有所不同,开起会来各有各的特色。尽管如此,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大家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开高效的会议。下面让我们看看美国、日本、韩国、英国这些国家的人是如何开会的,学习一下他们的开会"经"。美国人开会讲实效美国人信奉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推行实用主义的哲学。在开会这件事上也不例外。不搞花架子。在美国,很少有形式主义的会。美国人也搞文山会海。大到政府,小到老百姓,各式各样的会议一年到头比比皆是。但是,美国会议管理中的第一条,就是规定开会必须有一个目的,没有目的的会不开。所有的会必须有主题,而且要主题鲜明。不讲究"门当户对"。国内开会,常常需要请领导出席,以抬高会议规格。美国人不太注重"门当户对",而是更注  相似文献   

9.
开会有德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不少问题必须通过会议才能解决,会议已经成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中一种经常的广泛的活动方式。全世界每年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有几十万个,与会人员上亿人次。日本效率协会统计,日本科长以上干部工作时间的40%是在开会。而美国的经理们甚至要用一半的时间坐在会议桌旁。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人会多,外国人会也多。由于文化不同,外国人开会的样式和中国有所不同,开起会来各有各的特色。尽管如此,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大家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开高效的会议。下面让我们看看美国、韩国、英国这些国家的人是如何开会的,学习一下他们的开会"经"。美国人开会讲实效美国人信奉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推行实用主义的哲学。在开会这件事上也不例外。不搞花架子。在美国,很少有形式主义的会。美国人也搞文山会海。大到政府,小到老百姓,各式各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基层企事业单位,常听有的同志抱怨说:“现在的会议真多,今天这个部门开会,明天那个部门开会,平时有许多事要办,却常常因为开会耽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与基层企事业单位办公室职能弱化,会务工作不以办公室为主有很大关系。由于不以办公室为主组织会议,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失  相似文献   

12.
翟峰 《秘书之友》2012,(6):12-13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地方"两会"在探索会务改革的新模式——"无纸化开会"。如早在2011年6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开会就开始探索所有会议文件和资料只发电子文件,不再发纸质文件的"无纸化开会"这一  相似文献   

13.
开会的逻辑     
开会作为一种传达上级精神、研究问题和部署工作的有效手段,无疑是领导者一项不可或缺的本领。有人甚至戏言,开会是当领导的基本功。不同的领导对待开会的态度迥然不同。平庸的领导习惯于用会议传达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协调就是喝醉,管理就是收费,工作就是开会”,仿佛没有会议他们就无法工作。有的领导竟闹出了笑话:一个通缉犯潜回原单位,门口的老传达认出了他,老传达一边周旋,一边打电话向单位一把手报告。一把手接到电话后,条件反射地对身边的办公室主任说:快,通知开会研究选领导爱开会,基层便苦不堪言。有的乡干部说他们的身体被截成…  相似文献   

14.
“开会”是日常生活中绕不过去的“必备事项”。从宪政的角度来看,“开会”承载着三个非常重要的职能:一是民意汇集。无论是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都需要通过“开会”这个程序来彰显民权、汇集民  相似文献   

15.
<正>新年伊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部门的各种各样的会议如潮水般涌来,上年工作总结、新年工作部署、表彰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研讨会……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一些干部形象地说,一进入新年,会议便到了“飓风季节”,刮得大大小小的干部晕头转向,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有人将这些无休无止、无穷无尽的会议称之为“中国式会议”。会风日盛,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中央到地方,一年开会多得无法统计。在浙江省政府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省长吕祖善把与高效行政取向不符的“文山会海”问题狠批了一回。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统计,2004年省政府下发通知召开的全省性会议111次。“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平均2.1个工作日要召开一次全省性会议啊!”省级会议如此,市级、县级的会议更多得无法统计。大凡干部,大多泡在会海里,有时一天连着开四五个会,有时一个会一开就是四五天。会议“淹”死了多少干部,没有人知道。来自会议市场上的一些信息表明:1999年,北京只有一二百家服务于会展的专业公司,而到了2005年竟达到4000家以上。如此众多的公司靠会议生存,会议之多  相似文献   

16.
党风与会风     
徐华 《领导文萃》2010,(7):22-24
<正>时下的官场,"文山会海"成为了一种常态。作为一种领导工作的重要形式,开会本是必要的,一来为了传达精神,统一思想;二来是有利于研究工作,作出决策;三来可以明确任务,作出部署。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会议越开越多、越开越长、越开越排场,这已成为党内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17.
会议是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统一部署、落实工作的重要形式.科学、规范、高质量的会议不仅对单位工作起着具体的枢纽作用、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而且也是防范和避免长官意志及个人专断决策的最好形式与方法.适当的会议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通过组织有效的会议可以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近些年来,人们对开会却屡有贬词,会议开得多,开得滥,开得过于频繁,形成了"文山会海".我们反对文山会海,但是并不反对会议本身.因此有必要研究会议管理问题,以提高会议质量和会议效率.  相似文献   

18.
议题是会议所要协商讨论和决定处理的具体问题。确定议题是开会的前提。会前要明确会议的议题,并及时将议题通知到参会人员,以便与会者和筹备会议的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合理而有序的议题是提高会议效率的基础,有利于会议目标的实现。一些单位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管理已经越来越规范化、精细化、效益化。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或者车间)之间的相互协作也越来越紧密。会议作为进行各种决策、解决各种问题、达成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开会,一听到开会就头痛,更有甚者,请假不来,或者是派个替身参加。究其原因,会议效率不高造成的。通过对高效会议的学习,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分析影响会议效率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对策来进行会议控制,提高会议效率。  相似文献   

20.
张业修 《决策》2013,(6):89
对于文山会海问题,我国喊了多年,但喊来喊去文山依然、会海依旧。前不久报载,沿海一个省份某厅局负责人因不堪忍受会议过多,让人统计涉及厅局相关工作全年的开会数量,统计结果令人震惊:1068个!也就是说,这个厅局的人员每天要参加近3个会议,厅长不够副厅长顶,处长不够副处长顶。更具有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