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苏沿海地区湿地旅游资源丰富,空间优势互补特征明显,在沿海开发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发展区域旅游的前景广阔。本文在分析江苏沿海湿地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针对旅游开发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点-轴”开发模式,并提出该模式下的发展措施,以期为优化江苏沿海湿地旅游空间结构和促进该区域旅游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文化是江苏地域文化的主线和特色。江苏的水文化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和促进地域经济发展方面蕴藏着很大潜力。目前,江苏水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存在不均衡现象,苏南以水为特色的旅游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市场和影响,而苏中、苏北的水旅游资源在宣传、规划和开发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位居苏中的泰州,水旅游资源开发的做法可供学习和借鉴,该市合理规划和开发河、湖、湿地的旅游资源,水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居于主角地位。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沉淀丰厚,以国家级港口为主的都市体育旅游资源、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的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以名山森林为主的探险体育旅游资源、以现代化体育设施为主的健身观摩体育旅游资源,均亟待开发和利用。通过重点发展港口旅游、绿色旅游等休闲体育项目,创新营销手段,规范体育旅游市场,推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培养专业体育旅游人才等手段,既可以在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同时,拉动沿海经济发展,又能够实现江苏沿海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地开发滨海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已经成为旅游地理、海岸带资源开发与滨海湿地保护等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在保护滨海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从旅游规划开发、旅游产品打造、营销模式及旅游利益相关者管理等角度,提出了适合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实现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究江苏海岸带资源代际配置管理的现实意义及其理论依据,提出江苏沿海海岸带资源代,际配置管理的原则和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应逐步完善江苏沿海海岸带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江苏沿海海岸带资源价值核算工作,加快海岸带资源开发的技术进步步伐,提高开发效率,设立海岸带资源代际补偿基金,以实现海岸带资源资源开发的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6.
沿海经济具有联动性强、效率高的特点,江苏沿海经济后发优势强劲。大力开发沿海一方面可以扩展江苏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扩展资源空间。因此,江苏沿海开发要充分利用当前难得的机遇后发优势、丰富的资源后发优势及富有潜力的结构后发优势,促进江苏沿海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沿海滩涂是江苏主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合理的围垦是江苏滩涂乃至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介绍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江苏滩涂的开发利用对策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水不仅是江苏地域文化孕育形成和发展变迁的重要生态背景和影响因子,而且是江苏文化的核心与本质,水文化渗透在江苏历史文化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江苏水文化包括淡水文化、咸水文化和海洋文化。苏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淡水文化资源,而苏中苏北地区则拥有3种水文化资源。江苏沿海开发必须与水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巩固淡水文化对沿海开发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发挥海洋文化的牵引导向作用,挖掘咸水文化的优势特色作用,让水文化融入、服务、促进沿海开发并最终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沿海滩涂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滩涂资源合理利用是江苏沿海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通滩涂开发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得出:(1)社会经济发展是滩涂开发利用的第一驱动力,其次为科技进步和政策驱动;(2)滩涂资源开发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创新开发机制、重视环境保护等可行性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南通沿海滩涂的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18日,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在我校新长校区召开学术研讨会。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研究中心负责人成长春教授主持会议,盐城市副市长、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朱传耿教授,党委副书记、中心学术带头人张勤教授,副院长陈昌远教授,来自我校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商学院、社会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省重点建设实验室的中心研究人员,科技处的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江苏沿海地区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是江苏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进一步推动江苏的沿海开发,为江苏早日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盐城师范学院作为地处江苏沿海中部的高等院校,积极发挥自身区位独特、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基础扎实的优势,于不久前成立了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会上,成长春教授首先就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基本任务作了讲话;然后,中心研究人员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学术背景以及在中心承担的科研任务;最后,朱传耿副市长作了主题为“沿海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中心成立的意义、研究定位、沿海开发研究课题以及中心运作机制等几方面。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召开学术研讨会@金易$坐标网  相似文献   

11.
生态省建设是一项涵盖生态、经济与社会等领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和其他社会基础作为生态建设的支撑。海南作为最先建设生态省的示范区,其优势已逐步显现:在自然生态上,主要表现为优越的气候与区位优势、丰富的海陆资源以及多彩的旅游资源;在生态文化上,具有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民俗风情与正在形成的现代生态价值观;在战略支持上,有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这三大优势是海南生态省建设最具有竞争力的条件,也是海南生态省未来发展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必须首先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应在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研究与规划、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旅游资源的营销工作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13.
皖西南旅游深度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皖西南地区具有开发旅游的多项优势,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交通通而不畅,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足,局部无序开发。因此,皖西南应采取旅游深度开发战略,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整合旅游资源,构筑旅游板块,构建与周边地区竞合有序的旅游功能区;建设通达便捷的区域旅游交通体系;打造强有力的旅游品牌形象;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将皖西南建成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宗教修学于一体的全国闻名的“人文山水”体验型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先导和“引爆”作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给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在市场经济、特色和品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指导下确立发展战略。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主要集中于观念改变、思维创新、资金筹措、市场开拓、人才培养、区域联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重庆民族地区具有完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深邃的古文化遗存,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21世纪,重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要突出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知识性,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注意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开发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是中国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对这一区域的旅游研究上,学者以往的研究目光主要停留在旅游开发比较成熟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问题。与之相反的是,对于旅游预开发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预警研究则掉以轻心或者关注不够,对民族旅游预开发地区实行文化保护预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旅游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举措。石家庄是京南第一个省会城市,在旅游产业上存在着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精品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旅游产业缺乏跨行政区划整合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为了更好地发展石家庄旅游产业,就需要拓宽旅游产品开发视野,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在旅游产品中融入文化元素,强化专题旅游产品开发,打造"京南旅游文化中心"品牌形象。在此基础上要着力打造鹿泉、正定、藁城和栾城等4个旅游城市组团,同时还要对石家庄的旅游资源进行中心区商务游、西北区红色游、西南区生态游和东南区观光游的分区域分主题划分,并在既有的交通网络基础上构建衔接不同区域的旅游专线。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旅游产业的区域性协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误区。笔者认为,构建大旅游区是通过凸显区域旅游资源的共性特征来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区间布局的大手笔,并以此来整合旅游企业的生产链,促进和引导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自组织性"。本文还对构建大旅游区的方法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红色旅游是中国国情的特殊产物。在阐述红色旅游及其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现状与不足,提出了该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20.
扬州运河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运河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发展苏中旅游的新目标。其开发已具有较好的基础,开发优势渐趋显现,但是仍有一定的难度,当寻求对策,使之形成可与南京旅游区、苏锡旅游区抗衡的润扬旅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