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记《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是印度人民创造的两部伟大的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它对我国文学也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研究者认为,《西游记》就是受《罗摩衍那》的启发写成的。《罗摩衍那》故事大致流传于公元前二世纪。因为它是民间流传的史诗,不可能确认一名作者,传说是蚁垤所作,实难相信。可能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扩大而形  相似文献   

2.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在流传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具有多民族文化特质的<格萨尔>.土族<格萨尔>就是在藏族<格萨尔>的深刻影响下产生的一部以韵散结合体形式说唱的长篇史诗.文章阐述了土族<格萨尔>的流布情况,说唱程序、形式和内容,整理、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王治国 《西北民族研究》2015,(2):154-160,144
《格萨尔》史诗经千年传唱流传至今,文本传承是一条重要的传播渠道。说唱艺人、唱本记录者、僧侣文人作者和听众群体都参与了史诗文本化的过程,构成了史诗传播的多重主体。文章借鉴互文性理论,在对《格萨尔》文本迁移与当代重构的寻绎中,审视《格萨尔》文本生成机制的多重视域,力图构建史诗从古老传说到现代演绎中互文传承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4.
西藏《格萨尔》抢救工作及其研究前瞻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千百年来 ,史诗《格萨尔》以其高度的人民性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直到今天 ,《格萨尔》说唱艺人仍以他们非凡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继续活跃在民间 ,为史诗增光添彩。据迄今搜集、抢救、整理的情况看 ,全国藏区《格萨尔》说唱艺人自报能够说唱的《格萨尔》篇目多达千余条 ,经过去同存异 ,具有独立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篇目达 2 2 6部。无论是篇幅 ,还是诗行、字数 ,比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最长的五大史诗的总和还要多 ,称之为“世界史诗之最”毫不为过。  一、史诗《格萨尔》依然以活的形态在西藏流传史诗是一个民族宝贵的…  相似文献   

5.
一部长达6000余行的民间英雄叙事史诗《华抱山》,经12年挖掘整理,今天在江苏无锡面世。这部叙事吴歌产生于明末清初年间,描述民间英雄华抱山率“公道军”抗租抗暴反官府反朝廷的故事。专家称它既是一部英雄史诗,又是一部民俗风景画卷的集成。日前,全国民间文学有关专家云集无锡,对这部史诗进行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这部史诗的面世足以打破“汉族无英雄歌”、“江南无英雄诗”的定论。英雄叙事诗《华抱山》面世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普遍认为,活佛转世理论实质上就是藏传佛教的化身理论。去年,笔者再次阅读了《仙界遗使》(藏文,四川民族出版社根据德格林葱木刻本整理出版)和《诞生》(藏文,甘肃人民出版社根据德格版整理出版)。我的目的是想从这两部藏文原著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因为近两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部如此巨大的《格萨(?)》史诗,为什么要在一开头安排这两个故事呢?我感觉到这里面一定存在着某种深奥的道理。1993年初,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详细研究了藏传佛教的化身理论后才明白,我要找的答案恰恰与这种化身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在《格萨尔》学领域研究说唱艺人是重要的课题。世界绝大多数著名史诗已成固定文本,没有传唱艺人,而藏族史诗《格萨尔》仍以活的形态被艺人传唱,这一切应归功于神奇的说唱艺人。因此,挖掘、发现、调查和研究说唱艺人是抢救、整理《格萨尔》的重要环节。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探访艺人,首次研究《格萨尔》少年说唱艺人斯达多吉,并分析该艺人的说唱特点等。  相似文献   

8.
《格萨尔》,作为一部正在搜集整理中的巨型史诗,具有英雄史诗所具有的品格,她的人物,也具有“诗性人物性格”的特征。但是,《格萨尔》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传唱着,在年深日久的流传过程中,自然会衍化、变异、融进许多历史的“溪流”,而使《格萨尔》呈现历史化、社会化的特征,人物性格则开始出现非诗性人物性格的迹象,而有些不傢史诗人物。这是《格萨尔》这部尚未定型的英雄史诗所独具的特色。由于这一特点,而使《格萨尔》人物性格趋于复杂,不再纯粹是毫无个性的一种理想或能力的象  相似文献   

9.
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地区和蒙古族地区,是人人皆知的伟大英雄史诗。它的创作,是藏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蒙古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这部流传于藏族、蒙占族地区的英雄史诗,它们之间有着血缘的关系,它是从藏族地区发源,更远及蒙古族地区,又有新的发展,这一点,我们曾做过比较翔实的考定;蒙古族地区流传的命名为《岭格斯尔》的一部《格萨尔王传》,是从藏文本《格萨尔王传》,直接翻译成为蒙文的这一事实,一般也早有定论,勿庸置疑。  相似文献   

10.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的一部史诗,在国内有藏文本和蒙文本。藏文本流传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广大的藏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和纳西族部分地区。蒙文本称为《英雄格斯尔可汗》,国内流传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蒙古族地区,国外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匈牙利、伊朗等国。现在国内搜集到的藏文版本已有六七十种之多,仅就说唱  相似文献   

11.
·像居素普·玛玛依这样能够完整地演唱八部《玛纳斯》的史诗演唱大师,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一位· 《玛纳斯》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它广泛流传于柯尔克孜民众之中,是一部口耳相传的口承史诗。这部史诗描写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抗击入侵之敌的英勇事迹,每部史诗描写玛纳斯家族一位英雄的事迹。史诗《玛纳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玛纳斯》是指史诗的第一部《玛纳斯》,此部主要描写英雄玛纳斯的英雄业绩;广义的《玛纳斯》是指包括第一部《玛纳斯》、第二部《赛麦台依》、第三部《赛依铁克》、第四部《凯涅尼木》、第五部《…  相似文献   

12.
李连荣 《中国藏学》2005,(1):98-107
在西藏进行调查和翻阅相关资料时,作者发现随着西藏南北生产生活模式的明显差异,演唱形式的《格萨尔》史诗只流传和分布在北部牧区地带,而南部农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则很少有史诗的演唱形式。本文通过分析史诗中"董"氏部落与敦煌藏文文献中记载的相关部落的传说历史,结合西藏民歌演唱传统与《格萨尔》史诗演唱传统的特点,认为北部游牧部落的民歌传统更接近史诗的演唱特点,而且这种接近看起来与史诗最早传承的部落文化有密切关系。因而《格萨尔》史诗在西藏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了鲜明的地方文化差异,史诗的传承和传播形式受限于地区部落文化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丹曲 《西藏研究》2005,(2):43-49
藏传佛教文化的兴起,对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思想不仅在藏族民间文学作品史诗《格萨尔》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藏传佛教寺院对《格萨尔》的保护和传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达那寺为例,就藏传佛教寺院在史诗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展开讨论。作者认为,在史诗《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藏传佛教寺院发挥了传唱、收藏、撰写、研究、收集格萨尔文物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发现、记录与出版是21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成果,从此它不仅继续以"自然生命"——口传的方式流传于民间,而且将以其"第二生命"在更广大的读者中流传,为多种保护渠道提供了可能。《亚鲁王》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苗族英雄史诗,它的发现、记录和出版改写了已有的苗族文学史乃至我国多民族文学史。《亚鲁王》在20世纪历次调查中均被忽视,此次普查中被发现,从而填补了民族文化的空白。与已知的许多英雄史诗不同,《亚鲁王》是原始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佳作,它为中国文化多元化增添了新的元素,为已有的世界史诗谱系增添了一个新的家族。  相似文献   

15.
史诗有分章本和分部本之分。分章本是记录艺人说唱格萨尔一生(或前半生)的英雄事迹,把它分成若干章,用韵文或散韵文交错写成的书。分部本是写格萨尔一件大事(如赛马登位)或一大战争(如霍岭大战),或根据分章本某一章添枝加叶,扩充写成一部书。史诗分章本,一般比分部本为早,是原始的“原生型本”。在国内外流传很广的,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的分部本到底有多少?王沂暖教授花了不少心血,统计为一百零六部。尤其可贵的是对其中最常见的三十多部提  相似文献   

16.
《亚鲁王》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新发现,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的发现和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也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从雄伟壮丽的青藏高原,到辽阔富饶的蒙古草原,从长江黄河源头,到美丽的贝加尔湖畔,从昆仑山下,到喜马拉雅山周边,到处都流传着一首不朽的诗篇,她的名字叫《格萨尔》。 《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比世界五大史诗——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以及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总和还要长,至今仍以口头形式广为传唱。《格萨尔》产生于藏族氏族社会开始解体、奴隶制的国家政权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即纪元前后至公元五、六世纪。 史诗一开始就在…  相似文献   

18.
自从荷马将古希腊的民歌和故事整理创作成荷马史诗后,《伊利亚特》便以文本的形式流传至今,可以说从它出现的那天起,荷马史诗的载体形式就是文本,从而也决定了它的传播方式是阅读,也即通过文本的载体形式来进入传播和接受的领域的。可是西藏著名史诗《格萨尔》又怎么样呢?在《格萨尔》的流传形式及说唱艺人的研究中,对  相似文献   

19.
《江格尔》是一部以主人公名字命名的众多蒙古族英雄史诗中最杰出的一部。学者们认为她的产生年代比较早,整体形成时间大约在15世纪后。富饶巍峨的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正是产生、流传《江格尔》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2008,(11):54-54
少数民族古籍的定义很广泛,它不仅指那些有文字记录的出版物或非出版物,还包括至今流传在民间的口碑文献(主要指那些民族神话、英雄史诗或创世纪史诗等)。虽然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却沉睡了数个世纪,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被唤醒,并从此开始我国历史上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次大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