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体育教学重点发展方向。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同时有助于协调学生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实时调整自身行为,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则对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教育,是近年来理论界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因脱离生活而导致教条化、形式化等弊端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运用"生活化"教育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从教育目标、内容、方式、主体和客体等四个方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大多数人心中还不被接受,尚未普及大众是心理健康教育施展中面临的最大阻碍。团体辅导的教育方式被学者研究出来并推行,是最能帮助心理健康课程有效完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了大学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探讨团体辅导应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在阐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应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与中学相比,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习惯于接受高中"少而细"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接受大学"多而精"的知识,在时间安排和思维方式也有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促进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从大学生学习适应现状着手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6.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愈来愈重,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因素.因此,通过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科学的心理咨询方式,建立集"建档、咨询、网络交流、团体训练、专题讲座、学科渗透和网络自助与互动"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就成为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是儿童生活和健康成长的保障,相较于普通儿童,在某些方面具有障碍或缺陷的残疾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有效的干预.本文基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结合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厘清了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的内涵,其实质是努力达成残疾儿童与外界环境的适度平衡和内心的和谐,即良好的社会适应.在此基础上,从社会适应心理机能的活动领域和特质内容两个维度入手,初步构建出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的五领域(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支持)与三内容(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相交叉的二维结构模型,为进一步开展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涂必林 《职业时空》2010,6(8):65-66
员工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但多数职业学校仍然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分析"富士康跳楼事件"入手,对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飞  胡力维 《职业》2011,(29):97-97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出现的新学派,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该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迅速接受了新媒体这一具备开放性、时效性、互动性及鲜明个性的社交新平台,并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依靠单纯的课堂教育模式,还要进一步创新,以更好地迎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出发,探索如何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并结合线下辅导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真正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服务。  相似文献   

11.
职业素质养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高职教育特性,从培养目标出发,切实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加快建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低年级是习惯养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合理控制体育课堂,有效进行体育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萨提亚理论,并以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工具,以此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完善自我,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吴福婷 《现代妇女》2013,(12):125-126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让大学生在和谐心理环境学习生活,能产生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大学生可以通过专家、老师、心理咨询机构协助来获取心理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情况,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发现有些高校大学生由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其健康相关行为合理,身体形态良好、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提示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小学这一重要时期。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小学班主任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到位,形式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开展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军  王志良 《职业》2012,(23):57-58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习进步和事业成功的法宝。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多年来,淮北工业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对学生思想上引导,情感上疏导,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开导,极大地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教师素质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交流的方式,进而影响学生心理的状态。同时教师对自身素质的了解以及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掌握的情况不足。据此,从认知、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提出提高教师素质的建议,旨在提升教师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博客作为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信息载体日益流行.利用博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空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了心理健康工作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高校要充分利用博客的开放性、共享性、隐蔽性和虚拟性特点,鼓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使博客成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载体.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心理健康系统,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为高校学生解疑答惑,积极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灵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