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易生 《阴山学刊》2001,14(2):12-17
苏轼是北宋时期最大的文学家。苏诗闪耀着某种民主自由精神的光芒,表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也发展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其思想站在“时代前沿”,其诗歌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2.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过程中 ,日本作为激活中国作家生存感受、传输异域文化“中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值得注意。但这并非如一般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所描述的那样 ,仅仅是日本文学的“经验”赋予了中国文学以新的因素。我们更应当考察中国作家在日本的深刻的人生体验 ,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日本体验”的角度挖掘生存实感的变迁之于文学变迁的重大意义。可以说 ,是中国作家在日本的体验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自我激活 ,使他们在一个全新的意义上反观自己的世界 ,表达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悟 ,这便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飞飞 《天府新论》2021,(6):142-148
梁治平先生的《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一书考察了“天下”“为公”“民本”“家国”“礼法”五个关于中国古代致治的观念,是近年来从观念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政治的代表性著作。“为政”兼具伦理与政治的特点致使以上五个观念之间彼此相涉。观念演变轨辙的背后是人的生存处境的变化。五者之中,“天下”具有统摄地位,其观念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天下主义”“天下秩序”的狭隘化样貌。“天下”的规范性使为政者把“以民为本”“天下为公”作为施政方略,但由此导致的公私不分、家国一体、礼法纠缠构成了古人的生存处境。今人面临的许多纠葛与古代观念的延续不无关系。接受了新观念的人未必抛弃了旧观念。就此而言,从观念史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政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那些“旧社会”的“新人”和“新社会”的“旧人”。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本世纪的最初三、四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革故鼎新的转折时代,那么,鲁迅便是这一转折时代造就的一个思想、文化的巨人和天才.再如果说发端于五四前后的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是以“清理旧帐”,即批判和否定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文化为其前导和基础,那么,鲁迅则是当时致力于此的众多先驱者、奠基者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象征.可以说,鲁迅毕其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一生,很大一部分精力和心血就花费在对“旧帐”的清理上,其为中国现代历史发展和民族新文化建设所作的杰出贡献及所立下的不朽功绩,同样也有很大一部分就表现于“扫荡废物”、廓清道路这一艰巨的劳作之中.而对于构成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明及其创始者孔子的批判,则不仅是鲁迅“清理旧帐”所最注重的工作和对象,而且是能够充分反映和体现鲁迅文化思想及特点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李清照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文学家,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嵌缀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上。她的作品,历来为人们交口称赞。李清照之所以能取得“空前绝后”的文学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给了她丰富的养料,特别是她对儒佛道思想兼收并蓄,使得她才高学博。本文试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切入,论述儒佛道思想对李清照及其创作的影响,探究她成为天才女作家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山水画对传统造园艺术有很大影响.追根溯源,从传统哲学对中国丈人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对于山水画和传统造园艺术的影响,进而探讨山水画对造园艺术在立意、构图和造园手法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个外国人说:“没有一种艺术传统要比中国古代的艺术传统更加竭尽全力于灵感的追求”①。这或者真算得是旁观者清吧!当然,中国古代的作家们是不会想起inspiration这个词来的,但是他们确实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如“应感之会”,“天  相似文献   

8.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诸葛亮,不仅是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三国时期的思想家.诸葛亮在越南、日本等国也被称为古代名人,据说,日本民间曾把“诸葛亮”这个名词作为“智慧”的同义词,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思想的魅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国际意义和深远影响.我国学术界对诸葛亮的研究重于政治、军事.本文就诸葛亮的哲学思想作以探讨.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一个关健人物,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潜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集中地表现在诸葛亮《文集》中.概括地说来,可以说是以“本末”为基点的唯物论,以相辅相成为主线的朴素辩证法,以“才须学也,非学无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本思想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的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奴役中国人民两千余年的“政权神授”理论。传统民本思想的“民”,是一个仅包括农业生产者的整体概念,古代思想家们肯定民众的整体价值时,也否定了“民”的个体。民本思想由于种种局限,非但未能转变为近代民主思想,还阻碍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褚春元 《天府新论》2007,(1):151-153
庄子是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他及其后学著作《庄子》中,庄子以自己切身的艺术体验对文学艺术作了深刻的论述,特别是他把“天籁”、“天乐”之美作为文艺鉴赏的最高标准,论述更是精辟独到。“天籁”、“天乐”之美,即是自然本色之美,庄子把它作为文艺鉴赏的最高标准对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为后世人们进行文艺鉴赏提供了一个尺度。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的神仙思想究竟是如何发端的呢?古代中国神仙思想正式发生的契机是什么呢? 一般地讲,前人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的: 从思想上说,“神仙之说,出自道家”因为最早对“真人”“至人”之类的神仙  相似文献   

12.
《周易》的生命哲学及其对中国艺术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的宇宙哲学是一种广义的生命哲学,其核心思想是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动态而有序的生命有机体.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对象物的表现和表现效果上说,中国艺术将生命的表现而非形相的描摹作为最高的创作目标;第二.从艺术形式、意境及艺术美的构成上说,中国艺术将阴阳、刚柔、动静等对立要素的统一与和谐作为主要的结构方法和美的理想;第三,从如何处理艺术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上说,中国艺术将比象天地、功同造化作为根本的创作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末西方社会思想、文化“空间转向”背景下,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人文生活中的“空间”,城市空间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在文学家的笔下有多种建构.城市在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功能不只是一个背景,而是寄托着作家复杂的个人体验,甚至成为完全脱离实体的意识产物和话语建构.莱辛在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中独具匠心地借用虚实相生的城市关系来诠释现实世界与理想生存境遇的冲突对抗,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代商贾小说中的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举世公认的美德。中国古代商人从自己的生活和需要出发 ,对诚信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诚信是一种与“善”紧密相连的道德规范 ,是“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商品交换领域的延伸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诚信是一种市场竞争力 ,是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秘诀 ;从中国古代商人的生存状态来看 ,诚信是中国古代商人健康成长最需要的营养。  相似文献   

15.
周颖 《天府新论》1997,(6):45-48
在中国古代人性学说中,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孟子的性善说。从一定程度上说,孟子的性善说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孟子的性善说之所以能够对我国社会产生深远而又普遍的影响,决非偶然,这与其理论有直接的关系。孔子就已经论及人性了,但他只是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而相近的性是善是恶,孔子却没有明确论说。这是孔子留给后入的理论问题。孟子继孔子之后,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回答,并由此建立起了中国古代人性论中第一个系统的性喜说。人们虽个体有别,但都是同二的“类”,是孟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十分重视自然美育。孔子就有“:智者乐山,仁者乐水”①的说法。寄情山水,师法自然,是我国古典自然美育的重要内容。据《乐府题解》记载,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没有学成,甚至到了精神虚静,情志专一的地步,感情的体验和表达上还是不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人一直有种深深的复古情结,在文学领域内尤其如此。所以,自古至今,人们总是不断地推崇所谓“风人之致”、“雅人深致”等等。他们没有、也不需要给出任何理由,似乎只要有“风人之致”就一定是好诗,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诗。出于同样的心理,人们对古风犹存的“汉魏古诗”、“汉魏风骨”也心仪不已。其实,“风人之致”和“雅人深致”虽然同受推崇,但从审美的角度说,则是明显不同的两种美学趣味。而偏重于感悟和欣赏的中国古代文论,一直并不关心这一审美趣味的理论渊源,或者说,古代文论家们即使不得不对某些问题探本求源时,也往往流于概念…  相似文献   

18.
从人性论的角度分析法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商鞅建构其法律制度的一个基本思路,这也对我国古代法律制度“重罚”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客观的意义讲,商鞅的人性自利说符合法律发展的本身需要,具有不可忽略的历史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审美移情,是美感体验的一种常见现象。 在世界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审美移情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位音乐家——伯牙。 根据汉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蔡邕在《琴操》上记载的故事,我们可以对“移情”这种特有的心理现象,做一个有趣的分析。 传说在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间,有一位音乐  相似文献   

20.
道家美学     
一道学,中国古代思想流派和哲学流派。因以“道”作为宇宙论的终极始因或存在论的最高价值境界,故名。从先秦时代起,由于对“道”“无为”等主要观念理解上的差异,使道家学派分为老庄学(事实上乃庄学)与黄老学两个派别。约略而盲,老底学以庄子思想为代表,完成了道家思想中从宇宙论及策略学向存在论的转向,即保留了《老子》中一定程度的对社会、历史、文明的批判而略去其策略学思想,而单从形而上学角度将自然本体论转向人的本体论,使道家思想成为一种关于人的现实存在的本质和可能性的终极关怀,这一思想传统开启了魏晋玄学并与大乘佛学的般若学思想相融汇而导致了禅宗思想的产生,开辟了中国思想史上一条极为可贵的以人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