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居住建筑是在满足建筑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营造出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因此住宅的基地应选择在充足的阳光、自然风、水源和植被,能避免噪声和大气污染,具备有效防止工业、农业排放的侵害的地区.在建筑的平面布局方向,朝向的选择很重要.住宅的朝向是指卧室、客厅等主要房间的窗子所朝着的方向.它是争取良好居住条件的先决条件,决定着日照条件、通风条件、景观条件等,是建筑环境规划和建筑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曾振伟 《城市观察》2013,26(4):187-191
"让城市美丽起来"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热门课题。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性格,由于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人文条件不同,呈现的风貌也不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城市。城市之美,离不开大中小三种景观。小景观是"城市的表情",是连接城市中的大景观和中景观的介质。城市公共艺术雕塑是小景观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的设计应根据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周边空间环境来综合考虑,而不是简单的桌面艺术,这样才能为城市之美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不透水面作为城市化生态影响评价的重要因素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掌握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信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东莞市为研究区,选取1988年、1994年、2005年和2015年四期TM/OLI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不透水面指数法提取研究区的不透水面信息,并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探究东莞市近30年不透水面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ENDISI指数法可以有效消除山体阴影噪音信息引起的不透水面信息误判,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能较好地反映城市扩张趋势,可为城市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数据基础;东莞市近30年来不透水面景观格局变化极其显著,面积增长近25.4倍,呈"主-副多中心、轴线延伸式"快速发展,不透水面优势度大幅提升,其连通性和聚集度在1994年之后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4.
黄平 《职业》2011,(33):140-141
在学校教育中,虽然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实践着环境育人,但往往只关注校园景观美的环境营造,而忽视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其他潜在教育功能。校园环境除了有美育的功能外,对学生的情绪的调节、专业情操的熏陶、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校园景观环境营造不同于其他高校,它有着与学校骨干专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的渗透,所以,其校园景观环境具有独特性。如何有效地营造校园景观环境,有效地发挥校园景观环境的育人作用,是高职院校后勤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长虹  郭珊  李峥 《城市》2009,(3):42-44
任何建筑都处在某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景观大系统中,并具备一定的景观属性.严格地说,"景观建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包括园林、艺术、工程技术、地理,甚至政治、社会、历史、哲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自然中个体与群体的经验,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6.
王海天  盛逵 《城市》2007,(2):55-58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对于桥梁建设来说,景观效果就是凸显其建筑风格、艺术特点的华服.我国的造桥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卢沟桥","卢沟晓月"美景作为燕京八景之一闻名中外,桥上数不清的石狮子,更突出了它神秘的吸引力;而有"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之赞誉的赵州桥,更以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的姿态,为我们展现了古人在桥梁建筑美学上的深厚造诣.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居住小区景观环境中人文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居住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并列举了具有说服性的实践案例——青岛百福国际山庄,归纳分析了其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高密度、雷同化的居住小区遍布的时代,居住者越来越关注自身居住区的生活品质,对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人性化关怀更为注重。情感化设计对现代居住小区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目前较为常见的现代居住小区环境设计中存在的情感化问题出发,对小区环境设计中的情感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情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有山地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常忽略居民审美喜好,导致其不能完全符合游憩者喜好。本文以山地居住区环境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城区不同环境中的居住区植物景观展开调研,运用视觉美景度(SBE)评价,结合主成分因子提取法,构建适用于山地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第一,景观色彩丰富程度,对山地居住区环境影响最大;第二,因地制宜地梳理山地居住区植被显著度与景观空间序列,能提升居住区环境整体质量;第三,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与美景度值呈负相关,根据居住区内地形条件分区域营造植物景观更符合居民审美喜好。  相似文献   

10.
室内装饰设计的根本在于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它对室内整体设计的空间感、舒适感、环境气氛、使用效率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依托于色彩,同时也是色彩的延伸,是富有感情且充满变化的,在设计中如何能把色彩的心理因素淋漓尽致的运用以达到出奇不异的效果,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创造出符合居住者审美观念,充满情调、和谐舒适的室内空间。人不管工作或者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装饰色彩的选择比起其他环境具有更多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