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1早在旧石器时代,太湖三山岛上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代宁镇地区出现了北阴阳文化和湖熟文化,这些常被人称为先吴文化。公元前11世纪,泰伯奔荆蛮建勾吴,最初中心在无锡一带,春秋时期迁到苏州,直到夫差败亡于越,这九百年的历史一般称为狭义的吴文化。以后的吴文化一般称为后吴文化。但是,我们将要使用的吴文化是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通史性的吴地区域文化。其区域是以太湖流域为腹心的宁沪杭三角  相似文献   

2.
富吴体考论     
马茂军 《船山学刊》2006,(4):155-157
本文通过对富吴体人物考、北京三杰考、富吴体文章考等系列考证,认为将富吴看作古文运动先驱者的传统说法是夸张的,富吴体是骈文体内的复古派,他们还没有明确的散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吴国取“句吴”为国名,是促成吴国立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明确表述:“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两位来自异族文化的远客,文身断发、自号“句吴”以后,竟博得土著居民的信赖推举,创立吴国,其原因何在?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了解“句吴”一词的文化蕴意。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把吴文化研究推向系列化、专题化,使吴文化研究进一步为当前无锡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由无锡吴学研究所主办,得到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所、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协办的“’96吴文化研讨会”,于4月6—8日在江苏省锡山市吴文化公园举行。  相似文献   

5.
一史载周族古公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南奔荆蛮,“自号句吴”,至其十九世孙寿梦时“称王”,始为强国。然而,“句吴”究竟因何取名,其含义是什么?史家争议颇大。有的说是地名,《史记·吴太伯世家》刘宋裴骃《集解》引宋忠语谓:“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有的认为“吴”是国号,而“句”则为夷语之发声,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称:“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左传》“宣公八年”孔颖达《正义》也说:“句吴,句或为工,夷言发声也”;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句吴。吴人或问:‘何像而为句吴?’吴太伯曰:‘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也。其当封者,吴仲也,故自号句吴,非其方乎。’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有余家,共立以为句吴。”如此,则  相似文献   

6.
唐五代时期,三吴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三吴为核心的南方经济总体实力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由北向南开始转移。在此条件下,三吴的社会文化也向前迅速发展,并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宗教信仰是其表现之一。唐代杜佑的《通典》州郡十二以苏州、湖州、润州为三吴,稍后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卷25)中也以三州为三吴,说明唐人所指三吴主要为太湖流域。本文所指的三吴地区为唐代的苏州、常州、润州、杭州及湖州。此五州环绕太湖周围,中有江南运河相连。  相似文献   

7.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江西抚州崇仁人。吴与弼是明初一位有影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对理学在明代的传播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他的思想进行研究颇有必要。 一、吴与弼的身世、生平及思想渊源 关于吴与弼的身世,他的弟子娄谅有过记载:吴与弼的先祖吴兢为唐朝(氵卡)州人氏。唐睿宗时为朝廷议代夫。吴兢的七世孙吴宣迁居抚州。吴与弼的高祖吴景南,擅长诗,元初名儒吴澄曾为其诗集作序。曾祖吴审“博学,诗藻清丽”,祖父吴泾,迁居崇仁。父亲吴溥,官至国子司业,著有《古崖集》。吴与弼出身这样的家庭,对他的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他自述道:“吾六岁入小学,七岁而学对句,十有六岁而学诗赋,  相似文献   

8.
五月二十日,在第三次吴文化学术座谈会期间,正式成立了“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一九八○年江苏省考古学会成立时,我省十三个文博单位联合倡议开展吴文化的研究,并建立了“吴文化研究会筹备组”。当时,考虑到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开始,因此在一九八一年省考古学会年会暨第一次吴文化学术讨论会时,先成立了“吴文化研究小组”。近三年来,“吴文化研究小组”在省考古学会和各文博单位的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团结了很多热心于吴文化研究的热心人士,包括从事文物、考古、历史的专业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基本上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研究队伍;另方面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于吴方言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是对21世纪初期国内学者们对于吴方言语音的研究作一综述,让我们了解到目前学者们关于吴方言语音的研究概况,而且让我们去探索吴方言的语音研究  相似文献   

10.
笔记小说等历史文献中存在大量的语言资料,其中不乏方言资料.吴方言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同时吴方言也是较古老的方言,其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文章在梳理江浙吴方言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利用唐宋代笔记小说、文集等文献窥探唐宋江浙吴音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素香 《理论界》2005,(12):179-180
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羊祜对灭吴大业所作的贡献。羊祜精心经营南夏,为灭吴打下坚实的群众、物质基础;做细致的边民工作,取信吴人;帮助晋武帝树立伐吴必胜信心;知人善任,为灭吴做好组织准备。  相似文献   

12.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眷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吴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吴文化是区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产生了灿烂的现代文明。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形成了特定的吴文化学(简称吴学),江苏省锡山市农民兴办的吴学研究所以及一些高等院校、研究单位所成立的吴文化研究机构和广大的学术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本刊将陆续刊载这方面的文章,以推动吴文化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前言吴学,是吴文化学的简称。这是吴学研究所建立以来以吴地区域性大文化为研究内涵提出来的学术概念。也是吴文化研究在当代的发展。本文研讨的内容,是以吴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明中后期,诗坛复古的呼声此起彼伏。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诗坛主流以强大的优势横扫诗坛,以公安、竟陵为代表的楚文化亦风靡一时,而在两大强势文化的夹击下,吴文化风雨飘摇。尽管未能引领诗坛主流,但处于弱势的吴文化仍与强势的齐、楚文化鼎足而三。王世贞作为后七子领袖挥戈诗坛,但其吴音不改。钱谦益倾力编纂《列朝诗集》旨在保护吴文化传统。吴文化与齐、楚文化共生的命运说明了文化本身的稳定性,文化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地因外界强加的力量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自从周初太伯迁居江南,开创吴国,这块土地便与“吴”字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江南大地曰吴地,居民曰吴人,少年曰吴儿,美女回吴娃,水牛日吴牛,良蚕日吴蚕.丝绸曰吴绫,利刃曰吴钩,民风日吴俗,方言曰吴语,总之离不开一个“吴”字。江南称吴,肇始于周代吴国。但是吴国何以称为吴国,即吴国的得名之由,却并非人人可得而闻。下面试为考述。据《史记》记载,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父.有子三人:长曰太伯,次曰仲雍,少子曰季历。季历生昌。古公在父欲立季历以传昌,子是大伯、仲雍二人乃奔江南。“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①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在吴文化的热烈探讨中,论者每每论及华夏文化对吴文化的影响,而对吴文化给予华夏文化的影响则注意不够。文化的影响从来都是相互的,现有资料表明,至迟远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文化就对中土文化发生了联系和影响。到春秋晚期,随着吴越的崛起和争霸华夏,这一影响达到了高峰。本文拟就春秋晚期以来吴文化的北向影响作一初略的探索,以期对整个吴文化研究的拓宽深化有所裨益。一据《庄传》记载,襄公十九年,鲁为报谢晋伐齐救鲁之功,特赠晋中军将荀偃以“吴寿梦之鼎”。寿梦为吴王,《吴越春秋》载其曾“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并与“鲁成公会于钟离”。文献载其重器——“寿梦之鼎”辗转于华夏重要国家鲁、晋,透射出春秋中晚期吴  相似文献   

17.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眷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1954年在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宜侯矢簋,有关周初封建,而且是迄今唯一的在这个问题上可与文献参照的实物,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但除了由于原器残损而在铭文解释上的若干不同外,还存在一个根本分歧,即:一种意见说是吴器,一种意见说不是吴器。其实,这两种意见都对又都不对。为什么呢? 此器出土于吴地,铭文内容又涉及吴文化,说是吴器当然不错。但细察该器形制和铭文字体,毫无吴文化的“烙印”,相反,却如陈梦家指出的:“此器出土于丹徒,但其形制花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翻检《民吁日报》的时候,笔者无意中发现已酉年九月初二日(公元1909年10月15日)该报载有一篇“我佛山人投稿”的短作,标题为《短篇小说中霤奇鬼记》。“我佛山人”当为吴趼人。但经查,有关吴趼人作品的著录,均未提及此作;王俊年新撰《吴趼人年谱》(《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2、3期),亦未提及;卢叔度先生新编《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9月版),可算是收集吴趼人短篇小说最齐备的了,同样未见收录。因而,如果投稿者确是吴趼人,则此作就实属一篇新发现的吴趼人佚作了。那么,投稿者是否确是吴趼人呢?据知,在当时的文坛上,并无第二个以“我佛山人”为号的作家。如果投稿者不是吴趼人,那就必然是假冒“我佛山人”投稿。然而,我认为假  相似文献   

20.
春秋后期,吴、越国家关系演变导致吴、越分界处的演变.阖闾伐越前的两国边界为檇李(今嘉兴)一线;夫差伐越时将两国边界推进到钱塘江边;其后,因勾践采取韬晦之策,吴王夫差不断封还越人土地,以致勾践伐吴前吴、越两国边界又恢复至檇李一线.秦统一中国后,在原属春秋时的吴、越之地建会稽郡.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从会稽郡中析出吴郡.二郡以夫差伐越时的战时边界--钱塘江为界."吴郡"存在350多年,对这一地区的吴、越文化的交融,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