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与终极关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生关怀的三个层次人生在世,需要各种关怀。概而言之,人生关怀具有三个层次:物质关怀、精神关怀、终极关怀。人首先是感性的生命存在。物质关怀是满足人的生命存在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方面的各种关怀,其中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历史的分期与关于“直接社会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伟大的理论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即从马克思本人的最基本的观点展开:“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全集》第3卷第31页)同时“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历史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发展史。人们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谈到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时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人类一开始为了生存和生活就必须向自然界索取,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这一索取过程中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在不断地追求富裕生活的历史。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  相似文献   

4.
生产和需要的矛盾,是贯串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对客观矛盾。它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入研究这对矛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生产和需要的矛盾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有人类的生存。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这乃是最简单,然而也是最基本的历史事实。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状态 ,因而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思考 ,但要对自由做出正确的解释就必须对自由的前提进行反思。一方面 ,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历史存在物决定了人具有受动性 ,人的这一特性成为人们向往自由的对立面前提。另一方面 ,人类的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决定了人具有能动性 ,而人的这一特性则是人们实现自由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对社会个体价值的确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肯定个体存在及其发展的意义,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肯定个体价值有以下三个基本的层面:其一,承认个体追求自身利益以及获得这一利益的合理性.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个体利益除了包括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自然的人化”的思想,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论的哲学前提,同时也是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前提。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的历史,而人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作为一个实际地存在着的感性的实体,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有感性血肉之躯的存在。在这一点上,人和动物一样,有种种强烈的欲望需要求得满足,才能生存下去。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又在于他是一种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存在物。“人是属人的自然界”,“自然的人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人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需要与自身使命感。人才是德才兼备的各个层级的各类人才。人是本,才是末,因此应当先育人后育才。人与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二、树立全面的人才观;三、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意识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人的价值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马克思具体考察了人自身作为类的存在物的社会属性及人的价值关系的形成,他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①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看,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是在生产过程中,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在于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本质与价值关系的产生又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本质贯穿着价值关系,价值的产生和本质,是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过程相联系的。人的价值关系是客观的、历史地形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时讲过:“人们为了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学,从完整的意义上说,就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的学说(此处应是完整的个人)。而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则恰恰是由实践决定的。人的存在,首先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即马克思的“现实的人”。人不是一般的自然存在物,而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不断地改造和征服自然。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的首要的、基本的关系,实践同样也决定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实践的产物,“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质上,在其前提和基础上,就是各种实践活动的关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决定了人的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也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立论基础。为了全面把握“三个代表”论述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 ,需要学习和理解唯物史观所阐释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一、关于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唯物史观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 :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穿、住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其它活动。满足人的生命 (生存 )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① 。人的需要则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  相似文献   

12.
<正> 人口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学界一般认为,人口科学本质上是一门社会科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人口自然属性的研究一直被冷落、被忽视,以至使人口科学的研究走向了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这与我国人口科学所面临的任务极不适应。(一) 人口的自然属性指的是人口的生物特性,或者说是生物生存繁衍的本性或本能。人都有生、老、病、死等生命的全过程,有性别、年龄的差别;有食欲、性欲、新陈代谢、种族繁衍、遗传、变异等生理机能。人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份。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一种永恒的现象,只要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就永远具有这些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指的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属性。自从古猿进化为人类,人口就获得了社会属性。人总是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的,一切人口行为不能不受到一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从人权事实看人权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就是人之为人的权利。第一个“人”是指生存的个体;第二个“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人。它作为一政治口号提出,并从概念性的确立、发展成为人权制度,从近代意义上讲是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的,侧重于人权的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侧重于人权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人的发展是人类的理念支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动力.生活和生存两种生命状态是人和动物生命内容的不同写照.当人类以实践和意识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由生存转变为生活的时候,实践和意识就成为人和动物分道扬镳的界碑,同时也成为人们进行生活、创造生活的根本前提和手段.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在于:实践性和意识性使人类产生了新的本能需要的追求,这种需要的发展性不仅使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且使人类类生命的追求有了递进性,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类生命追求的最终状态.  相似文献   

15.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逻辑起点和主要对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一种自然存在物;其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性;再者,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一种精神存在物;此外,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 同时也是实践存在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开放的人;最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具体的历史存在物.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根源于人的本性,是构成人的各方面的质素、成分。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物,人同时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人的素质的提高包括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各个方面,但决定人的素质的根本是人的思维认识能力和精神创造力。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科学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文化概念的含义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在英文中是“。。ulture”,原意是耕作,通过耕种土地获得更多的食物,即对自然存在物施以作用,改变其原有的存在方式,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这是文化的最初含义,也是文化含义最本质的方面。在文化最初的含义中包含着人类主动作用于自然界和自身脱离自然的存在状态这两个方面。人类对自然存在物施加作用的深度、广度、强度越大,就有越来越多的自然存在物在这一作用过程中变成人类的生产、生活资料,人类也就越远离自然的生存方式,逐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生活在一个自己创造的世界——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立的地理基础与历史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立的地理基础与历史条件邓剑秋张艳国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首先为了能够生活,能够生存,其次才谈得上其它的东西。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政治理论、政治方法、政治行为,都不是绝对的目的,而只是解决生存的一种手段而已。因而政...  相似文献   

19.
人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实践的和意识、思维的活动,都绝对地依赖于这个物质世界。也就是说,人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而人要生活的活动,又必须使物质世界在相应的范围内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人对物质世界的依赖,根源于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其需要突破了那种动物  相似文献   

20.
人本质上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个体存在物的统一体。因此,人的发展实质上也是这三种存在方式的展开。人的发展具有两方面的特征:现实性与超越性。人一方面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发展具有阶段性;另一方面人也能够对现实条件进行否定和超越,使人的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要妥善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合理发展生产力,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要进一步改善和完善社会关系;三是加强人文社科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