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鲁迅《故乡》长期以来一直被选做中学语文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不过由于《故乡》思想意义深刻,艺术形式精美独特,领会较难;加之刘少奇、林彪、“四人帮”对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干扰破坏,对鲁迅肆意贬低,致使《故乡》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还存在一定问题。如《故乡》的主题思想应该如何概括?《故  相似文献   

2.
读了李玉昆同志《〈故乡〉中赞美了昔日〈故乡〉吗?》一文(《语文教学之友》1983年第5期),颇受启发;但对其基本看法——否定鲁迅对昔日故乡的赞美,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3.
《故乡》渗透着鲁迅对游子乡愁乡思题材的现代性经验,包含着作家关于心理故乡与现实故乡、归乡与离乡之间的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传达出作家对故乡、人生的哲学关怀,在创作论上体现出超越传统文学题材的现代性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迅《故乡》发表近百年了,评论《故乡》的文章已有数千篇,专题评论宏儿的文章却不曾见一篇。原因诸多,主要是过去评论《故乡》多用阶级论、阶级分析方法,着眼点自然就落在闰土、杨二嫂身上,忽视了宏儿。以往评论研究《故乡》的结构,多是在表层结构上作文章,而不是谈深层结构。本文用系统论、系统分析方法评论研究《故乡》,探求宏儿在《故乡》里的意义与价值:宏儿是《故乡》的光明使者。  相似文献   

5.
《社戏》、《故乡》中的儿童乡村生活是鲁迅诗化童年的梦想和童年梦想的诗化 ,鲁迅把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和他的立人思想灌注于他笔下的诗性故乡中 ,从诗性的故乡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对抗生存的痛苦感、焦虑感  相似文献   

6.
许钦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作家.他是由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一手培养成长起来的.二十年代中,鲁迅以自己的小说集《呐喊》的版税,为许钦文选编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故乡》.这本以刻划半封建社会世态人情和青年人渴望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短篇小说集的出版,颇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故乡》又被鲁迅编为《乌合丛书》之  相似文献   

7.
任晓远的组诗《北陆抒怀》,发表在一九八○年十月出版的朝鲜族文学丛书《阿里郎》创刊号上。由《我的地平线》、《密阳阿里郎》、《胡枝子花》、《雪》、《我的故乡五林川》等五首短诗组成。全篇贯通着热着故乡、热爱祖国的炽热的感情。第一首诗《我的地平线》中,作者抒发了对故乡——松花江畔的热爱之情。沃土和蓝天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写了两堵“高墙”:一堵是用青砖筑成的有形的高墙,另一堵是用“古训”——统治者的教义——筑成的无形高墙.前者犹如铁栏,后者如同枷锁,禁锢着人的身体和精神,使之艰于呼吸视听.懂此,对我们进一步学习《故乡》,或许会有些帮助罢!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故乡》,一九二一年一月写成,同年五月一日《新青年》杂志九卷一号发表。于是新文学园地里又开放了一朵色泽鲜艳、芬芳馥郁的奇葩。 最早对此文给以高度评价的是茅盾。他在《故乡》问世的这一年就发表了一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热情洋溢地指出:“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声乐作品《故乡》的分析 ,揭示曲作者那富有诗人气质的创作特点和爱国之心 ,激发歌者对《故乡》进行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朝鲜现代著名作家李箕永的《故乡》,是作者自处女作《哥哥的秘密信》(1923)问世后,直至解放前的创作中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关于它的主题和作品浓郁的乡土色彩,历来是评论界关注的课题。近来重读《故乡》,颇有所感,故不嫌拙陋,愿在本文中略述已见。一《故乡》反映的是二十年代初中期朝鲜农村的社会面貌。这一时期农村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的《雪国》对莫言文学创作,尤其是《白狗秋千架》的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使他“产生心灵上的感应”,建立起自己的“精神故乡”——“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王国”.《雪国》的驹子与《白狗秋千架》中暖的人物形象与悲剧命运同作品的创作背景与社会制度紧密关联,因而对这两位主人公进行比较研究时应在作品的创作时代与传统民族文化背景下加以观照.  相似文献   

13.
《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已普遍成为大学本科电子信息及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已显现出不相适应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有的高校开始了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和教学方式改革进行了探索。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与"信号与系统"两门课程整合的总体思路,其次提出了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案,然后分析了该课程应用双语教学需要把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山东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去年第五期上发表了韩立群同志的《关于小说<故乡>的几个问题》,对我很有启发,不过,关于《故乡》主题思想的几个基本观点,我却不敢苟同。现把个人的看法提出来,希望能展开讨论,自己也受到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故乡》历来被中学及各类学校的《语文》或《文选》教本选入,是人们最为熟悉、最为喜爱的小说名篇之一。自1921年《故乡》发表以来的七十多年里,关于它的分析评论文章已经有过许许多多;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材分析,应力避随意性,加强目的性。初中三册第三单元共三篇课文:《故乡》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动的肖像描写和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用来烘托人物的写法;本文根据《制台见洋人》在单元教学中的重点要求撰写,即探讨选文怎样通过人物待人处事不同态度的层层揭示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深入理解社会环境的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  相似文献   

17.
昭明书室,是文学巨匠茅盾同志故乡乌镇的一个古迹。茅盾同志在一九七七年写给故乡的一首词中,曾有“昭明书室依稀,唐代银杏宛在”两句,表示对故乡文化古迹的关怀。后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又提及这两句佳作,在他晚年的巨著《我走过的道路》(上册)中,又专门提到昭明太子在乌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作于1921年的小说《故乡》,是一篇具有多重意蕴颇具广度和深度的小说:《故乡》中写了三种意义上的“故乡”,否定了旧中国三种病态人生,它还继承了传统还乡母题,开创了新的还乡模式,塑造了全新的还乡者形象。《故乡》以其特有的情感性、象征性、总结性,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故乡》是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中的篇目,是一篇脍炙人口之作,百读不厌。小说中那“深蓝的天空”和“金黄的圆月”,“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和“皮毛是油一般的滑”的猹,还有那“细脚伶仃的圆规”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鲜明的印象能从小说中凸现出来,正是因为《故乡》在艺术手法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对比的运用。 对比在文中好似一面镜子,照出故乡的面目,照出故乡人的形象。《故乡》全文突出一个“变”,故乡在变,故乡的人也在变。这“变”使故乡的过去与现在、人物的过去与…  相似文献   

20.
<正> 读鲁迅小说的人,稍稍留心,便会发觉不少病态的文学典型,诸如《狂人日记》里的狂人,《长明灯》里的疯子,《白光》里的陈士诚,《祝福》里的祥林嫂,《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甚至《故乡》里的闺土,《阿Q正传》里的阿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