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作与家庭是人存在方式的两个维度。在现代技术文明社会,工作与家庭冲突反映了人本真存在方式与现代技术文明所重构的人存在方式的冲突。"以工作为中心"文化严重侵蚀家庭生活,并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从哲学上、从人的存在意义上反思现代"以工作为中心"文化对家庭的深层冲击,反思现代文明工作与家庭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对深刻认识现代技术文明入侵家庭生活并进而向个体生活的全面攻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易》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 ,它原本是卜筮之书 ,后经历代圣贤的诠释 ,逐步演绎成一条内容广阔的易学之河。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厚的思想内容 ,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周易》是贴近生活的 ,它所反映出的婚姻观念及家庭观念 ,如男女结合是政治的而不是爱情的、一夫多妻及男尊女卑观念等 ,反映了当时婚姻和家庭的有关情况。这些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维护家庭稳定、加强夫妻沟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小说世界是中国市民社会的镜子,它不仅以广阔的视野与时空跨度展现了中国市民社会在城乡对立、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撞击中艰难渐进的历史,而且从意识形态与社会学角度深刻揭示了以金钱权力为本位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统治及其对人们精神和人格的奴役与扭曲是市民社会的万恶之源、悲剧之源。这一批判性主题是通过构成小说世界的三个子主题——物质主义价值观统治的观念世界、金钱权力支配的感情世界、官商一体的权力世界——表现的。  相似文献   

4.
丁东粮 《南都学坛》2011,31(3):43-44
从菲律宾小说《睡垫》中,可以看出,由于菲律宾自身文化的多元化,东方式的家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菲律宾人,与中国人的"家"情结是一致的。主人公分发睡垫的过程,既体现出东方式家庭关系的长幼有序,又体现出尊重女性的西方文明。使其家庭关系既有典型的东方传统式的严肃,也有西方式的自由活泼,反映出现代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5.
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数据分析了现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其政治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发现现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对其政治参与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家国同构"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并依据此尝试解释了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现代文化伦理观念的建构,与新文学,尤其是现代小说的诞生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和彼此的呼应。作为历史转折点和现代社会的入口,"五四"自身具有文化断裂和文化新生的意味,其文化场域与历史语境中的主体———人的追问、寻找和表述,都意味着建构主义意义上的自我生成与外界重构。"五四"新文学在话语体系上,在作家的文化视野里,现代之人的发现,现代文化伦理观念的确立,成为最突出的主题和时代表征。  相似文献   

7.
婚姻观念多元化、婚姻行为多样化、婚姻角色平权化以及婚姻与性的分离,这些现象是当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的主要表征。这种嬗变导致家庭的许多正向功能被严重弱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异质化和高速流动、传统之性禁锢和现代的性解放之间的张力、社会生活及文化领域的高度商业化、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对既定理性观念及与之相关的“诗意建构”的态度可以说是现代西方现象学和中国传统意象论对话的一个主题。现象学和意象论都有对既定理性观念第一性的排斥,但两者的“排斥”有深刻的差异。与之相关的“诗意建构”也为意象论和海德格尔式的现象学家所重视,但同样,其内在的相异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南都学坛》2015,(3):95-97
传统社会的家庭通过制定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族规祖训、家规家训,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的家庭文化。佛教祖师大德把"孝道"置于更高人文价值的一个环节,重新解释和定位了家庭文化并对之进行了某种改造和超越。近代以来在打破宗法制度和传统家庭伦理的过程中,传统的家庭伦理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传统社会从群体出发解释"家庭"之意义不同,现代社会多从个体出发看待家庭的意义。如果现代家庭文化能够适应家庭个体成员的时代诉求,便有可能使传统家庭伦理得到延续并在时代条件下发挥作用。个体只有融入体现时代精神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家庭文化氛围中,才能够达至个人幸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引起人的各方面观念的变化,在家庭结构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本文从经济方面、人的需求方面、文化素质方面、思想观念方面阐述了未来城市的部分家庭在一段时期内以"四二一"家庭为最主要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