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了监察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并积极使之付诸实施。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有效地遏制了政府官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但是,由于自身的缺欠,加之实施范围极为有限,在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下,监察制度不可能彻底遏制政府官员的腐败。国民党政府不仅没有努力推进监察制度的现代化进程,反而利用独裁专制制约了其正常的运行,使之无法履行职责,日渐衰败,名存实亡。本文试图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察制度作一初步的评析。  相似文献   

2.
训政前期,为了获取政权合法性资源、挽救农村经济和整合农村基层政权,南京国民政府设计并启动了地方自治;其政策经历了由激进、到缓进、到反动的过程,留给后人的启示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舆论围绕是否以县为自治单位、能不能以县为自治单位、如何推行县自治、县自治与保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设计。人们大致有两种立场和观点,或从孙中山的政治理想出发,主张按照他的有关理论推进县自治,而对政府的一些做法提出批评;或从国民政府现实需要出发,主张对孙中山的自治理论进行比较大的变通和修正,并为政府辩解。这两种立场和观点虽有很大不同,但奉县自治为圭臬,即使从政府现实需要出发的一方,也没有放弃之。两种立场和观点,一者侧重理想,一者侧重现实,各有其合理性。这些探讨和设计不仅深化了对县自治的认识,逐渐缩小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对推行县自治的设计更切合实际、为国民党实施县自治提供思路产生了一些影响,促进了县自治的发展,而且可以对当下社会民主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这些讨论本身也反映出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大国里实施县自治的艰难。  相似文献   

4.
乡村自治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伟大实践,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自治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当前,我国对乡村自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新发展阶段新问题和新挑战的不断显现,不论是从实体层面还是从程序层面,现行乡村自治制度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主体权限不清、法律关系错位、规则设计弹性大、程序性机制阙如等问题,难以真正助力乡村振兴。借鉴国外乡村自治相关经验,着重从立法完善、主体定位、程序强化等方面破解当前我国乡村自治的制度困境,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村自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代翟城村自治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自治作为近代地方自治运动的产物,起源于直隶定县的翟城村。民国初年,翟城村自治在政府与乡绅的双向推动下启动,促进了传统乡村制度的变革,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20世纪20年代末,伴随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制度的推行,翟城村的自治制度形式发生了转捩。虽然翟城村自治以破产而告终,但其历史特点值得我们在推行村民自治的今天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南方政权时期,为了动员工人参加革命,废除了北京国民政府限制劳工权利的法律,颁布了新的工会条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提倡劳资协调,并在训练民众和整理工会的目的下,制订并实施了《工会法》;该法虽然肯定了工人组织工会的权利及工会的团体契约权和同盟罢工权,但也表现了南京国民政府有控制工会和工人运动的倾向。研究发现,国民党安插在工会内部的力量很小,不足以影响工会运动的发展。另外,《工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遵行。  相似文献   

7.
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南京国民政府的公费制度经历了贷金制度、免费公费制度与奖学金制度三个不同的形态.抗战期间贷金制度与免费公费制度的出台,固然解决了大批来自沦陷区青年学子的生计问题,但也占用了大量的教育经费,从而形成了严重的中等以上教育与初等教育经费倒挂现象.1947年推出的奖学金制度,则反映了政府方面力图改变此种弊端的努力与教育体制转换的艰难.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任用制度 ,具备了现代文官制度的根本特征 ;同时 ,文官任用制度的局限性和贫弱化 ,又增加了国民党政权的独裁和腐败。南京国民政府文官任用制度的利弊得失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9.
厘金是清朝统治者为镇压农民起义而抽征的工商附加捐费。厘金为害之烈成为近代最大的祸患之一。1931年南京政府成功地裁撤了厘金,使中国税制走上了正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达到真正振兴中国民族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会学校政策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国民政府采用公私立学校双轨并行的教育体制,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私立学校政策。这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次飞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大事。教会学校是旧中国私立学校的大端。探析南京国民政府关于教会学校的各类政策,就基本勾勒出了该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总体政策,以及它对基督教会的部分政策,从而有益于中国教育史和教会史的双重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地方自治是国民党训政前期重要的政治举措。文章通过对国民政府“县市自治初期实践”、“地方自治淡化时期”直至1930年代中后期“改自治为保甲”这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予以揭示,阐述了国民党的地方自治政策如何背离地方自治的应有之意,并进而对于地方自治完全失败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扫除文盲和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表现为扫盲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二者齐头并进。其体制合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农村的扫盲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虽说未能彻底实施,但其经验教训对以后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府公务员的生活状况从其月俸给折算大米数量、恩格尔系数等多方面考察都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抗战期间,从公务员货币收入指数、真实收入指数等方面考察,其生活状况日益恶化。1943年和1937年相比,公务员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了90%以上。到1947年,中央公务员的收入已经和战前最低级别公务员的收入相差无几,而低级别公务员的月收入仅相当于战前南京市黄包车夫的月收入。极低的收入使俸给制度的控制与激励作用下降,公务员与政府离心力加大,贪污腐败加剧,进而加速了政府的溃败。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统治区的高等教育,由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爱国师生的努力,克服了战争的干扰和破坏,在缓慢的发展着。同时,由于国民党采取了一系列发展高等教育的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教学的质量,在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暴露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抗战前 ,南京国民政府从解决民族棉纺织业危机着眼 ,开始实行以推广美棉为主要措施的棉产改进政策 ,并采取了现实、科学的措施 :中央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 ;采用合作社组织进行推广 ;加强美棉品种的繁育工作。美棉推广初显成效 :美棉在华北地区得到初步推广 ;棉花品质也有一定提高 ,这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的水政立法是中国水政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继承了历代水政立法的成就,又有所创新,体现了以下特点:重视水政立法工作;水政立法体现了对大江大河综合治理的要求;在水政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上,既明确职责范围,又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但是,由于受到种种限制,所取得的成绩距离民众的期望以及社会的现实需要尚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危机日趋严重。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农业推广立法,颁布了农业推广法规,建立了农政机构和推广组织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民国时期农业现代化出现新的气象,指出了民国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但因一系列负面因素存在,宏大的政策规划与具体成效之间相差甚远。总的来说,南京国民政府农业推广立法的利弊,都为当代中国的农业推广立法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的农会出现于清末,但其作用是有限的。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也认识到农会的设立对其在农村基层的统治有着重要作用,先后通过颁布修改有关农会方面的支持法规来倡导在全国各地农村建立各级农会组织。但由于没有切实考虑到当时农村的实际,未能从实质上对农村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因而农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被南京国民政府当作基础统治的工具。故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会立法对推动近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又是有限的,渐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新县制下基层民意机关的制度设计蕴含着一定的民主元素、具有一定的民主程序及形式,但在制度设计上却处处体现维护封建地主、豪强士绅的特权的用意,处处潜存制约民主实现的障碍,所以从本质上看,新县制下的基层民意机关终究不可能成为保障民权、实现民主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