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品端 《文史哲》2001,(2):121-123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朱熹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南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朱子学与 2 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1 0月 1 2日至 1 4日在武夷山市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 1 8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朱子学与 2 1世纪”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讨论。现将讨论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综述如下 :一、朱熹思想历史评价问题朱熹是中国哲学史上“致广大、尽精…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26—29日,由《哲学研究》杂志社与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澳地利、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台湾的学者  相似文献   

3.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共同承办的“现代比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6月25日至27日在苏州举行。美国、奥地利、泰国、印度和我国的专家学者就现代比的走向、如何看待传统、经济如何与哲学结合、怎样开发新的思维方式等课题进行了充分而热  相似文献   

4.
“全球对话中的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 0 0 1年 6月 2 5日至 2 7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 ,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全球文化研究所、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等单位协办。来自北美、欧洲、中国香港及中国大陆的 70多位专家学者就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文化、全球化视域中的伦理思考及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省视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一、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文化王元化教授认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文化 ,有一个方法论问题 ,即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至关重要 ,理解不能…  相似文献   

5.
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 0 0年 9月 9日至 1 1日 ,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和哲学系联合举办了“2 0 0 0年南开大学新世纪价值观国际研讨会”,来自日本、美国、芬兰、加拿大等国和国内1 6所重点大学、研究机构的 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围绕着新世纪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此次研讨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问题 ;2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以及后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 ;3.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此外 ,学者们还就东西方文化关系、未来社会价值观的一般内涵和基本特征、2 1世纪的宗教文化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刊选用了此次会议若干篇论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贾孟喜 《学术研究》2001,(10):27-29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广东省社科院、深圳市社科院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于2 0 0 1年 5月 2 6— 30日先后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召开 ,来自全国的 4 0多位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和提交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理解这是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的前提性问题。在当代应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呢 ?俞吾金指出 ,长期以来 ,人们是以“前康德的”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 ,对…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7月2日至3日,以“东方学及区域国别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院、日语语言文化学院暨亚非语言文化学院(筹)主办,协办单位有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华南分会、教育部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印度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阿拉伯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东疆学刊》《日语学习与研究》《东北亚外语研究》《東アジア文化研究》杂志社、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叶,全球性问题的凸现迫使人们寻求共识,建立普遍可以接受的道德规范。最近几年海峡两岸有关道德文化问题的地区性学术研讨会明显增多。1997年底在台北召开第一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探讨儒家伦理的现代价值。199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伦理学处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区域专家会议,主题为“普遍伦理:中国伦理传统的视角”。同年11月由美国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宗教·道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凡此无不表明,人文关怀与道德重建正成为世纪转换中…  相似文献   

9.
学海短波     
由《哲学研究》、《世界哲学》、《人文杂志》、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哲学界的学术走向与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理论研讨会”于 2 0 0 4年 5月 10— 1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 ,来自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四川、陕西、吉林、黑龙江、广东等省市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河北学刊》编辑部应邀派代表参加。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艺理论的边界’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5月 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河北等省市的三十…  相似文献   

10.
曾军 《社会科学》2005,(2):125-128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中心、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10月 8日至 9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系格雷厄姆·默多克教授、托尔斯泰国家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安德烈·麦迪逊教授、日本神户女学院大学文学部滨下昌宏教授以及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学者等参加了研讨会。“后现代死了”会议通过交流与对话展现了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 ,其中 ,默多克关于“后现代已死”的观点成为一大亮点。默多克通过对当代消费文化及其矛盾的分析展开了对欧美马克…  相似文献   

11.
隋唐 《社会科学论坛》2006,(11):156-156
2006年9月,“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疾病医疗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50余位史学界和医学界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是国内近年来刚刚兴起的新的研究方向,也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研究领域义。  相似文献   

12.
徐畅 《文史哲》2001,(2):119-120
由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四次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9月 2 2日至 2 4日在南京召开 ,共有 1 2个国家和地区 1 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 1 1 0篇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军事、人物、思想文化各个方面。现根据上述分类 ,对会议简要综述如下。政治史。南京大学陈红民利用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胡汉民往来函电稿” ,探讨了两广与福建事变的关系。日本中央大学土田哲夫利用国民党党员统计 ,探讨了国民党的社会构成、组织特征及其变化 ,研究了国民…  相似文献   

13.
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和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和中国周易学会协办的海峡两岸易学与中国哲学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18日至 2 2日在青岛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共 2 0 0余人参加了会议 ,著名学者张岱年、杜维明、欧阳中石等先生为大会题词。会议以“易学与中国哲学的整合和重建”为主题 ,围绕简帛易、易学源流、《周易》经传、易学哲学、易学人物、易与儒道释、易学与自然科学等易学问题 ,以及中国哲学与诠释学、经学、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中国哲学问题 ,进行了热烈而富有…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传递     
2006年8月16—18日,由南开大学“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的“中唐以来思想文化与社会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举行,《学术月刊》编辑部应邀派代表出席。2006年8月16—17日,由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主办的“中国文学与文化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学术月刊》编辑部应邀派代表出席。2006年8月18—20日,由中国明代文学学会、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2006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学术月刊》编辑部应邀派代表出席。2006年8月…  相似文献   

15.
由河南省中原文化经济研究开发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宋代哲学与中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4月12日至14日在北宋都城开封召开。来自国内各地和马来西亚、台湾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了会议。大陆学者以及香港、韩国、日本学者提交会议专著、论文50余部篇。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张岱年,著名伦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罗国杰,以及台湾孔孟学会孔孟月刊、孔孟学报主篇董金裕等出席了会议。 与会代表就宋代哲学形态的多样性、宋代哲学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宋代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宋代哲学的现实意义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28日,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塑造论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市召开。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就“塑造论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创新”这个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众学者认为,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关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与思  相似文献   

17.
陈磊 《社会科学》2005,(11):124-128
2005年6月24至26日,古代内陆欧亚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明研究系协办。这是“内陆欧亚学”概念确立之后,中国学术界关于古代内陆欧亚研究的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和中国大陆、港台等地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学术论文近40篇。会议内容大致分为五大主题,现综述如下:一、考古与文化传播由于内陆欧亚的广阔地域和多元文化,不同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和彼此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以探讨“哲学是什么”为标志的“哲学观”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以探讨“马克思哲学是什么”为标志的“马克思哲学观”问题更与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特别是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更是成了哲学反省和重构的切入点。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办 ,2 0 0 2年 7月16— 2 0日 ,在长春举行了全国“马克思哲学观”学术研讨会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70余名学者 ,围绕着“马…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1 0月 2 4日至 2 6日 ,在风景秀丽的四川省都江堰市 ,举行了以“儒家德治思想与现代社会”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国际教育基金会、香港孔教学院、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等七家单位联合举办。参会专家学者 1 0 0多人 ,分别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及加拿大、法国、美国、新加坡的各高校和科研机构 ,提交论文 5 0多篇。这次会议可谓儒家思想研究的一次盛会 ,现在此对其作一简要述评。一、深化了对儒家德治思想和儒家道德的历史认识。滥…  相似文献   

20.
1991年9月12日至16日,在巴金的故乡四川成都召开了“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继1989年上海青浦首届巴金学术讨论会之后的一次国际学术盛会。来自日本、南朝鲜、美国、德国以及港、台和全国各地的14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巴金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次会议收到论文60多篇,专著3部。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巴金对中西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巴金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围绕这两个议题,大家对巴金与无政府主义、巴金与20世纪中国文学、巴金与中西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关系、巴金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随想录》的评价和“讲真话”的内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