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味官场     
《领导科学》2012,(10):59
1.调研工作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也很重要,但是领导重视才是真正的重要。若是领导不从内心重视,再好的调研成果也将会束之高阁,成为一堆废纸。2.人走茶凉很正常,若人走茶不凉,那新领导怎么办?3.客走旺家门,这是人们的现实选择。官场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加快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党校如何贯彻这一方针,使教学改革加快和深化,这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党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体会,谈点看法。 一、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人的思想认识是个重要问题,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思想认识提高了,行动才能自觉。所以要使人们产生一种新的行动,或者  相似文献   

3.
吕静 《领导文萃》2008,(20):85-89
我们与领导者的矛盾关系也可以从进化中找到答案什么造就一位好的领导?美国大选在即,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确,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直到最近,还很少有人考虑过领导能力的起源问题。其实,领导能力是对集体行动需求的一种反应。一个组群的成员怎样决定要干什么、如何去干和什么时候干呢?一个很明显的解决方案就是让一个人带头做领导,其他人都同意追随。在人类,这能力可能包括计划、交流、组群决策、能力认知、社会学习和冲突管理等等方面。虽然这些性状一般都和高层次的推理有关,但对领导能力的认知、适应可能早在现代人出现之前就已经进化出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领导是以人为本、关注价值的领导,是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励被领导者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现代领导思想,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激励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达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完美结合并保持平衡,更加关注人的目的、价值和幸福。一、文化领导的领导力体现在哪里?文化领导有助形成良好的组织。领导者在作出行为选择时,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文化的引  相似文献   

5.
蒋勋功 《领导科学》2007,(18):30-31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所特有的性格特征,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所谓个性领导,就是在个性特征基础上形成的独有的、特别的领导风格和办事特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形成,干部队伍的行为特征、价值取向、风格风貌也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行为模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职场人把"心腹"想得太脏了,以为就是溜须拍马毫无底线,在聪明的领导眼里,拍马屁的最多算个棋子,成不了心腹。真正的领导心腹是有尊严的。有尊严地成为领导的心腹很简单,就是"三要三不要"。一要有需求。没有需求的人是最危险的,领导根本控制不了他。很多人以为在领导面前就是要表现出一心做事、无欲无求。错了,什么都不要,领导很慌的。如果你要加薪,要升职,要获得重视,这些都是领导可以给的,领导就可以用这些来和你交换。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可以说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了我们党的与时俱进、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干部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一座城市选择学习就是选择发展。我们党可以说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用人的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活动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领导行为与领导目标之间存在着间接性的关系,即制定和规划目标的领导者本人并不是目标的实现者,相反,他是依靠用人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目标得以实现的.于是,领导活动的这一特征就集中体现为以如何用人为核心的艺术化过程.因此,如何鼓动和激励下属自觉地实现组织目标,便成为领导活动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那些事事都身体力行的领导者并不是优秀的领导者,领导目标依靠下属来实现是领导活动最为重要的一种特性.第二,一个不懂得用人艺术的基层领导者也注定成不了一个优秀的高层领导者,因为领导过程中的用人艺术,并不因行政层次的高低而不同,领导的用人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吴涛 《领导之友》2013,(4):32-34
对于领导用人,人们因研究角度的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种是狭义的用人观,认为领导用人就是领导者对现有人才的使用;另一种是广义的用人观,认为领导用人不仅仅是领导者对现有人才的使用,还包括对人才的识别、选择、培养、激励、爱护、举荐等内容。从时代发展看,狭义的领导用人观是一种静态的用人观,  相似文献   

10.
领导秘书被称为领导活动的“影子”,其个人行为如何,事关重大。当前,在领导秘书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有六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领导秘书当察之、明之、鉴之、正之。一、待人“失礼”。荀子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待人讲究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领导秘书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工作职能的重要性和工作范围的广泛性,也决定了秘书有必要学习一些礼仪知识,加强自身礼仪修养,做一个既“知书”又“达礼”的人。秘书“讲礼”,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克服盛气凌人、欺上瞒下、狐假虎威等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体现村干部的腐败行为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村干部的腐败行为是在一种错误的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自觉错误行为。1."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贪婪心理。贪婪心理是村干部走向腐败的主要思想基础。村干部对于钱财物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乐队,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乐手们各吹各的号,各拉各的弦,演奏出来的声音一定不会悦耳动听。所以,马克思说:"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指挥。"同理,一个地方、单位或团体,如果没有统一的领导,每个人都各行其是、为所欲为,就会如同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因此,必须有统一的领导来管理和规范人们的行为。领导干部管理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管人。由于人的思想和行为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13.
正自觉接受监督表现的是一种领导行为,展示的是一种领导形象,领导干部必须坦诚面对,主动接受。一是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监督观念。有了健全而正常的监督,干部行使权力就会谨慎,自律意识就会  相似文献   

14.
<正>领导原则的重要性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指为人处事的一种哲理和方法,这句话就是讲“方”的道理,这里把“方”比喻为原则,把“圆”比作为灵活。领导原则是指领导者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坚持原则,就是要遵循规矩。领导是制定规则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就是原则,放弃原则也就是放弃领导。没有原则。员工没有一个可依靠的标准,将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5.
“感觉不到是在领导”的领导,这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领导境界。所谓行政中的艺术化境界,是指行政活动不仅能够实现效率原则,而且能够使人们获得普遍精神上的满足,有如艺术品所带给人们的审美需求上的满足;是指行政活动能够使人  相似文献   

16.
学会"挨批"     
一个人总会遇到批评,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后会经常受到来自领导的批评。可以说,一个人就是在领导的批评中成长进步的。如何对待领导的批评,既是个人素质涵养问题,也是处事艺术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业务能力很强,但就是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导致与领导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工作和个人事业的发展。不可否认,有的领导处事不公,经常无端批评下属,但就领导和部属这对特殊的矛盾来说,领导对部属进行批评指导也可以说是领导的职责所在。因此,作为部属,应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笔者认为,不能正确对待领导批评的部属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批就跳型。…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行为选择和评价而形成的对荣誉和耻辱的一种心理感受及其相应的稳定的观念体系,它属于道德人格和道德良心范畴,表现为行为主体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取向。所谓荣誉,是社会和个人以某种赞赏性的社会形式、心理形式,对人们履行一定社会义务及其相  相似文献   

18.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讲:“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古罗马警句说:“荣誉是人生的第二遗产。”荣誉,是社会对人们行为的一种褒奖、一种赞许,使其在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在精神上具有崇高感,在群体中得到尊崇感。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生在世,总希望获得荣誉。但荣誉的学问可不小,背后有辩证法:全面看,有两面;两面看,才全面。荣誉是成绩和功劳的象征,代表个人对工作付出的心血、对职业作出的贡献,是才能和本领的见证,代表个人在某个专业达到的水平、在一定领域具备的能力。荣誉是名,业绩和能力是实。名与实一致者常有,名与实悬殊者亦多。…  相似文献   

19.
刘善祥 《领导科学》2012,(15):38-39
领导艺术是领导行为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智慧集中,是以和谐为基本手段,以人的发展和团队发展为服务对象的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一种量化,即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作为一个单位  相似文献   

20.
刘志伟 《领导科学》2012,(20):32-33
领导魅力(charisma)是领导学中一个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话题。所谓领导魅力,是领导者施加影响(施魅)与追随者心理认同(赋魅)的一种领导现象,也是领导者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活动过程中,领导者追求最大限度的领导魅力,追随者自觉与不自觉地欣赏和回应富有魅力的领导者,这成为古今中外一切领导活动的客观现象。然而,在当代领导学视野下,我们不难看到人们对领导魅力还存在种种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四种。一、领导魅力的"神化"现象人类曾历经漫长的蒙昧时代,宗教神学一直桎梏着人类思想,崇拜上帝、敬仰神灵曾经是人类普遍的精神现象。作为这一精神现象的社会反映,人们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