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以双区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多环芳烃的致癌性与其二阶分子连接性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 ,并利用该方程计算了 72个多环芳烃的致癌性 ,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2.
用基于边度的连接性指数(0χE)及碳原子数(N)对44个多环芳烃的醇/水分配系数(lgP)和43个芳烃的水溶性(-lgS)建立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分别得到lgP=0.1295-0.2310N 0.97260χE(R2=0.9986,RMS=0.036,ARD=0.49%)和-lgS=-1.1268 0.3550N 0.18210χE(R2=0.9640,RMS=0.24,ARD=4.20%),相关结果明显优于文献值。对训练集的交叉验证和对测试集的计算结果表明,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氯代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的主要途径 .用lgKow表征其生物降解能力 ,以2 XV 作自变量 ,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为 :lgKow=a( 2 XV) n+b,R >0 .990 ,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 .  相似文献   

4.
介绍合成的一种外向式杯 [4 ]芳烃偶氮衍生物新试剂 ,试验其性质 ,并研究它与钴(Ⅱ )的显色反应条件 ,在CTMAB存在下及pH 1 0的缓冲介质中 ,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30nm ,ε =2 .4 8× 1 0 4 L .mol- 1.cm- 1,钴含量在 0~ 2 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本方法灵敏度不是太高 ,但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应用AM1方法,对2-(2,6-二氟苯基)-3-(6-溴-2-吡啶基)-4噻唑酮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和电子结构的信息,据此推测出它的活性部位,并探讨其结构-活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上的3位N、5位C和吡啶环的4位C等原子很可能是该分子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定量研究了多环芳烃不同污染水平下樟树幼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多环芳烃改变了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组成;随着多环芳烃含量的增加,樟树幼苗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放线菌数量4月份的变化特征有所不同;不同多环芳烃含量的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都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从10月到翌年4月逐渐增加,4月到7月递减;与对照相比,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放线菌数量峰值的出现具有时间滞后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赵敏光等提出的半自洽3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建立了过渡金属离子晶体的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之间的定量关系,对[Cu(H2O)2(en)][SO4]晶体的局域结构和吸收光谱进行了统一解释,还预测了其EPR谱的值.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  相似文献   

8.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综合评述了土壤—植物系统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阐述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机理及酶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提出了今后研究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指数算符的分解,给出了SU(2)和SU(1,1)在相空间中指数算符的正规和反正规乘积形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ASD便携式野外光谱仪和SPAD-502叶绿素计实测了冬小麦冠层的高光谱反射率与SPAD值.建立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比值植被指数(RVI)不同生育期冬小麦SPAD值估算模型.结果表明:从返青期到灌浆期,可见光波段,冠层光谱反射率与SPAD值负相关,在"红边"处,由负相关变成正相关.一阶导数光谱与SPAD值相关系数在有些波段要高于冠层原始光谱与SPAD值的相关系数.在返青期,NDVI与RVI估算效果相当(估算模型R2分别为0.7957,0.8027).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NDVI估算效果较好(估算模型R2分别为0.8096,0.7557,0.5033).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以三(3—胺基丙基)胺(trpn)在Cd(ClO_4)_2·6H_2O存在下,与 2,6—二甲醛基—4—甲基苯酚钠(sdmp)发生[2+3]的希夫碱缩合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镉(Ⅱ)多氮穴合物[Cd_2L]ClO_4.晶体结构测定、光谱分析和电导滴定均表明:两个镉(Ⅱ)原子的配位数均为7(N_4O_3),处于变形十面体的中心,且两个镉原子通过三个酚氧原子为桥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四种西弗碱锰金属配合物双(已酰丙酮)缩邻苯二胺合锰(Ⅱ)(1)、双(已酰丙酮)缩乙二胺合锰(Ⅱ)(2)、双(已酰丙酮)缩1,2-环已二胺合锰(Ⅱ)(3)、双(已酰丙酮)缩1,2-丙二胺合锰(Ⅱ)(4),以这些配合物为催化剂催化环氧化苯乙烯,讨论了配体结构、不同轴配体、pH值对催化环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分子价连接性指数的基础上 ,定义了分子中原子的价点价δyi 这一特征值 ,δyi=mi·Zi·(Zi-hi)·(8-Ni) hi 2ni [4·(Li+pi)·(ni-1 ) ].由δyi 建构的分子价连接性指数为nχy(n=0 ,1 ,2 ,… ) ,nχy=∑ (δi·δj·δk… ) -0 .5,其中 0阶指数为0 χy=∑ (δi) -0 .5,1阶指数为1χy=∑ (δiδj) -0 .5.将这种新的分子价连接性指数nχy 用于一些卤代芳烃定量结构—性能相关性(QSPR)研究 ,发现nχy 分别与卤代芳烃的水溶解度 -lgSw,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lgKow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都在 0 .95以上 .所建构的模型 (QSPR)相关系数高 ,稳定性好 ,预测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二种含二环己酮草酰二腙桥的新型双核镍配合物 [Ni2 ( BCO) ( phen) 4 ]( Cl O4 ) 4和 [Ni2 ( BCO) ( NO2 - phen) 4 ]( Cl O4 ) 4 ( BCO为二环己酮草酰二腙 ,phen为 1 ,1 0 -邻菲咯啉 ,NO2 - phen为 5-硝基 - 1 ,1 0 -邻菲咯啉 ) .通过元素分析、IR、UV- Vis光谱和摩尔电导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并推断了 Ni( )离子的配位环境 .初步进行的生物活性实验测定表明 ,桥联配体 BCO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且形成双核配合物后杀菌活性明显提高 .  相似文献   

15.
本文道了以三(3—胺基丙基)胺(trpn)在Cd(ClO_4)_2·6H_2O的存在下,与2,6—二甲醛基—4—溴苯酚(dbp)的钠盐发生[2+3]的希夫碱缩合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镉(Ⅱ)多氮穴合物[Cd_2L′] ClO_4。晶体结构表明:穴合物中苯环上的甲基被溴基取代后,成环的空间位阻减小,增强了配位原子的配位能力。使键长缩短并趋于相等,分子内对称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Cu_3Ti_4O_(12)样品,对其介电常数、电容、电阻及击穿电压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950℃和1 050℃烧结样品具有较高的转变温度(110~150K)和较高的介电常数(104);样品保温时间为6 h时,电容值达到最大为59.2 nF,电阻值最小为0.065 MΩ;在5~20 MPa压力范围,样品的电容值与压力关系呈线性关系.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aCu_3Ti_4O_(12),其直流电压与电流关系大致相同且击穿电压非常高.在同一电压下,电流与试样的厚度成反比.由此推断,CaCu_3Ti_4O_(12)的直流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能与材料的本身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COPD全球创意 (GOLD)诊断分级标准和我国现行的COPD诊断分级标准两者之间的差异 ,探讨GOLD诊断分级标准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 2 35例曾经疑诊或确诊为COPD患者的病史、吸烟史、临床诊断和肺通气功能 ,比较国内现行诊断分级标准和GOLD诊断分级标准两者在诊断效能、对患者覆盖范围及肺功能指标FEV1%Pre和FEV1/FVC界值合理性的差别。结果 :两种诊断分级标准的诊断效能表面上很接近 ,而实际上有显著的差别 (χ2 =131.5 4 6 ,P <0 .0 0 1) ;原因在于两者肺功能指标的界值不同 ,GOLD诊断标准早期发现 15例COPDⅠ期患者为国内现行标准所不能覆盖 ,而国内现行标准中也有 12例COPD患者实为限制性通气障碍 (其中 2例合并有阻塞性通气障碍 )。FEV1%Pre和FEV1/FVC的界值在国内现行标准中表现为相互矛盾 ,而GOLD标准比国内现行标准显得更为合理。结论 :(1)GOLD诊断分级标准和我国现行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不同 ;(2 )GOLD诊断分级标准比我国现行的诊断标准更适合我国的COPD诊断分级 ;(3)GOLD诊断分级标准比我国现行的诊断标准具有更好的客观性、早期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合成了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H2O[Mn(phen)3]2[SiW12O40],并探讨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9735(4)nm,b=1.8061(4)nm,c=2.5200(5)nm,α=90.00°,β=100.52(3)°,γ=90.00°,V=8.831(3)nm3,Z=4,R1=0.0562,wR2=0.1376.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三氯化铁、硫酸铁和尿素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得到了[Fe{OC(NH2)2}6]Cl3和[Fe{OC(NH2)2}6]2(SO4)3两种固体配合物.采用化学分析方法、IR、TG-DTA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热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中Fe(Ⅲ)与尿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配位原子为羰基氧原子,属于单齿配位,尿素的熔点有所升高且稳定性增加,是一种优良的长效氮肥.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Z[(-n)~(1/2)]的唯一分解问题,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当n≥3时,Z[(-n)~(1/2)]不是唯一分解环;当-2≤n≤2时,Z[(-n)~(1/2)]是唯一分解环,同时给出了Z[2~(1/2)]的可逆元等价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