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民族化     
一九六四年,在一股左倾思潮的冲击下,民族化这个理论被批判为“反对干部共产主义化和革命化”的“修正主义”理论。“文化大革命中”更是对它大张挞伐。从此,民族化成了民族理论中的一个禁区。 民族化果真是个“修正主义”理论吗? 在我国,最早提出民族化理论的,是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本总结》(简称《总结》),这个《总结》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批准。后来在其它一些文件中和实际工作中,民族化都得到了肯定和贯彻。  相似文献   

2.
关于《水浒传》内涵的几个问题●苗正民许小平丁可一、从《水浒传》研究概况所想到的在我国古典名著中,《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人们对它的评论是最为复杂了。人们已经公认,《水浒传》是集“水浒故事”而成的,“水浒故事”是由说书人创作并不断加工润色过的。《水浒传》...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民族化问题,我国从30年代起,探讨、论争此起彼伏,一直不断。近年来,又成了热门的话题。这正是民族化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所使然。本文把民族化问题与壮族文学的发展结合起来谈,算是借题发挥吧! 一“民族化”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是由于出现了两篇篇幅虽不长但立论针锋相对的文章:一篇是(《民族化:一个防御性的口号》(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作者陈越),另一篇是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话剧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缪斯之子。从这种在西方民族环境中诞生的戏剧形式“输入”之日起,民族化就作为一种探索与追求的目标,困扰和激动着许多中国话剧运动的有志之士。在这些。前驱中,阳翰笙是继田汉、欧阳予倩、洪深等人之后,在剧作方面成绩斐然的一位。阳翰笙在话剧民族化方面的探索,主要是在抗战时期进行的。他的八部剧作中,有七部(《前夜》、《李秀成之死》、《塞上风云》、《天国春秋》、《草莽英雄》、《两面人》、《槿花之歌》)写于一九三六年冬至一九四三年冬。这七部剧作,无论就内容还是就形式而言,都应当看作是一个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的艺术整体,它们以各自独具个性的姿色共同呈现出一种民族化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俗文化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油画创作,集中出现了一批以表现我国民间风俗为绘画对象及内容的极有影响的油画作品,中国油画家在以西方造型体系为主的油画创作的观念和方法中,融汇进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学理念,使中国油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用油画这种来自西方的绘画艺术形式表现中国本土文化中的优秀民俗文化,无疑是一种体现油画本土化的重要创作道路.而且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显得尤为重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船山学刊》2009,(3):F0003-F0003
湖南长沙人,从事艺术创作工作达三十多年,本人擅长油画、水粉、雕塑。名字已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家》、近年来创作多幅具有湖南风情的油画风景,深受各界人士好评。其中作品:《村落边的小溪》编人《中国风景油画》大型画册,并人选《中国风景油画展》,该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中予以报道。多幅作品曾先后在各种展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7.
张长弓同志的长篇小说《漠南魂》(《北国》三部曲之一)发表之后,已见有评介文章,对这部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的确,这部作品表明了作者创作的新长足,是作者多年来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关于这部作品的具体评价,本文不想赘述,而是想以它作为一个引子和佐证,来探讨一下有关文艺民族化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看来,这部作品的创作经验,对探讨文艺民族化问题是颇有启示的,它有助于我们辨明一些有争论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水浒》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绘画美。把绘画艺术的一些法则运用到文学创作中,读者从中感受到绘画的浮雕的立体美感和形象的可视感,是《水浒》艺术成功的一个因素。《水浒》的作者是用绘画的要求来对待自己的创作的,他说这些英雄“虽然不上凌烟阁,只此堪描入画图”(第十四回),因此《水浒》在总体结构上,具有连续出现一幅幅画面,而又具有动态的特点,能够给人以“彼此相生而相应,浓淡相间而相成,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的图画美。它为其他艺术门类如雕塑、绘画、戏剧对《水浒》的“再创造”与“转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数百年来,产生了那么多“水浒戏”、“水浒画”,这不能不说同《水浒》本身所包含的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画论、构图、色彩、技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红楼梦》与绘画艺术的关系,指出《红楼梦》中表现出的绘画美学思想亦为作者创作整部书的艺术理论基础。文章充分肯定了这种融诗情画意于创作之中的“小说叙述方式”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曾经从《文学评论》、《文艺报》、《新华文摘》等重要报刊上,陆续读到杨曾宪关于艺术的民族化、现代化问题的系列文章。它们以富有个性的精辟见解和大胆而严谨的创新精神,引起了理论界同人的一致好评。现在,曾宪的一部系统论述中国艺术民族化现代化问题的专著——《面临危机的选  相似文献   

11.
对印象派必须正确评价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继写实派(或译“现实主义”)之后,法国绘画中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流派;从一八七四年开始,人们把它叫做“印象派”。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美术史中有重要的位置,对世界美术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尤其在油画技法上贡献很大),我们本来应该对它做出比较正确合理的评价,以便有利于艺术理论和艺术  相似文献   

12.
耶拉是我区达斡尔族画家和书法家。一九二五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吉林师范大学绘画系毕业。 解放以后,耶拉同志入内蒙古军大学习。五五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在当时苏联专家指导下的舞台美术训练班学习了两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舞台美术和绘画创作。 他于一九五五年开始发表作品。一九五六年,他为《我们都是哨兵》一戏所作的舞台设计,获得全国舞美一等奖,独舞《雁舞》的舞美设计获内蒙古自治区歌舞会演一等奖。油画《开向新工地》和《嫩江远眺》分别参加一九七四年、一九八○年的全国美展,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耶拉同志的其它美术作品也曾被《人民中国》《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许多刊物登载。  相似文献   

13.
寻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关乎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全局性大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问题。而文艺的民族化,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在“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运动史上,曾经几次引起整个文艺界以至于党的关注和反复探讨。它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但是,它却是一个同文艺的生命一样长久,又同文艺的生命一样新鲜的问题。在文艺的新时期,所以又重新提起它,是因为文艺面对着新的情况:即一方面在创作上积累了民族化的新经验,显示了新的发展;一方面有不少人,特别是一些文学新人,对文艺民族化的内涵和意义不甚了解甚至有不同程度地轻视和忽视。在理论上正确阐明并在创作实践中体现文艺的民族化,成了发展新时期文艺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著名画家刘宇一教授创作的巨型油画《女娲之歌》,不久前在香港创下880万港元售价的新纪录。 油画的买主是香港商人陈建文。本身是一间钢铁公司主席的陈建文,打算将这幅属“冠军级”的中国当  相似文献   

15.
<正>高校油画教学是针对高校美术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对于油画的认识、欣赏与创作能力。在20世纪,由于受多种外部原因的影响,高校油画教学少之又少。作为艺术培养的重要课程,高校油画教学在当今中国所受到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戴士和的专著《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紧密结合当前高校油画教学的发展状况与变革情形,从不同层面对写意油画教学进行了剖析,回答了油画与艺术、教学与成长等写意油画教学中容易遇上的问题,使人对写意油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6.
“钗黛合一”是《红楼梦》研究中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长期以来 ,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仅限于列举钗黛的不同和断定“钗黛合一”的不可能 ,从而中止了对其作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探讨。笔者认为 ,从作品的情节发展、审美意义、象征意义、林黛玉性格的变化、薛林的关系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看 ,“钗黛合一”不但有很大的现实可能性 ,而且恰是符合曹雪芹的创作初衷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文艺民族化问题又引起了文坛上的争沦,出现了不同的观点.这些理论观点,涉及到文艺民族化的概念与实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重新否定文艺民族化,造成了理论的倒退和混乱.应当承认,文艺民族化的理沦探讨,是文艺理论领域里研究为一个薄弱的环节.众所周知,文艺民族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带有根本的、全局性质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以下简称为《谈话》,没有注出的引文均属《谈话》)在这个问题上,既提出了若干基本的理论原则,又作过相当深刻的理沦分析,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关于文艺民族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文献.今天重读《谈话》,对文艺民族化问题有新的认识,突出的一点,文艺民族化;一个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乡土情结”一个奇特的“鲁迅现象”:鲁迅,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主将,大都市里生活、创作、战斗的文学大师,其小说创作,竟主要描写农村.《故乡》、《风波》、《孔乙己》、《杜戏》、《祝福》、《阿Q正传》、《明天》……它们不仅数量大,而且是鲁迅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诗人郭小川的整个创作历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就是诗人对于诗歌体式的探求与试验。诗人曾经告诫别人“不要固定于一种形式,要作多种尝试。”从诗人自己对于新诗体式的探求来看,正是在不断实践着这一创作主张,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诗歌的形式是由诸多因素构成,它包括诗歌的结构、语言、韵律等多种方面,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要有“三美” 即“音乐美”、“绘画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化:作为过程的界说皖人长期以来,关于电影民族化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要说研究和总结电影民族化的艺术规律,就连“民族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还说不清。《电影艺术》曾发表晓肖的一篇文章:《旁观席上的插言》,归纳了有关民族化的种种界说,然后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