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他著的《汉书》里编写了“艺文”一志,虽是依据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编的《七略》,但它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书籍目录。《七略》早佚失,所以,我们要研究《七略》离不开它,研究我国古代目录的结构离不开它,研究我国古代学术源流同样也离不开它。一千八  相似文献   

2.
《汉书·艺文志》的编撰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艺文志》(下称《汉志》)系依据《七略》改编而成,且有所创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书目。它的产生,开创了利用官修书目在正史中编撰“艺文志”的先例。对于这类书目,郭沫若有中肯的评价,指出:“历代史书多有‘艺文志’,虽仅具目录,据  相似文献   

3.
从经部角度比较《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三部目录从六艺略发展到经部,经部从无到有,经部分类的调整及类目的增加使尊经为旨的书志体学术史得以确立并获得发展。易、书、诗三类的书目传承与书目的净化和细化,透露古文经学重兴的消息。同时,尊经崇实的精神贯穿三部目录始终并持续发展。礼、春秋、论语类的书目细化及入目分歧,既是目录学发展明晰化的反映,也与经学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汉书·艺文志》(下称《汉志》)系依据《七略》改编而成,且有所创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书目。它的产生,开创了利用官修书目在正史中编撰“艺文志”的先例。对于这类书目,郭沫若有中肯的评价,指出:“历代史书多有‘艺文志’,虽仅具目录,据此也可考察当时的文化发展情况之一斑”。①就《汉志》的编撰思想和内容特点作一探讨,对于总结中国目录学的遗产与传统,更好地发挥史志书目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古典目录中看中国传统知识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是知识的载体.要了解传统知识结构的演变,就必须了解古代文献,而我国的古籍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遍览,只有通过揭示与报导古代文献的古典目录来了解古代文献的概貌.古典目录始于汉代,到清代为止,最有代表性的古典目录顺次有四部,它们是汉代刘歆编辑的《七略》、唐长孙无忌等撰的《隋书·经籍志》,宋代郑樵的《通志·艺文略》和清朝永瑢等著的《四库全书总目》.书中都按一定的次序和详略记录了大量的书目,通过它们的类目比较,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类目的变化情况(类目比较表附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古代文学目录发展史的角度,论述唐宋文学目录继汉魏六朝之后发生的变化:《隋志》“集部”的正式确立,官、私书目中文学类目的进展,乐府解题与诗文系年目录的兴起,《通志·艺文略》“文类”的产生。进而阐明了唐宋文学目录的成就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每一时代的政治思想潮流和学术风气特征,对当时目录书的编纂,都有一定的影响,因而目录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种潮流和特征,起到“辨章学术,考竟源流”的作用。从两汉至隋八百多年中,史学大有发展,而目录书中“史部书”一类亦即由《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中的“春秋类”下脱出,经魏郑默《中经》,西晋荀勗《中经新簿》、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一直到唐初《隋书·经籍志》,终于逐步独立成“经、史、子、  相似文献   

8.
两汉魏晋南北朝是古代文学目录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刘歆《七略》设立《诗赋略》,首创文学目录;晋宋“文章志”兴盛,标志文学专科目录的产生;阮孝绪《文集录》分别集、总集等子目著录文学文献,开启古代文学目录的主要形式“集部”,在目录学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目录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9.
《千顷堂书目》是黄虞稷以自家藏书为基础编撰而成的明代经籍目录,是《明史·艺文志》编纂所据之蓝本。《千顷堂书目》内容中有诸多“缺姓名”“缺”“中阙”“阙”,尤其是卷六至卷八史部地理类之方志目录,多达五十四处,内容涉及人名、书名、卷帙等,现考补出其中十九处缺文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从集部角度比较《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三部目录从诗赋略到集部的嬗变,既是文学观念逐步明晰的过程,也是目录学对文学客观认识的演进过程。从屈原赋之属到楚辞类,楚辞逐步走向经典。别集类的立类及书目传承一方面展示出作家主体地位逐步凸显,另一方面也反映文学正统观念的加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评介性论文。文章简介了《汉书·艺文志》成书的过程。说明先由刘向校书编为《别录》,刘歆在《别录》基础上编为《七略》,班固再将《七略》稍加增删而成《艺文志》。文章主要考订了班固增删调整的情况。后一部分简述了《艺文志》的内容,并说明这部书目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图书目录,而且提供了第一部图书目录分类法,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在其名著《校雠通义》中,归纳出目录学有两大功用,一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二是“即类求书,因书究学”。故此,优秀的目录学著作被历代认为是治学之门径,刘氏父子《别录》、《七略》,为我国目录学开山之作,龚自珍曾谓:“微夫刘子政氏之目录,吾其如长夜乎?”(《六经正名》)又晚清张之洞所著《书目答问》亦为著名的目录书,范希曾称:“书成以来,翻印重雕不下数十余次。承学之士视为津筏。故目录之学,沾溉后人,厥功至伟。喻剑庚君主编的《两刻豫章丛书题记》(以下简称《题记》),为江西先贤陶福履、胡思敬二氏所刻《豫章丛书》,凡129种书…  相似文献   

13.
刘歆父子《七略》中的《诗赋略》 ,首创文学目录 ;曹植个人的文集篇目 ,开启了文学创作专门目录 ;晋宋“文章志”的兴盛是文学专科目录发展的主要代表 ;阮孝绪《文集录》之称 ,是古代文学目录“集部”的开始。这些都为文学目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并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目录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4.
杨士奇与《文渊阁书目》戴长江《文渊阁书目》是目前我国完整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国家书目,由明杨士奇等人于1441年编撰而成。自《隋书·经籍志》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后,《文渊阁书目》是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官修目录中唯一一部不遵四部之法的目录。它著录内容丰...  相似文献   

15.
汉唐时期,史书数量和门类增多,史学范围逐步拓展,图书分类问题就凸显出来。史部成为独立的部类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从汉代的《别录》、《七略》到魏晋的《中经新簿》、《晋元帝四部书目》,从南朝的《七志》、《七录》到唐代的《隋书·经籍志》,史部逐步从其他图书门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类。这反映了史部书目在目录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重视,体现出史学地位不断得到提高的趋势。文章试图从对汉唐目录学经典著作的阐述,分析这一时期史学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16.
试论《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存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目录自刘向、刘敬撰《别录》和《七略》始,就逐步形成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到了18世纪清乾隆帝敕修《四库全书总目》时,把目录的政治性放到首位,极功近利,力求《四库全书总目》为其树立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为其消灭反清的民族思想和为其推行文化教育政策服务,别出心裁地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建立了“存目”,把我国大批古藉列入另册,使我国古籍的损失超过历史上“祖龙”、“萧绎”、“隋场”、“安史”等历次坟著损失的大厄。《四库全书》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一四十八年(1783)官修的大型丛…  相似文献   

17.
目前,方志遗产已被各行各业重视和利用,而掌握这份遗产的钥匙就是方志目录。它是方志学与目录学的边缘学科,有别于综合目录的专科目录,是为研究、整理和利用方志的人们摸清情况而提供的指南。本文拟从七方面简略述评方志目录的成果。 一、综合性书目中之简明方志目录 从秦汉至清代方志的名称、编纂者、卷数等,在史志目录如《隋书》、《旧唐书》、《新唐  相似文献   

18.
论《国史经籍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国史经籍志》是中国目录学史上有影响的一部书目,历来论者评价不一,褒贬悬殊较大。文章分析了《国史经籍志》的编撰背景和过程,认为其类例和著录在继承借鉴《通志艺文略》的基础上,也有较多的变通和创新:类例上,两者体系有别,子目增删调整较多;著录上,两者著录内容和图书归类多有不同。《国史经籍志》类例详悉,反映了古今著述源流和学术变迁,颇便查检。该目继承了古代书目类分图书方法的优良传统,并较好地处理了同类书的排序问题,它多彩的注释方法和丰富的注释内容,具有一定特色。《国史经籍志》之失在于著录草率、体例丛杂和类目繁琐  相似文献   

19.
《新编天一阁书目》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的藏书楼.其创建者明代范钦主要致力于收集当代的著作和文献,形成了天一阁以收藏明代地方志、科举录为主的特色.天一阁藏书目录的编制,从范钦时代开始,其后不断有新编出现.这些书目,记载着天一阁盛衰变化的历史.骆兆平编著的《新编天一阁书目》,是建国后第一本公开出版的天一阁藏书目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天一阁藏书的现状和历史,著录谨严精到,信实可靠,具有学术性。  相似文献   

20.
今人张涤华《类书流别·存佚篇》著录了《彭氏类编杂说》一书①,庄芳荣《中国类书总目初稿·书名著者索引篇》因之②。《彭氏类编杂说》六卷,明彭好古辑。此书最先著录在《千顷堂书目》子部类书类,“彭好古《彭氏类编杂说》,六卷”③。《明史·艺文志》本于此④。然而有清一代重要的目录书,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