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立群 《社区》2009,(20):18-19
当公众眼中的一些企业家明星突然“形象崩溃”的时候,我们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两千多年前的范蠡——从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成功转型为一代商圣.再到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慈善家。范蠡跌宕起伏的一生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激流勇退的人生智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向来是中国最佳励志故事。这是一段中国人无比熟悉的往事。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有一个异常关键的人物——范蠡。范蠡与文种相偕入越,被越王勾践用为谋臣.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史记》的《越王勾践世家》和《货殖列传》在《国语·越语》的基础上对范蠡有了更全面的记载,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范蠡形象,成为历代文人了解范蠡其人其事的重要途径。诗人们也纷纷有感而发,创作了许多以范蠡为创作主体的咏史诗。以唐宋两代诗人歌颂范蠡的咏史诗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这些诗歌对范蠡建立功业的称赞,对其功成身退的向往等,探讨唐宋诗人对范蠡形象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3.
范蠡,春秋末期大政治家。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提出了一些切中时弊的经济主张,使一个弱小的越国,成就霸业。 勾践羁吴返国后,“欲行一切之变,以复吴仇”,便立即找范蠡问策。 扶越削吴是范蠡的夙愿。早在沦为亡国之臣、陪勾践在吴为奴期间,他就暗自筹划过治越之术。范蠡陈述了早以酝酿成熟的治越设想;在经济上实行保民政策,奖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他认为:民以食为天,  相似文献   

4.
<正> 春秋末年,曾在临猗牛杜公社太范村居住过的陶朱公范蠡,不但是大政治家,而且是个重视预测市场信息的大富商、经营家。据史籍记载,越为吴所败后,越王勾践起用范蠡、计然。计然,乃范蠡之师。曾制定了助越灭吴的计策,所谓“计然之策”。主要是农业丰歉循环论、平籴论、积著之理等。范蠡对“计然之策”推崇备至。他认为强盛时应戒骄,衰弱时要争取有利时机,创  相似文献   

5.
浅谈商业宗师子贡的经营之道程美秀旧时,商人们往往称道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陶朱事业,端木生涯,”有些附庸风雅的商人在自己的商店门口,还常用“生涯宗子贡,贸易效陶未”作春联.将子贡、范蠡作为祖师爷来敬仰。陶朱即是春秋末期助越王勾践灭吴的范蠡,灭吴后出游齐...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7,(8):22-25
伍子胥遗恨终生 伍子胥为报父仇的忠肝义胆、为酬吴恩的文韬武略的确可敬可佩。但是,他对夫差的“愚忠”却留下一生遗恨。清人韩荚曾就此事将伍子胥与范蠡进行对比.“吴有伍员,越有范蠡,两臣均忠于谋国者,但夫差与勾践有听与不听之异耳,然伍员不免于鸱夷,而范蠡得霸越以扁舟五湖志,岂不谓智哉!”伍员与范蠡二人均为经济之才,用之即能富国强兵。越王勾践任用范蠡,在国破家亡的逆境下而能东山再起。吴王夫差不用伍员,以致国灭身亡。这是君主因为不能任贤使能所致。而从为臣之道来说,伍子胥则不如范蠡聪明。范蠡看透勾践之为人后,即急流勇退、隐姓埋名,逍遥于江湖。  相似文献   

7.
范蠡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他深谋远计,含垢忍辱,使越免会稽之危,以亡为存;他抚民保教,守时待机,使越得积聚富国,由弱变强;他抓住时机,决不贻患,使越终灭吴报仇,号称霸王;他深于世故,功成身退,灭吴后竟抛妻别子,离越他去。范蠡在政治上,在为人处世上对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范蠡为越王勾践谋臣20年,功成身退,隐居于齐。再战商界,赀累巨万。范蠡思想体系的精髓可概括为:守时,把握事物发展的最佳时机;与人,准确地把握利用敌人方面人与事的变化;节事,改革调整治国方略,有步骤地实现富国强民  相似文献   

9.
范蠡所居陶地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他辅助越王勾践复兴越国后,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于是浮海出齐,认为陶地为“天下之中”,于是定居陶地,为陶朱公。今有学者提出“范蠡最后的归宿是肥城陶山”①。笔者不敢苟同此说,认为范蠡所居陶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境。一陶为曹叔振铎的封国国都范蠡所居陶地是西周时期曹叔振铎封国的国都。《后汉书·郡国志》云:“定陶本曹国。”《史记·曹世家》载:“曹叔振择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曹,《集解》引宋忠曰:“济阴定陶县。”陶,即曹叔振铎的封国曹国的领地。清人雷学淇《竹书…  相似文献   

10.
越国在春秋晚期曾经攻灭吴国,一度称霸中原,在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颇有影响的国家。关于越国的社会性质,目前史学界意见还很分歧。本文拟从越王勾践的社会改革下笔,结合学术界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试作探索。 (一)越王勾践的社会改革是越国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公元前494年,勾践在夫椒(今江苏吴县太湖中)为夫差所败,越国沦为吴国的属国,勾践亲率妻子、范蠡等人入质于吴三年之久。但是勾践并不甘心于失败,他在回国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08,(3):F0002
著名作家茅盾、郁达夫、章克标、金庸就读过的历史名校嘉兴一中校园,有一条散发着浓郁文化意蕴的范蠡湖。传说春秋末期,协助越王灭吴后,范蠡携同西施退隐,住在这个湖边。每天早上,西施梳洗后,将脂水倾倒在湖中,湖中的螺蛳吃了那脂水,日久天长就成了五彩螺。  相似文献   

12.
骆玉明 《社区》2012,(17):38-38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中国古代第一份“富豪榜”。“太史公富豪榜”上最早出现的两位。是了不得的名人。一是范蠡,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灭吴之后,因为还有许多智谋未能用尽。于是乘扁舟浮游江湖,改名换姓,经商聚财,至千金辄散去,世号陶朱公。后人又编故事把大美女西施配给他做伴,那可是风流倜傥,人生到此无憾矣!  相似文献   

13.
范蠡(约前534——约前454),字少伯,出生于春秋末年楚国宛之三户(今河南内乡西南)一个贫寒的布衣之家。他青年时到越国,受越王勾践信用,成为主要谋臣和上将军。在越将亡国的危急关头,他苦心戮力,深谋远虑,和勾践、文种等人精诚合作,领导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化险为夷,转弱为强,于公元前473年消灭了吴国,进而称霸诸侯。尔后,范弃官浮海,适齐之陶(今山东定陶),事农经商,卒死于陶。著有《计然》(从蔡谟说,计然为范蠡所著书篇名,非人名)等,约在唐以后佚去。《国语·越语下》保存了范与勾践谋略  相似文献   

14.
一.佛教未传入之前肖像雕塑的乏匮中国古代的肖像雕塑,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兴盛的。在这之前,肖像雕塑只是偶有造作。史籍所载可信者似只有越王勾践为良臣范蠡所铸的铜肖像一例,更无其他肖像雕塑实物遗存。在古代,肖像雕塑的制作应该说和宗教偶像或神像的制作密切相关。如古埃及、古希腊很早就开始了肖像雕塑的兴盛期。古埃及历代王朝均雕刻法老肖像,而法老像的造作实则出自对法老神化的观念。古埃及自上下  相似文献   

15.
鲁迅故乡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曾出现过许多乡贤志士,如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谋士范蠡和文种、东汉杰出的水利学家马臻、晋代大书法家壬羲之、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明代大书画家徐渭、小品文学家张岱、富有民族气节的画家陈洪绶、清代反帝名将葛云飞等等,正如鲁迅所说,真是“海岳精液,善生俊异,后先络驿,展其殊才”①。历代杰出人物的出现,不但光耀了史册,而且给后代绍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江陵县继发掘越王勾践剑、越王州勾剑、越王盲姑剑后,最近,在江陵郢都北郊又发掘一把越王者旨于剑,又名越王鹿郢剑。  相似文献   

17.
明清“士商相混”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士人从商,商人入仕,绝非肇于明清。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乃治产积居,……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孔子的弟子子贡“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史记·货殖列传》);宋代,一般地主、殷富农民及工商子弟也能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但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则出现于明中叶至清前期间。士商相混是明清之际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炮”和“孢”、“礮”原先是有区分的,并不能互相通用。《诗经·小雅·瓠叶》诗说:“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史记》卷3《殷本经》载商纣王“有炮烙之法”,是当时的一种酷刑。炮之原意大致上与火有关,是指在火上烧烤之类。砲是作为人力抛石机,或作礮。 在战争中使用人力抛石机,始于何时,已难于作确切的查考。《汉书》卷70《甘延寿传》注引《范蠡兵法》说:“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资治通鉴》卷63胡注转引此段文字,作“行三百步”。范蠡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谋臣,后成为经商致富而著称的  相似文献   

19.
徐文怡  武强 《南都学坛》2005,25(5):40-41
范蠡作为中国甚或世界的第一代儒商,其经商之道为后人所推崇,从两个方面给现代商界提供了启示:一是范蠡成功的客观背景和主观条件;二是范蠡的经商之道。  相似文献   

20.
论陈子昂     
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陈子昂是唐代诗坛的第一面丰碑。元好问有诗云:“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意思是说,陈子昂在唐初诗坛的作用,象帮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的范蠡那样,荡涤污垢,力挽狂澜,功不可没。在反现实主义的文学潮流泛滥文坛的时候,陈子昂能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精神确实可贵。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探索。近年来,有些文学史论著,把陈子昂封为法家诗人,把他拴在武则天的裙带上,对此,也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