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就是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作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写文章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2.
“冰冻三尽非一口之寒”,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兴趣的激发,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有滴水穿石的毅力,教师细致入微地指导。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有序训练与随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从生活中选材,到生活中运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让训练“顺生活而生,应生活而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是不言而喻,针对作文教学的意见、指导性文章非常多,里面的见解众说纷纭。有的说主题写得有深度是最主要的;有的说内容写得充实是最主要的;有的说语言写得有文采也是很重要的;有的说写好文章贵在创新,要写得新颖,要写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听到初中生这样嘀咕:“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学生难就难在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怎能写…优美的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然妙笔生花。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十分注重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否则学生的写作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什么?就小学生而言,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要写作文首先就要有可写的内容。但现在学生在作文时,常因没东西写而愁眉苦脸,就是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生活,或者说他们在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6.
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为写什么而举棋不定吗?其实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平时的时候去注意、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去热爱、去体验周围的事物,就能写出感情色彩浓烈的文章打动别人。同学们,不妨从以下角度寻找写作的“活水”: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不强,这与我们长期不遵循作文教学规律有关,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评价标准单一,轻视人文素养的渗透,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思维等。要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重视写作个性的培养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教学主体,营造宽松的写作环境;走进生活,培养独特感受;教会学生养成多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学做一件事情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好比开车。第一个阶段是车开人,当你不会开车、刚刚学车的时候,车对于你来言是个庞大的异在之物,是异于你的存在的陌生之他者,所以这个时候,表面上是你开车,实际上是什么?是车开你,是车在控制着你的每一根神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叶圣陶先生曾经打了个比方:“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只要用心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想象生活,便会发掘出这一永不枯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写作思维就是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写作思维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写什么’和‘怎么写’。前者是写作立意的思维……后者便是写作结构的思维。”“立意思维的任务是在某种生活现象中或给定的写作材料中,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本质就是所谓的‘立意’,或称‘中心’、‘主题’等等。结构思维的任务就是将内容(主题、立意)化为形式(文本、结构、篇章),它包含材料积聚(组织)、结构谋篇、语句组织(表达)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可见,写作思维训练最重要的就是“立意思维”和“结构思维”的训练.其中.“结构思维”训练包括材料组织、结构谋篇和语言表达的训练。而写作思维训练是很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写作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思维活动.如何让写作思维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依托优秀文本,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没有积累,思维会枯竭,凝滞,写作思维训练就成为“空中楼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1.
毛女传说是“毛人”传闻的一个分支。魏晋服食求仙之风渗入到毛人传闻的“归因”中 ,早期道教信仰对于先唐该母题倾向起了决定性建构作用。唐代后 ,母题明显地以毛女回到尘世后的遭遇 ,否定其回归尘世的选择 ,显示出传播者对于超世追求的企慕。清人笔下这类系列性老故事 ,叙述重点则转向了毛女是如何由凡至仙 ,而又由仙归凡的。  相似文献   

12.
生命在当下的时代,已经越来越变成固步自封、束缚创造的惯性模式和价值预设。这尤其在德勒兹式的生命主义那里达到极致。对德勒兹主义进行批判性反思,既要基于技术与生命彼此纠葛的悖谬现实,又要回归其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从"内在生命"到"欲望-机器",观念论和生命论之间看似牢不可破的内在联结却日渐解体,生命亦最终脱离了哲学的掌控,陷入"一切生命皆技术-生命"的困境。梅亚苏的思辨实在论和埃斯波西托的免疫逻辑或许启示出另一种生命论的路向,重新探索对生命说"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七月诗派是一个与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同步前进的诗歌流派,不但创作了大量的史诗般的作品,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睿智的诗学主张.七月诗派认为现实生活对诗歌创作具有决定作用,肯定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同时又强调诗人不应仅仅停留在生活表面,而应深入生活内部,感受、把握、拥有生活,过滤生活中的艺术美质,这样才能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的,而无产阶级专政是科学社会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目的也就是要否定和取消无产阶级专政。我们之所以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这是由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非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初级阶段,而是仍然处在马克思和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的阶段取消无产阶级专政无异于自取灭亡。民主社会主义就是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西美尔面对现代文化的危机,试图用审美救赎的方式使人们回归到本真意义的生命中去。这种将个体性的审美上升到普遍性,以试图达到整体性的绝对的路径正是康德和谢林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经典路数。同时,在面对注重个体生命性的现代审美主义时,西美尔仍然坚持对于一致目标的追求,他从康德对于崇高的理论中获得启发,提出了审美距离的概念,使人们避免物化的沉沦,重新回到个人的内心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西美尔保证了整体性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身体作为客观存在的“有形之物”,作为人生在世的基础之维,是庄子论道不可忽略的一环。虽然庄子关于身体的言说根本指向不是身体,而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即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道”,然而无意之间他却回答了关于“身体从哪里来?”、“身体是否重要?”、“如何对待身体?”、“身体何为?”等基本问题。传统研究认为庄子“轻身而重心”、“忘形而存道”,殊不知庄子在中国文化发端之初就深刻领悟了身体对于自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近年来,生命教育在国内悄然兴起并有勃发之势。开展生命教育是教育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日益多元分化和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从社会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和文化娱乐新闻等方面,为都市报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报道题材,促使都市报的新闻来源市场不断形成与成熟,这是近年来都市报得以横空出世并笑傲江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我从悖论与改错思维法的角度 ,得到一个与歌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类似的结论 :“任何形式化、公理化的理论 ,均无法摆脱科学理论上的错误”。它属存在性定理。从古代、现代、新真空观三个事例说明 ,一些重要科学理论的形成、改错与发展 ,与形式公理化方法不相关。这也说明 ,不宜过于强调“形式化、公理化”方法。———这将为科学创新 ,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2008,(5):84-86
志愿者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在越来越多的人争相参与的同时,我们应该冷静下来,从利益经济学的角度,想想志愿者给予个人有哪些“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