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游戏是以互联网作为平台的在线游戏。早期在线游戏,需要游戏运营商设置服务器和玩家终端处理,通过安装游戏客户端软件才能实现。发展至今,以网页形式的网络游戏发展迅速,以其简单的登陆网页形式,直接进入游戏中,从而为玩家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娱乐方式,渐成为在线游戏的主流。本文所谈的中国原创游戏主要指网络游戏,既包括先前的客户端性质的大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平台游戏,也包括以网页形式为平台的网页游戏,还有社交游戏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交网站的流行,一种以在社交网站中开展的社交游戏颇受社会追捧,形成一种独立于其他网络游戏的新类型。总之,本文所要谈论的游戏主要指在网络平台上的各种类型游戏。  相似文献   

2.
网络游戏是很多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而在这些技术当中,游戏引擎技术可谓重中之重,它是整个游戏产业的核心技术。因此,网络游戏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游戏引擎,否则我们很难将游戏产业做大做强做好。  相似文献   

3.
以网络时代儿童游戏的新环境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游戏对儿童及其游戏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4.
赵辉 《现代交际》2010,(4):218-218
教育游戏已经不是新事物,教育游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飞速发展的网络游戏对教育游戏也是一种很强的冲击,教育游戏要怎样应用到教学?本文对教育游戏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5.
蒋敏敏 《职业》2011,(15):94-95
斗鸡、打陀螺、摔泥炮、踢石子、丢手绢……这些游戏曾经陪伴着我们的童年,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些被视为“草根”游戏或“弄堂”游戏的民间体育游戏渐渐游离干我们的生活之外,更是绝缘于现在的孩子。他们整天被学业包围。在课余时间,除了电视、电脑、网络游戏之外,不知道还可以玩些什么游戏,体质下降、性格孤僻成了他们的通病。这些状况的出现,无论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学生的情趣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彩态。体育游戏与网络游戏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一种真实的游戏,具有很强的健身功能,对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达到与现实世界的良好对接。网络游戏只彰显出娱乐功能,容易导致青少年沉迷于其中,对身体健康容易造成伤害,在虚拟世界里体验到的东西在和现实社会生活对接时,经常发生冲突,甚至酿成悲剧。文中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旨在提高青少年的游戏分辨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享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正76岁的曹雪梅奶奶最近玩直播火了。跟别人直播唱歌、跳舞、唱京剧不同,她直播幸福。因为老伴崔兴礼患有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症,她把直播当成陪伴和帮助老伴康复的方式。离家出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频繁出走。崔兴礼就走丢过一次。2015年秋季,崔兴礼在客厅看电视,曹雪梅在房间里写  相似文献   

8.
说起“电视互动游戏”,可能某些人不清楚指的是什么,可是如果说“发短信,中大奖”,估计大家就都明白了:就是在两集电视剧间常能看到的“唐伯虎点秋香”、“格格找皇阿玛”之类的游戏,据说只要写答案发短信给SP商,就有机会获得主办方承诺的手机、电脑、MP3、话费等奖品,可谓投资少回报高,参与的人多,节目也大都十分火爆。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是青少年主体性实践的重要领域。网络暴力游戏通过娱乐化、暴力合理化、低成本快速成功化以及游戏意识内化等策略消解青少年的主体性,阻碍了青少年的主体性发展。破解这一难题要从教育引导入手,通过游戏教育、思政教育和生活教育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的主体性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熔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于网络游戏之中,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网游产品,改善网游产业生态,优化青少年的娱乐环境。  相似文献   

10.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而网络暴力游戏的盛行,对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接触网络暴力游戏时间的增长,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赞成度会有所提高,也更易产生暴力情绪,同时考察了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涵化效应,即曲解暴力符号、宣泄权力欲望,以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认同。同时分析了网络暴力游戏的盛行原因、传播现状和发展趋势,解析了网络暴力游戏涵化青少年的传播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重大新闻、突发新闻的直播报道是电视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也是电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持领先的重要手段。电视对重大新闻题材采取同步直播的方式加以报道,代表了即时传播的发展方向。央视新闻频道改革不断强调对重大新闻的直播报道,逐步实现"直播常态化",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和不可预知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地震属于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在地震灾难发生后科学地进行直播报道有利于民众更好地了解灾情和规避伤害。从央视近年来关于芦山地震和日本大地震两场重大灾难的报道来看,反应迅速,手段丰富,很好地发挥了媒介功能。本文尝试通过对比分析央视新闻频道对芦山地震和日本大地震报道的异同,总结央视重大突发事件直播报道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游戏产业的兴起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和潜在的发展,而且还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广大的消费需求。因此,加快游戏产业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网络游戏成了游戏行业的主流,三维制作的游戏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3ds Max中材质指的是给对象建模之后在模型的表面覆盖颜色或者图片的过程称为贴图。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的潮流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跨文化交际也应运而生。翻译作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文本背景呈现出不同的翻译文本特征。在现有的网络、手机等快捷传播媒介的刺激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翻译文本的目标已不仅限于书籍、报刊,相比之下,影视、歌曲、游戏的翻译也成为主要方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4.22亿。在这惊人的数据背后,中国游戏市场引进的网络游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受欢迎程度上都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此外,这些引进的游戏都需要翻译过后才能在国内市场上运营。因此,游戏的翻译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游戏翻译研究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本文在整理部分游戏翻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游戏翻译时一般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从游戏中的人名、地名、人物技能、台词来分析其翻译特色,并总结游戏翻译需要注重哪些技巧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电脑、手机等产业的兴起,推动了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用户研究报告,我国游戏消费最大群体年龄段是23—25岁,而大学生则是游戏消费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合肥某高校学生进行关于游戏消费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学生表现出对游戏的喜爱,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进行游戏消费,但大学生中游戏消费者仍不在少数,这有必要引起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打网游还能学习?不可能!"相信这是大多数人看到这个题目后的第一反应.当前,许多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家长大多"谈网游色变",认为网络游戏是使无数沉迷于其中的青少年放弃学业、挥霍青春的罪魁祸首.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也时常为那些热衷于游戏而耽误业绩、荒废工作的员工感到头痛.一时之间,网络游戏似乎成了除游戏公司和玩家之外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相似文献   

16.
并非每位主持人者B有在海拔5150米主持直播的机会。李小萌早就为赢得这样的机会做好了准备。在中央电视 台直播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的活动时,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而网络暴力游戏的泛滥,对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以涵化理论为主要理论假设,以上海市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网络暴力游戏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结果发现偏好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的暴力赞成程度显著相关,而与其人际信任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游戏亚文化中,女性逐渐成为我国游戏市场重要的消费群体。以女性玩家为目标受众群体,设计、研发和运营的女性向游戏受到了女性消费市场的欢迎。目前国产女性向游戏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起步阶段与成熟阶段,通过对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游戏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从外形、性格、能力、社会身份四个维度归纳出不同阶段下国产女性向游戏所塑造的女性角色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随着国产女性向游戏的发展,其女性角色形象塑造呈现出从单一化、刻板化转向多元化、立体化的进步趋势,丰富和重构了以往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对父权话语与男权文化提出了反抗。然而,现阶段女性向游戏对男性凝视和传统女性刻板印象的解构是初步且不完整的,它是对男权文化主导下的性别二元对立模式的一种协商式抵抗。  相似文献   

19.
蒋凯毅 《职业》2011,(30):155-156
如今电脑游戏与网络游戏处于膨胀之中,游戏中变幻的动漫画面、角色情感的投入、惊险刺激的情节等多种因素让无数的学生通宵达旦、如痴如醉地追随。一一项玩游戏者的性别比例调查数据表明,在浩浩荡荡的游戏大军中,男生的参与程度更为突出。然而,在职业中学就读电类专业的学生中男生占2/3以上,并且他们的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差,厌学严重,纪律观念也差。如何使游戏和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该怎样获取与利用游戏中的精华,舍弃其中的糟粕,使之更好地为电工教学服务呢?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本文谈谈笔者在电工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模式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初识杀人游戏俱乐部 在最近的几次朋友聚会中,记者经常听到朋友们提到"杀人游戏"这个名词,乍一听,还以为是一种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新款网络游戏,被朋友嘲笑了几次并解释清楚后,出于强烈的好奇和职业敏感,跟随一位"资深杀手"、ID为"零零柒"的朋友,来到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某大厦的一家俱乐部进行"实战演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