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认识到缺乏从宏观的和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有效措施,忽视了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播,导致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剧烈波动,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宏观审慎监管得以受到高度的关注。由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并非完全相互独立,政策制定者需要掌握在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下金融风险的传递机制,才能有效地进行制度安排。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假设,构建包括家庭、企业、银行、广义政府四大部门的模型,根据已有的文献和实际数据估算校准参数,分析比较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下,金融风险传递的运行机制。结果发现,宏观审慎监管存在明显的宏观经济效应;逆周期货币政策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契合度较高;不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有不同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传染性银行风险对金融稳定危害增大的现象,通过分析宏观审慎工具对于不同风险传染渠道的控制作用,以Rochet模型为基础建立宏观审慎模型,从理论和模型的角度论证了宏观审慎监管对传染性银行风险的控制作用并分析了作用机制,同时选取中国商业银行合并数据,对不同政策工具组合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现阶段监管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控制效果最显著,应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组合对传染性银行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风险资产价格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经济基础的波动性或者由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通过建立没有信息冲击的较为稳定的资产市场上投资者锚定分红的异质信念资产定价模型,发现投资者的信念更新可以解释ARCH效应的产生,而且仅在分红固定时才能使市场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及目前治理的困境已经成为次贷危机检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历近30多年发展,宏观审慎逐渐成为系统性风险治理的新框架,并构成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宏观审慎监管体制需要确立中央银行在系统性风险治理方面的主导地位,并进一步加强对微观审慎监管的整合。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法律改革应引入宏观审慎监管以代替金融稳定,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地位,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决策机构,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国法律规范对基金会信息公开作了全面且细致的规定,但因信息不透明而引发的基金会负面新闻依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基金会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仍然存在强制公开的信息范围过窄、法律责任体系不完善、法律条文过于粗疏、信息披露程度低、信息公开方式不合理、披露效果差等问题.提高基金会透明度及公信力,应当从完善信息公开方式、构建信息公开网络平台、明确信息公开范围及程度、制定信息公开标准、建立基金会信息强制公开规则、完善法律责任体系以及改革双重监管体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受制于投资者信息能动性的影响,信息披露监管应当密切关注投资者信息能动性的分化。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格局日益复杂,投资者的信息能动性差异度加大,进一步弱化了中小投资人的地位,妨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需要对证券信息披露制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以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年报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异质解释的视角对上市公司盈余公告披露期间的股价反应进行研究。发现公告日前后股票的超额收益与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异质解释正相关,其原因是异质解释会使投资者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在市场存在卖空限制的条件下,股价会因为体现乐观性偏差而被高估,高估的幅度与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异质解释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对好消息的异质解释引起的股价高估程度强于坏消息。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披露的公正、及时、准确和完整,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证券市场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披露不及时、不充分,乃至故意弄虚作假.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最为突出的原因包括: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监管及处罚不力、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性、中介机构缺乏风险意识,以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等.因此,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必须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上市公司软信息披露、完善会计法律和民事赔偿制度、建立信息披露的信用体系、强化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9.
基于异质信念下证券定价模型的分析,用投资者的资金流向作为异质信念的代理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的异质性信念是造成短期证券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并且证券价格波动作为市场信息通过强化和更新投资者信念进行反馈。但是这种反馈机制对于不同的投资者的效果是不同的,普通散户反馈的效果明显,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基本不受影响。表现在证券市场上,创业板、中小盘和大盘证券价格波动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宏观审慎监管其实起源于上世纪末,但一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监管开始得到各国的重视,随之我国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也开始进行。在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作为十大课题之一,并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子课题进行部署,足以见得我国对宏观审慎监管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金融监管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在排除宏观等方面影响的条件下,单从信息披露这一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单一指数模型对目标公司的信息披露数量与股价波动趋势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这一模型的结论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具有正相关性影响。但在理性人假设和弱有效市场中,投资者关系管理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战略投资者需假以时日地对公司进行跟踪分析,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进而从影响股价方面发掘和创造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产品市场竞争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选取2014—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产品市场竞争都能降低权益资本成本;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效果越明显;上述变量特征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比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企业与相关监管机构提出建议:企业应更加注重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协调发展,在不断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同时,完善自身市场竞争机制,以达到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目的;监管机构应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立法,规范我国资本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异质信念定价模型分析,找到一个能准确反映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性的新指标:投资者适应性选择的敏感度。运用有效矩估计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一新指标比常用的换手率更能准确反映出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性,并且深市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性比沪市更强,小盘股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性比大盘股更强。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披露是解决市场失灵的主要手段。市场现有自愿信息披露的边界与规制目标间存在差异,监管不足,诱发了市场一系列的问题。考察银行理财产品基本法律关系、分析产品运作模式、市场投资者与管理层的实际信息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应当建立以"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的信息披露模式,强调运用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统一规范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标准与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是以人为本、社会责任本位理念的基本诉求,是今后《证券法》修改的基本价值取向所在,更是《证券法》立法宗旨的应有之义。为此,需要重新审视证券市场的价值定位,注重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增强证券市场公开透明度,建构完备的信息披露机制;坚持市场化的管制进路,完善风险监管机制;完善责任机制,确保证券投资者责权利的统一,加强对证券投资者的权益保护,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披露与传导机制是解释股价波动性动态特性的最本质原因。上市公司发布的定期报告是投资者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利用事件分析的方法,从微观信息的角度实证分析上市公司年报公布的发布对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股票买卖报价价差成分中的信息不对称成分来检验我国股票市场的公共信息私有化及内幕交易问题,并提出应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内幕交易的监管,以完善我国信息披露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引入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一大创举。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督和约束。信息披露能让国有企业更加透明公开,减少信息不对称,保障公众知情权,提升国有企业监督制约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国有企业信息披露遇到诸多问题,如信息披露的主体意识淡薄、信息披露的对象狭隘、信息披露渠道不畅、信息披露的内容不规范、信息披露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结合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域外经验,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存在困境的破解需要直接明确信息披露的主体、扩大信息披露对象、拓展信息披露渠道、规范信息披露内容、强化信息披露监管。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监管理念调整与公允价值会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次金融危机、监管理念的调整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演进历程表明,应深入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在此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原因。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在于:现行监管模式缺陷和公允价值固有特性结合使得金融监管失效、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未能有效识别和抵制风险。因此,应调整金融监管模式;增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增强信息透明度;采用可视化的披露模式披露公允价值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虚假性以及披露不充分等现状和所带来的危害性,进而揭示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提出加大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完善法制建设以及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的追究力度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信息披露效率以达到建立与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平,金融监管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现以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3周年为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审慎监管法律机制的创新应以内部控制评估法律机制为基础、以操作风险监管法律机制为难点、以信息披露法律机制为保障,实现这三个法律机制的有机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