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语气作为英语三大语气之一,历来是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制性虚拟语气作为虚拟语气的一个分支,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掌握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制性虚拟语气的使用情况,基于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强制性虚拟语气触发动词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探索了强制性虚拟语气结构触发动词的分布情况、句法特征以及这种结构的语用功能。研究结果发现:触发性动词在使用频率上呈现显著性的差异;其所使用的时态具有明显的差异;触发性动词引导的that从句中,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should+动词原形的形式,而非单纯的动词原形形式。总体来说,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强制性虚拟语气的使用较少,且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时态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难点,也是很多同学的弱项,由于英语时态种类复杂,在学习时,往往会顾此失彼。在本文中,笔者参考自己的学习经验,从时态内涵、时间状语与提示语、时态基本谓语构成几个方面来总结英语时态的集中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英语翻译中常见的动词时态误译进行了分析。动词时态误译分为很多种,我们通过对这些错误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帮助自身准确无误地翻译原文,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动词+味"为例,探讨了日语定语结构"动词+感觉名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语义特征方面,可以从物理和心理角度对感觉名词进行划分,把动词性定语分为"附加特征型""心理状态型""味觉感受型""具体事象型""内在性质型"。语法特征方面,将定语分为"时态性定语"和"非时态性定语",定语内的动词采用ル形还是タ形,是否具有时态性与其语义特征密切相关。此外,本文对于"动词+味"定语结构的结构分类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短语动词的学习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一直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引进语块理论以期使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短语动词,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6.
情态动词用于表达说话人对当前命题或命题所涉及情境的观点或态度,它包含了说话人的意图和意愿。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情态动词进行了研究。本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学生英语笔头作文中的情态动词的分布与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具有不同背景的英语学习者在情态动词的使用方面的特点和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7.
动词在汉语、英语这两种语言体系中是存在异同的,本文主要对英语动词与汉语动词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汉、英动词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点。  相似文献   

8.
崔婷 《现代交际》2010,(11):45-45
英语情态动词几乎拥有所有语法普遍的特征。但是这些情态动词除了相似性之外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根据语义差别,他们可分为两种类型——认知情态动词和非认知情态动词。同时,所有的英语情态动词都具有某些语义特性。本文简要论述了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分类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的一些时态经常会出现义形不一的情况。本文试从语用学角度,借用Leech的礼貌原则解释时态为什么能表达出礼貌的含义,以及在时态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语境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法语是一种很优美的语言,是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二外语,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法语时经常会出于对英语的惯性思维来理解法语中的一些句型和语法知识。其中法语的条件式用法就经常会和英语中的虚拟语气用法相混淆,法语的条件式用法非常灵活,按照时态划分,可分为条件现在和条件过去时,这是法语语态中的重点,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本文主要分析法语条件式过去时和现在时的构成和用法,从而具体谈论法语条件式的时态作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法语条件式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整理。  相似文献   

11.
章枫 《职业》2008,(15):54
由于各种原因,技校学生初中的学习基础就没有打好,英语更是令他们头痛的课程,不少学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从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来的新生素质调查看,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不但词汇量少得可怜,甚至连最基本的音标、时态都未掌握.初中英语知识的缺损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难以沟通,常常导致教学计划无法进行.因此,有必要转变观念,调整教学思路,在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2.
章枫 《职业》2006,(Z1)
一、技校英语教学特点1.学生英语基础差。从我校近几年来的新生素质调查看,学生的初中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不但词汇量少得可怜,而且连基本的音标、时态等都未掌握。初中英语知识的缺损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厌学情况比较严重,上课睡觉、说话、无所事事现象比较广泛,课堂教学师生难以沟通,常导致正常教学无法进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技校英语教学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曹俊 《职业》2012,(11):70
学习语言的途径主要是"模仿"而不是"创造",人们常常通过"听""读"来吸收语言知识,从而了解别人的思想;再通过"说""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让别人了解的目的。英语中,句子的表达多种多样,词汇的运用千变万化,熟练的人称、时态、  相似文献   

14.
在英汉对比研究中,关于英汉语的名词优势和动词优势,有过诸多论述,甚至争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林同济(1980:392)认为,“汉语特点是动词优势”,原因在于“汉语的介词含义,完全没有分词,英语使用介词和分词之处,汉语都直用动词”;第二种是郭绍虞(1978:331)认为“汉语以名词为优势,英语则以动词为优势”,汉语的本质是不可能以动词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在线语料库COCA辨析英语同义词approve和endorse,从两个词的使用频率,语域特征,使用趋势,类链接以及两个词与动词,名词和介词的搭配等方面来分析两词的异同。本文的分析结果对当今的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学者均有启发作用,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域意识。"语域"这一概念源于英国的"语境主义",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给"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复杂的词,它具有多种词性,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介词,还可以做助词,学习"给"字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搜集材料,主要研究英语母语者在学习介词"给"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并探究其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是”词。中学学过英语的学生,学习阿语时,因为见不到“是”词,心里总是不踏实,他们想方设法寻找何处去了的“是”。 阿语“是”词的存在 阿语中也存在“是”词,主要有两大类。 1.类残缺动词,如: 这类动词所表达的基本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是”或“不是”、“变成是”、“只要是” 等等。请看下列各例: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新闻英语在词汇、修辞、句法、时态和语态方面与汉语新闻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汉译存在一定难度。本文从时事新闻的语言特点出发,结合大量时事新闻的英语原文和汉译文本,用理论结合实例的方法说明目的论是时事新闻汉译最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并提出目的论指导下的时事新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能愿动词是一大难点,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所以留学生学习汉语经常出现能愿动词的偏误,本文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归纳,对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常见的几类偏误现象有能愿动词的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形式位置错误、重叠这几大类,希望通过本文总结和归纳,使留学生对能愿动词的使用有更好的习得效果,减少和避免这几类偏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发掘口译初学者常见的信息记忆误区,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口译初学者的信息记忆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和笔者的口译实践,深入探讨了口译脑记和笔记相融合的信息记忆方式。同时,提出了针对口译笔记结构的三点建议,即以意群为单位纵向笔记,舍弃动词和形容词笔记,注重时态和逻辑连词的笔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