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将改变利率的决定方式,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加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文中探析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形成、类型,并提出了实现银行收益结构和客户结构双重多元化,加强利率规避型产品创新等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金融抑制现象相当严重,到目前为止仍对利率进行较为严格的管制即是其最重要的表现之一。虽然近年来已不断有迹象表明,我国正在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但是,直到现在,最大的一块利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还没有放开,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的同时,还直接管理和规定了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利率。因此,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无法通过市场的力量(供求)来决定资金的价格——利率,也不能用不同的利率水平来反映不同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者所具有的不同风险,其结果就是资金这种稀缺的市场资源不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把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调高0.27个百分点,随后各商业银行对此前已签订的正在履行中的贷款合同利率也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4.
康啸 《现代妇女》2014,(8):262-26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的改革、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会计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对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保持我国金融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把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调高0.27个百分点,随后各商业银行对此前已签订的正在履行中的贷款合同利率也进行了调整。4月24日有报道称,中国建设银行正在酝酿适度下调存款利率,据悉,央行已经允许建行进行试点。降低存款利率,是为了刺激消费;提高贷款利率,是为使投资成本增大,以控制建设规模和房地产市场。决策者的用意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样用意的前次利率调整执行之后的客观效果却不甚明显,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此次利率调整引起了一些异议。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机关,有权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货币市场体系。但是,从市场的构成体系、组织结构、市场条件、市场影响及功能发挥来看,货币市场的内在调节机制及相关功能仍然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在央行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间的桥梁作用依然较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应该成为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定价中心,因此,上海货币市场的建设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意义重大。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对货币市场基础利率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货币市场的基础利率是其他金融资产定价的基础。通过货币市场的运作,商业银行为其他金融市场提供大量的流动性。商业银行要积极扩大参与货币市场的力度,为上海同业拆放利率成为我国市场利率的基础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利差收入主导下的商业银行面临着盈利模式的转型发展。本文以浦发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发展作为案例研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扩大中间业务规模、优化资金运用结构、推进互联网金融、推进精细化管理4个方面着手,来实现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由传统利差型向非利差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改革的必然结果,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只有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国有商业银行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完善利率风险监管体制,从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本文简述了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且给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市场、信誉、操作流动风险,所以我国的相应监管部门一定要对商业银行提高重视程度,将风险意识充分提升,将银行内部的体制相应进行完善,争取做到将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方面的不断深入,学界各方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已有成果及改革细节都有着各自的看法。总的来说就是要以利率实现市场化为总目标,改革过程要胆大心细,提升银行的风险管控力,改善现有银行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丛禹月 《现代妇女》2014,(12):246-247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政府买单的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当前各银行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革,这种制度隐含较大的风险,银行退出机制不完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交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面临的风险,以此说明建立和完善强制存款保险制度的必性;同时针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构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杰  谢加贞 《现代交际》2010,(5):107-107
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文章分析了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艾莲  刘柏 《现代交际》2010,(10):114-114,113
为了实现东北老工业振兴的目标,商业银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受到的冲击也越来越多。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中,信贷风险是最大也是最典型的银行风险,这也是吉林省的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模型分析,商业银行需采取贷款事前的分析,运用计量模型对潜在信贷风险损失进行测算:加强对信贷的检查管理等措施,才能有效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因此金融风险也显现出新的特征,构建防范新风险的体制、机制以及开发风险防范工具和技术是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住房储蓄制度:德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央行已经两次调整贷款利率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已升至6.48% (5年以下)、6.84%(5年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提高到4.14%(5年以下)、4.59%(5年以上)。利率提高意味还款负担加重,贷款者纷纷以“房奴”自称,哀叹有加却无可奈何。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房价普遍上涨,部分城市房价“飙升”,一般工薪家庭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房也只能  相似文献   

16.
卞京 《安家》2005,(4):212-213
自3月17日起,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再次提高至少20个基点:同日,公积金贷款利率亦上升18个基点.笔者认为,此次利率调整,意味着住宅市场进入调整期,而以此相对应,商业地产投资市场将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7.
尽管近几年经过了多次人民币利率调整,然而从达到的效果分析却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利率变动和储蓄相关性并非是单一、正向的,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对储蓄不敏感的主要原因,并重点论述了人民币利率波动对我国居民储蓄和消费水平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不断释放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信号,在银监会加强信贷规模约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始加速房地产信贷调整步伐。收紧开发贷额度、利率上浮、提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等,成为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一直占据着金融中介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贷款业务来说,商业银行的手续复杂、效率低等不利因素,使得这些客户更喜欢用新兴的网贷P2P模式进行贷款业务,这也使得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受到了巨大冲击。但同时,由于网贷P2P是新兴的金融方式,随着P2P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规范整治,这样也给商业银行重新介入该类业务带来了的历史机遇。本文对网贷P2P的风险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求从中找到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存款利率的再度上调、股市风险的加大,储蓄存款再度成为了广大中老年朋友的首选理财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