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城镇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现代化治理视阈下,对村民自治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村民自治在农村经济社会变革中,还没有恰当找准自身定位,村民、村两委之间容易出现不和谐问题,村民自治政治作用很难有效发挥。为此,应该将村民自治融入到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之中,在新理论、新指导下,不断进行自我体征完善,实现村民自治能力提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今发展的重点是新农村建设,缩短城乡距离,实现农村现代化。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在时代的作用下不断创新,为我国农村发展建设作出贡献。合作治理发挥了多方面的优势,为我国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提供了有效力量。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一起加快了我国农村的发展,加大了农村管理力度,创新了管理方法,给新型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逐渐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建立新时代新型农村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理论看,"第三方"作为一种有效的制衡力量,具有客观公正的立场,保证市场经济合理高效运行。欧美国家实践也表明,"第三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欧美国家的"经济特色"与我国的"经济特色"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对于中国特色"第三方"的认识,既要结合中国经济本身的特色,也要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当前阶段,将发挥政府作用与"第三方"作用有机结合,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避免市场逻辑的不当干扰相结合,才能使"第三方"发挥应有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农村地区高额彩礼问题愈演愈烈,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庆阳市部分农村展开调查,在深入分析当地高额彩礼问题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解决高额彩礼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建设一个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以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为首的印第安纳学派利用理性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在对农村"公共池塘"治理研究后,找到了社会资本这个切入点,从而在彻底私有化和完全国家控制之间开辟了农村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第三条路,形成了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自主治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可以通过"自组织"的行为有效解农村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困境。虽然该理论以社会资本要素为主要切入点,但却未能成功理清社会资本的类型及其相应作用,因而限制了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自主治理理论中的社会资本进行分析,推断出该理论适用性的"软肋",并进一步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探究有利于我国农村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社会资本,从而增强"多中心自主治理"理论在我国农村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张璠 《公关世界》2022,(18):168-170
农村治理活动的开展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意义。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来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稳定性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均有极大影响。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总体性要求是现阶段各项农村基层工作开展的总思路与总方针,为此需要妥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项矛盾问题。为此,本文对于乡村振兴视阈下基层农村治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有效改善农村经济水平,妥善解决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青年一代应当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关青年如何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并实现有效参与成为研究热点。对青年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实证研究发现,年龄问题束缚了青年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行为动力;青年对社会保障水平、公民间信任水平、社会公平公正水平的评价会对青年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行为动力产生赋能效应;接受过高等教育是当代青年的优势之一,对其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行为动力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但若受到生活方面问题的干扰,参与动力则会大幅减弱。要建构青年有效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动力系统,各类社会组织应形成"扎根乡村"的宣传合力、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化参与方式、完善青年人才引进及配套机制、确保青年社保及公共服务的人性化与持续化供给。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背景下越来越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在社会生活中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的体系化与治理的现代化,坚持人民民主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这一大背景下,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存在与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我觉得习惯法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定的立法价值,我们不能全盘的排斥习惯法.但对于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宏观上与微观上寻求一种合理的解决机制,既保障少数民族的团结,又促进法治的现代化,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研究完善农村治理体系问题,进一步理顺农村治理关系演变,找出治理难题,建立健全农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对于更好地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农村脱贫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分析影响农村治理体系完善的制约因素,探讨完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治理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势必涉及民族地区治理法治化的问题。首先对民族地区治理法治化的研究背景做了简单介绍,了解到法治化须是"良法善治"。通过分析现阶段推进民族地区治理法治化面临的困境,提出完善民族地区法制体系、对民间法和国家法进行有效整合、严格执法和强化民族地区法治监督体系等一系列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因此对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路径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善治理论针对陕北地区治理资源不足、治理主体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将新乡贤"引回来,留得住,用得好"。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定义新乡贤的职能与角色,将新乡贤培养为"四型级人才"(技术型、管理型、文化型、公益型),有效融入农村治理,使新乡贤成为乡里乡亲的领路人、带头人、守护人、知心人。实现乡贤依法治村,以德治村,自我治村,打通政府与村民间"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2.
徐红映 《社会学评论》2022,10(1):165-180
乡规民约历来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深刻变迁,在现实情境的推进过程中,这类非正式规范正遭遇有效性不足的挑战.本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结合对宁波市的调研,提出农村社会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流失和现代型社会资本的缺位,是乡规民约难以发挥效用的症结所在.同时,研究认为挖掘乡规民约的治理效能,近期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通过顶层设计和资源要素下沉,依靠传统型社会资本的治理资源,实现政府主动建构秩序与社会自身自发秩序的耦合.从长远看,构建现代型社会资本,培育基层治理内生力,是发挥乡规民约这类基层治理制度效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的"村容整洁"显然包含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目标.但在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污染的广度和深度都今非昔比.只有全面认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才可能对"村容整洁"丰题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有准确的理解,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但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日益突出,虽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在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形势依旧严峻。本文将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状况,提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启超  章平 《城市观察》2017,(6):119-127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深圳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农村的城市,也使深圳市成为全国城中村数量最多的城市。城中村有其历史作用和价值,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深圳市政府把城中村的改造治理提上议程。在"强政府-弱社会"的背景下,城中村的改造治理往往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法。因此,很少有村民自发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发生。本文利用西头新村这一天然田野实验室,以集体行动的逻辑为视角,来探讨在无公权力和开发商参与下,自发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得以形成的机制。在"利维坦式"和市场化之外,为城中村的改造治理提供新的视角。本文认为在改造治理过程中,政府应转变改造治理的思路和更多地兼顾流动人口利益,为这些流动人口提供居住之所。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年以来增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条新途径。在法治方面,我们有"硬法"和"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软法之治早已深植于社会,拥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实践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软法加强党风建设,处理好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制的关系,提高领导干部防腐防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翔 《现代交际》2016,(4):40-41
自古以来人们都想方设法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因为其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探求更为合理的治理方式,人们做了很多的尝试。"多中心治理"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它强调自治与分权,并且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农村基础设施中引入多中心的治理模式,能够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在融资、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晚婚化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城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农村则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基于长期的农村生活经验及观察发现,河南省农村地区的早婚现象在"剩男剩女"问题的警示下愈加严重,并且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家庭及社会问题。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整理出早婚问题及其原因,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以期促进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我国治理模式将由政府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新的治理模式建立在成熟的公民社会基础之上。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①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主要载体将在我国治理模式转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和公众对于社会组织有了新的角色期待。但是现阶段,社会组织在运行中未能完全发挥其角色功能。本文将分析治理模式转变中对社会组织的角色期待,其在发挥角色功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复杂性时代的到来,公共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对公共问题的处理呈现从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的趋势。新媒体作为一种利用数字、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进行传播、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媒体,在公共治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监管难度、加速网络舆论群体事件的生成与扩散,但同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平台,为公共治理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微博打拐"这一成功案例的分析,探索公共治理与新媒体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