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弘杨 《现代妇女》2014,(6):311-311
中华法律文明源远流长传承,许多优秀的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恤刑思想更是熠熠生辉。中国古代恤刑思想内容丰富,至今,影响深远。"恤刑"最早出现在《尚书·舜典》:"惟刑之恤哉"。意为司法官在量刑时要有怜恤之意,刑罚中正,才能避免刑罚的滥用。这一观念被后世意指为对老、孕、幼、残者在量刑和囚狱上给予宽宥和怜恤。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政治学著作,其主权在民、公意、法律思想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公意、法律思想、公平等方面论述了笔者对该书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对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做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严而不厉"与"厉而不严"是刑法学家储槐植教授所提出的两种刑法立法思想。前者的立法思想在最近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严而不厉"的立法思想进一步体现了刑法对于"犯罪控制"与"保障人权"的机能。通过我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中的一些规定表明了我国正在从"厉而不严"法律思想向"严而不厉"这个法律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战国时代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各种思想、言论相互碰撞激发,各位说客、游士唇枪舌剑、百家争鸣,由此"纵横之术"名扬内外。而如此精彩的外交沟通说服之术得以流传,无疑归功于两本"教科书":作为理论指导的《鬼谷子》和作为案例库的《战国策》。笔者很惭愧自己只读了两本书的部分内容(主要是《战国策》的前七篇,结合《鬼谷子》相关篇章),而且也缺乏对当时历史背景知识的积淀,所以所得的结论可能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理解演绎也可能趋于片面,不够深入。笔者尽其所能,试着去剖析、发现《战国策》中的每个精彩故事中的公关思想与技巧。几经斟酌,我最后选定并根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时务报》建构舆论之史实,分析社会动员视阈下的《时务报》。《时务报》在当时发行广泛、政论文章观点激进,坚决散播变法自强,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旋风,成为变法维新的宣传阵地,并执舆论之牛耳对其受众进行了社会动员,在促成维新变法和开启民主思潮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成成 《现代妇女》2014,(6):310-310
法典的制定往往都是凭借一定的法律思想为指导,因此法典的内容定会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其法律思想,唐律亦是如此,"疏议"更是表现其法律思想的特殊平台。《唐律疏议·名例》前言提到:"疏之为字,本以疏阔、疏远立名。"使得"律文之简质古奥者,始可得而读焉"。本文通过对唐律十恶之谋反罪的形成、规定以及范围演变的探析,体现出唐律法律思想之完整性、现实性、伦理性、一致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采用对话体形式,探究了政治、教育、国家、文艺等多方面的问题,系统地规划出理想国家的方案,这其中关于教育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颇深。通过对《理想国》中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代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进行了两者教育理念的联系分析,发现了其中的联系:他们都为儿童的学习建立了一个被观察模仿的对象,突出了被观察模仿对象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的地位。最后,也要看到柏拉图哲学教育思想方面的理论所带给我们的除局限性之外的许多价值。  相似文献   

8.
神权法思想是在初民社会由于人们对自然认识水平有限,对很多事物无法认知、解释,而产生的一种对于天、神乃至某种自然现象的盲目崇拜。用神的旨意作为评判事物是非的标准。"天命""天罚"等观念,都是神权法思想的体现。统治阶级宣扬神权法思想目的在于给自己的统治寻找权威来源。神权法思想最早起源并盛行于夏,商,西周奴隶制时期,随着"德"被纳入到法的权威来源体系,西周开始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等思想,神权法思想逐渐走下神坛,但是它对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后世提出的"德""礼""法"思想也有着浓厚的神权法思想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张凡 《现代妇女》2014,(3):135-135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著作,对于研究先秦法家思想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韩非子》为文本,探究其核心概念"法"、"术"、"势"及其关系,以期得出《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法","术"、"势"的综合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国雨 《国学学刊》2021,(1):13-20,141
"凡物之质曰素"、"凡物无饰曰素"乃是"素"字重要的引申义。《毛传》训《伐檀》中"不素餐兮"之"素"为"空",应理解为"无肉相佐为空",而非"无功而食禄为空"。在"素餐""、素食"语义转换过程中,孟子的诠释对后世发生了极大影响。通过对《伐檀》之"素"义的《诗》学个案考察,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唯有把握经典之脉络义,方可寻得经典的意义生长点,从源头处看清经典诠释史上义理空间的展开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先秦《尚书·尧典》、《论语》到汉代《诗大序》、《诗谱序》。它们对于诗的起源、本质、社会作用等方面都进行深入探讨。不同时代对于"诗"的发展变化,既有创新,也有深化与补充。先秦两汉时期的批评家对于诗经的解读既有相同观点与前后继承的部分,同时也有各自独到的见解。无论是诗乐关系、还是诗歌本质、还是社会功能的探讨,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的诗论观。尤其是儒家的正统文学观念,对后世批评产生巨大影响。秦汉视野下的文学规律认识,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方法论的总结,不仅是当时的诗论的极大补充,同时也为后世者提出很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一书中包含大量哲学思想,其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直至今日也仍广为流传。谈到老子,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无为""道生万物"思想之外,其他思想也在老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缺一不可。这篇论文以《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福祸转化为切入点,结合生活实际,对老子思想中的矛盾转化观点进行简要探讨,从而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其思想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3.
赵国思想家荀子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所著《郁离子》以"稽考先王之典,以待王者之兴"为追求的目标,其作为寓言体文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郁离子》中《楚王好祥》有珍贵的荀子史料,虽为寓言,但内涵丰富;与荀子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后,可见刘伯温对于荀子理解之深切,用心之良苦。明清以来,荀子之所以越来越成为儒家道统"孔孟"之后不可或缺的圣人,刘伯温塑造的荀子寓言形象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熙宁变法中的国家垄断经营公元1069年,即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负责宋帝国的变法事宜,著名的熙宁变法开始。而在时隔934年后的2003年3月,李荣融被任命为国资委主任,因改革国有企业效率而成立的国资委粉墨登场,两场变法虽相隔久远,但是比较两者变法中的部分不良后果,却有些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由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各部门难以达成一致,《工资条例》出台时间再次被推后。据称,在《工资条例》草案中,最低工资以及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规定遭到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反对,而有关"同工同酬"的规定,也没有找到令国企和相关部门满意的解决方案。(《济南日报》8月22日)真是好事多磨,歹戏拖棚,被人民群众寄予厚望的"改善劳动者收入的根本性制度保障",先是由法律《工资法》降格为行政规章《工资条  相似文献   

16.
《君主论》是一部颇受争议作品,却在政治学说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阐述的君主统治术思想,宣扬"政治无道德论",又称为了后世学者攻击的目标。笔者阅读后,就其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论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庆生 《职业时空》2008,4(7):35-36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理解、要求和态度,对社会成员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的观念以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毋庸讳言,当前我国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是比较淡薄的。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增强农民的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8.
宋襄公几乎已经被人们嘲笑了千年之久,后世一直鲜有好评。他的思想被人们认为迂腐不堪,他的行为似乎愚蠢之极——称是春秋时代的一朵"奇葩"。然而事实上,他既比同时代的人高尚许多,又缺乏后世人们的认真理解。平心而论,他实在是一个生不逢时的英雄。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唯物史观理论构建的基础之作,该篇中对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内涵进行了丰富的论述。"现实的个人"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概念不仅对我们正确把握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有着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我们立足当代中国实践,正确看待现实中的个人生存、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的理论生成,并结合现实,分析"现实的人"思想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明式家具因其具有高度艺术美感和独特精神气韵,而被后人视为家具审美典范,这种美感穿越时空,寓意深远,其背后隐藏的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观念、哲学美学思想。目前对它进行意匠解析的著作评论也相当之广泛。著名收藏家、鉴赏家王世襄先生在1985年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和1989年的《明式家具研究》著作引起了学术界和收藏界的轰动,此后研究著作也开始层出不穷,其中对于明式家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美学底蕴,及现代价值也有着不少成果,就哲学设计思想上来说,主要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礼"的观点,道家的"天人合一","普通和谐"、"有用之学"、"返璞归真"等。本文将以一个新的视角出发,以"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道家思想入手,通过对明式家具的结构、造型、装饰图案、和材质的分析,揭示出明式家具的含蓄内敛、虚无空灵的深层美学观念,并阐述明式家具设计中美学思想对于现代设计理念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