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间相互交流融合增多,文化趋同性明显,曾经给中国历史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满族文化习俗正在悄然消失,因为对于满族文化习俗的保护和开发对我们有很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所以对满族文化习俗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满族文化深受它生长的土壤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但种种原因使得满族文化保护困难重重。了解满族文化内涵对于保护满族文化至关重要,只有深刻了解满族文化的内涵,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满族文化的保护方法。满族文化保护困难重重,但是满族文化背后的经济潜力十分巨大,对于我们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文化消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长白山满族剪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长白山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囊括其中,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因此,通过对长白山满族剪纸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传承发展当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长白山满族剪纸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李烨  李跃 《城市》2021,(5):61-7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关联性特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效果更佳.笔者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内生和外生两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的动力机制进行阐释,对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和协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价...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对其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从而使其能够传承后代永续利用。本文结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实际,探讨如何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探寻文化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6.
宫媛  肖煜  张秀芹 《城市》2010,(1):44-47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我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在公约的基础上补充了“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7.
别金花 《城市观察》2011,(3):110-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应该加以珍视。在保护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行适当旅游开发。本文以大都市上海为背景,廓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优势、作用、影响,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入大众视野,焕发出盎然生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李烨  王庆生  吴静 《城市》2014,(1):66-69
正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的提出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公约》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被誉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它的传承与保护对于维持文化多样性和连续性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全球化席卷  相似文献   

9.
文中分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进而本人针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应取得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后总结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①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②加强教育,提高认识;③建立科学的保护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旅游专业教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深化旅游专业教学改革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高职旅游专业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性,探讨了将非物质遗产引入高职旅游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化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曹兴华 《现代妇女》2014,(8):356-35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当前我国民族学、民俗学、旅游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认为通过动态与静态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开发模式以及保护性开发等路径对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旅游发展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佳丽 《现代妇女》2014,(2):218-2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陕西华县皮影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集汉石雕刻、服饰、剪纸、戏曲、音乐等艺术之大成,具有极高的民俗、艺术、史学、等价值。在各种现代文化样式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皮影艺术面临着严峻考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边缘化回归,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邢台作为河北省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重点文化保护内容,邢台梅花拳、隆尧秧歌戏、广宗柳编、隆尧招子鼓等民间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了固定的文化形式,在全国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邢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在文化产业日益发展和壮大的同时,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能够极大地促进邢台文化产业的传播,从而大大地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实现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贺红茹 《现代妇女》2014,(11):86-87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完全可以通过合理开发,实现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体验与收益的双赢。本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旅游活动的关系,分析了六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转型模式的优劣,最后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转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旅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新时期旅游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内容和文化要素进行挖掘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民众对旅游文化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内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把文化融入旅游发展中,并以此为契机,在资源、政策、人才等方面借力开展保护工作,不仅能够传播、传承、延续传统文化,还能为旅游业带来新发展、新动能,共同推动旅游和文化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历史人文风貌的文化瑰宝,近年来非遗文化价值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和非遗传承环境的变化促使档案行业关注非遗建档工作中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以及建设非遗口述档案管理流程。本文以昆曲口述档案为例,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采集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方法,同时围绕口述档案管理前期、中期和后期,提出相关建议,为更好开发利用非遗口述档案服务。  相似文献   

17.
红山剪纸作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赤峰红山文化代表性的体现,笔者通过对红山剪纸的调查,以红山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入手,通过其发展历程、特点以及现状保护尝试探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 护和传承。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活化文化的代表。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保护不可或缺,文化强国建设 中,非遗传承与发展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在鞍山的文化强市发展中,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非遗文化失去活力。精准扶贫在实施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借助非遗文化在农村开展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落实非遗教学及其活动,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重要步骤,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非遗教学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代替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上海、福建、河北、河南、重庆等地部分非遗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