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8)
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关系和社会整合程度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项脚村各民族成员在族际通婚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民族彼此之间的文化,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消除民族隔阂,进一步实现了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2.
3.
4.
随着对生产、生态、生活之间相互影响、和谐发展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村落重要性认知的不断加深,以牺牲环境、无视生活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步被“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所替代。然而现阶段“三生”之间的磨合与拮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禁锢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传统村落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等特性,为相关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基于此,论文尝试以“三生融合”为导向,构建基于“三生融合度”的传统村落分类模型,旨在为基于分类基础上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策略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以环太湖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分类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分类模型可将环太湖流域传统村落划分为成熟改善型、拮抗调整型及失衡重构型三类,能有效结合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三生”特征,针对性地总结凝练出保护发展的经验与策略,其分类过程与结果亦可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定位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3)
本文以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为议题,探讨今天处于相对脱离现代化的农村地区的人际关系的变化,从而反映出现代社会变迁对农村地区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时也试图探讨新时期农村社会新型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雪菁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2):356-357,355
由于利益与冲突多样性,文化、价值、原则差异性,且现代纠纷解决方式存在若干弊端,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需要良好沟通,因此需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才能缓解现代法制与传统民族习惯法冲突.通过建立综合调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刑事调解机制,改革诉讼机制,提高仲裁解决纠纷频率,协调不同纠纷解决机制关系,方能更好解决民族地区各类纠... 相似文献
7.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23):36-3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更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没有社会,语言就无从存在。在四川凉山这样一个多民族混居的社会,人们使用的语言网错综复杂。本文根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实际语言运用情况,主要对该地区汉、彝族人民的语言使用进行梳理,运用语言接触知识,探讨了该地区语言的竞争在语言表达功能和语言使用功能上的种种表现,希望能通过语言规划来促进改地区和谐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8.
9.
"城市村落"的概念提出,是对"城中村"概念的一次批判性反思。"城中村"问题的研究,正如其概念一样,形成了单一性、二元对立的研究模式。本文拟就广州城市村落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现存状况的分析,探讨广州城市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模式及注意问题,并提出"城市村落"的研究应从人文关怀之意义出发,更侧重于对其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和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艺术形式,深深地扎根在我国的山间僻壤。并由于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散发着独有的艺术魅力,折射出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和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11.
农村自然村落改造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实证调研,分析了上海农村自然村落改造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结合当下的宏观经济背景和社会发展形势,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东阳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适应地域气候条件,形成了以"十三间头"作为典型单元的独特建筑文化.研究选取六石街道横塘村为例,在文献史料与现场测绘的基础上,结合软件模拟与实地测试,从村落规划和民居单体两个层面分析总结其在适应本土气候方面的空间特征与构造措施,为现代绿色乡村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8)
本文对黔中地区的劳务输出这一现象做了相关调查,主要探析劳务输出对黔中屯堡人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影响,认为劳务输出对民族关系既有经济影响,也有文化影响,更重要的是具有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4)
清真食品是我国食品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民族稳定和民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清真食品主要聚集在我国西北部陕甘宁以及新疆等地区,形成了当地的特色食品经济,成为我国饮食行业中的特色。然而,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来当地从事观光、旅游、商贸、投资等的省外、国外穆斯林越来越多,以成都市为代表的西南散杂居地区清真食品产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本文深入剖析了永圣域这个农村宗教社区经过近百年不同时代的洗炼后天主教信徒生活方式的历史变迁,探讨了天主教随着当地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三个要素互动发展中所显示出的弹性张力,揭示出宗教为适应世俗社会发展的内在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1)
毒品问题已成为当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彝族人民利用传统宗教文化的力量禁毒,已取得相当的成果。云南西双版纳的佛光之家也借助佛法的力量,解决棘手的毒品、艾滋等社会问题。甘肃伊斯兰教的教职人员有序参与禁毒工作,也取得较大成绩。事实证明,在禁毒工作中引入传统宗教文化的可利用因素,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村落遭受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干扰,加之“重文化、轻自然”的保护思想较为普遍,导致传统景观难以维持平衡状态而出现破碎化、异化与衰败等问题。本文基于文化与自然融合理念,系统解析传统村落景观韧性内涵与机理,并构建景观韧性评估模型,以陕南地区的12个传统村落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陕南传统村落样本景观韧性综合得分平均为55.282,处于景观韧性一般水平,最高为青木川村,凤镇街村、营梁村与云镇村得分均高于60,处于韧性较强水平,得分最低为西坝村处于韧性较弱水平;第二,指标准则层中文化景观韧性得分最高,是影响陕南传统村落景观韧性水平的主导因素,依次是生态环境韧性与社会网络韧性;第三,一级指标中陕南传统村落样本得分情况差异较大,主要受到自然环境、旅游开发、人口流失与移民搬迁政策等因素影响。最后,基于景观韧性评价结果与文化与自然融合理念,从增强抵御干扰力、提升适应恢复力、优化学习发展力等入手,提出传统村落景观韧性分类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