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暇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闲暇时间的概念定义提出了独自的看法,认为闲暇时间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自由时间是一个比闲暇时间更为宽泛的概念,而闲暇时间是同工作时间相对而存在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闲暇时间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促进社会的进步。基于此种认识,作者对闲暇时间及其变化趋势、它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以及社会及个人于此应具有哪些准备、条件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伦理意义在于指出,人类最终达到的真正开放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虽然开放社会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存在,但也为封闭社会指出了前进的方向。生命的自由在于创造性的发展。生命的本质在于自由本身。人类生命的欢歌就是自由与创造。要带着物质或者踩在脚下向前创造。人类获得真正的自由只有一条途径,革命。人们必须依靠那些超人,用他们伟大的心灵来重新捕捉那个被机器世界所淹没的生命冲动,将我们带向新社会。那个时候,机器的真正使命在于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奴役人类。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通识教育与闲暇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与闲暇教育都秉承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传统,二者在教育理念上是相通的.即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道德教育也一直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因此.从人的发展这一角度出发.通识教育、闲暇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契合的.为了使我们的道德教育更富实效性.通识性质的闲暇德育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吕红 《现代妇女》2014,(4):197-197
自由是人性的本质特征,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自由赋予每个人不断获得自我创造或自我实现的动力、理想和责任。教育是充满人性关怀的活动,教育自由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本性的体现。本文以教育与自由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进一步去探求教育自由的实质及其实现方式,并对当前我国教育缺失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探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自由时间理论在其自由观中居于核心地位。通过对马克思自由时间观的研究,首先对自由时间做了较准确地界定。从新的视角概括出自由时间伸缩性、二维性和现代性标志的这一性质。进而从生产场域、制度化和超制度化三个维度来分析占夺自由时间博弈的战场,得出随制度化到超制度化,自由时间由出现、发展到最终消逝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思想。研究马克思思想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人的本质的内涵及分类,通过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人的自由发展思想来进一步把握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是现实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从物质世界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制约出发,探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对于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抽象的终极理想追求,马克思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做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社会属性,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和状态各不相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条件下人的自由全而发展呈现出了其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闲暇是一个时间、活动范畴.从时间角度来说,闲暇是指除去绝对需求之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同工作时间与生理生活必需时间相对应;从活动角度来说,则是指人摆脱了社会制度化安排活动、剔除满足基本生存活动,用来体验其他活动的机会.所谓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指所有教学教育计划所安排的活动(如上课、实验、实习等)、为完成教学培养计划(如做作业、复习)的活动及满足基本生存的活动(如睡觉、吃饭)之外的时间,学生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安排的生活或活动、事务.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闲暇时间与闲暇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闲暇时间及其在闲暇时间里的文化活动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忽视生活方式的研究,对闲暇时间与闲暇文化的探讨也就没有充分展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乡人民的生活方式随着  相似文献   

10.
王建辉 《职业时空》2008,4(5):51-51
“通识教育”一词,系从英文“general education”翻译而来,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亚氏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freeman)应受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与心智以探究真理,而不是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但是伴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爆发、人类社会工作的逐渐专业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专业教育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作为对专业教育的反思,已在我国高校流行。而自由教育研究的一个较大阻力在于人们将其与通识教育混淆,一些研究并未注意二者的区分,甚至在使用中将两者等同。因此,本文试图厘清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进而为二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都是发展的概念,对其关系研究首先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梳理其起源和演变;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研究虽有限,但可被归纳为三种观点;从历史和辩证的角度看,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既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青年农民工闲暇生活“非城非乡”悬空状态带来的系列问题,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闲暇教育的意义。闲暇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农民工形成正确的闲暇态度、闲暇价值观及恰当的闲暇行为习惯.使他们能有效充分地利用闲暇时间和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因此,以传播媒介为载体,以休闲资源搭建为手段,以社区建设为依托来开展青年农民工闲暇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是通过技艺满足需要的动物。由于需要之间、技艺之间的冲突,人也是政治动物。技艺在近现代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政治上.人类产生了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自由和平等是冲突的,不过二者都根植于人的需要和技艺。因此对自由和平等的思考应该深入到这个层次。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的需要以获利为形式得到极大的张扬,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被分离。这个事实值得警惕和反思。毕竟,人既是生产动物.也是政治动物。  相似文献   

14.
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与人类思想发展史演进中的辉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德国古典哲学的大师们不仅在认识论上,在辩证思维的发展上为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宝库增添了许多夺目瑰宝,同时在自由观上也卓有建树。本文浅析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5.
赵明环 《现代交际》2013,(12):154-154
闲暇生活具有自由、自主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生的生存状况、生命质量和精神态度。了解现阶段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与分配状况,测量学生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形态,是学校共青团工作有效开展的现实依据之一。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归纳学生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现状,并以人格特质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学生闲暇时间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交叉分析,考察其动机及行为,从而探索学生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闲暇消费是休闲时间的消费。马克思把“闲暇时间”称之为自由时间,是从事高层次活动的时间。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好这段时间,提高闲暇消费的文化含量,是一种价值方式和生活品位的选择。这种选择,不论对于老年人安度晚年,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本刊组织了专题访谈,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终身学习 积极进取 龙萼华 (74岁,湘潭钢铁厂离休干部 ):   读书是人一生的事。古人说:“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老年人读书学习,可丰富知识,…  相似文献   

17.
约翰·密尔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是自由主义的拥护者之一。他在《论自由》一书中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自由观,明确提出“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只要我们不试图剥夺他人的这种自由,不试图阻碍他们取得这种自由的努力”,反对“多数人的暴政”,强调保证少数的自由的重要性。他的最终目的是从政治层面论证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站在维护个人自由的立场上来对抗社会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们的思想和讨论自由。  相似文献   

18.
高天野 《现代妇女》2014,(11):198-198
一、契约自由的起源和发展契约自由最早起源于罗马,当时契约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双方合意,非经双方同意不得随意变更和解除。1契约自由这一原则的兴起和确立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工业革命造就了西方的繁荣经济,人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农奴的劳动力被彻底解放,他们成了纯粹的自由劳动者。所以个人价值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推崇,所以国家对契约自由充分尊重,很少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9.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通过分析自由的存在方式,逃避自由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产生自由困境的根源所在,构思出自己认为实现真正自由的理想状态和自由之路。弗洛姆的自由观让我们对自由以及追求自由有了重新的定义与认识,对当代人面临逃避自由的心理困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走向健全社会、实现真正自由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不是提出异化理论的第一人,但是,他关于这一主题的观点是独特的。异化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范畴,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揭示了随着人类社会的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空前丰富及人类创造力的提高的背后隐藏的危害——人们生存的困境,理性的丧失,价值观的扭曲。人们正逐渐丧失了行动的自由和思维自由而成为"被操纵的生物"、"被全面异化",进而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困境,使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