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宪政与主权:权力的有限性与权力的合法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伟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77-81
民族国家的生成是现代立宪政治发展的起点 ,它使国家主权的正当化与合法化成为现代宪政制度的主题。宪政不仅是对国家权力体系中治权的制约 ,而且也是对国家权力体系中主权的支持。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作为近代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一个组成部分而发生的 ,但是它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在后发国家的重演。置于这一历史背景 ,我们才能科学理解宪政与主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赵瑞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01-10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面向21世纪第三个十年,通过国际规范的建构来塑造网络安全,在实践和研究两个层面都日益重要。就主体而言,由于权力的持久存在,民族国家依然是网络安全建构的主体;不过,信息技术背景下网络空间一体化和碎片化的并存导致了权威位置的迁移,非国家行为者在其间的声音不断增强。就网络空间共同秩序建构的路径而言,在全球化的组织原则下,涵盖行为规则、国际法、互信机制、国际组织等层面。基于思想落后与现实巨变的交叉重叠的现实,对网络空间国际秩序研究必须在价值再造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以建构适应虚拟空间的安全控制机制和争端解决路径。正确理解网络安全国际规范建构的内容与过程,是网络安全领域知识生产和积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培养技能的手段,同时也是关系到文化思潮、意识形态等政治领域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教育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教育主权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主权,在教育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育主权不可分割的绝对论受到了挑战。适度的让渡教育主权,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到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中,也是对国家教育主权的维护。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主权国家重视网络空间的主权利益,网络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已经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 网络主权的确立和实现是国家主权理论在网络空间的应对,需要植根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政治环境,同时坚持总体安全观的国内政治考量。当前国际立法为网络主权提供法律保障,国际社会需要基于国家间的勤勉注意义务,以禁止适用武力为底线,扩大网络安全立法范围,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犯罪,增加国际合作,以求促进国际网络秩序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主权理论自布丹在16世纪提出以来,几经变迁,人民主权从此成为不可超越的主权理念。但是传统主权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国际法和自愿基础上的主权让渡不违背主权原则;而现在谈民族国家消亡为时尚早,主权并不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只要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的功能存在,主权国家就不会消亡;理论上的争执和相对主权观并不能成为干涉他国主权的理由;主权是解决国家利益问题的核心,是随国家利益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国际论坛》2016,(5)
网络空间中主权概念回归与再主权化已成为主流。虽然网络主权在内涵上存在着诸如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与国家主权封闭性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的超地域性与主权地域性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的多中心性与国家主权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但这无法否定与忽视网络主权的重要性。中美两国对于网络主权的认知也存有争议。中美在保障网络安全与独立性、网络战实力等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在国际互联网治理、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等议题上的合作也日益紧迫。未来中国须围绕加强网络主权的学术理论研究、制定全方位的网络空间大战略、构建网络平行基础设施、应对美国软性网络渗透与网络文化战及推动国际互联网治理转型等路径迈向网络强国。 相似文献
7.
信息主权的法律界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博文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5-33
通过梳理信息主权的历史源流、概念、分类及公共性特征,试图剖析出信息主权作为法治中的权力不同于传统主权的新内涵。当信息主权遭受信息霸权的挑战时,其法律界定便于厘清国家、非国家行为体和公民在信息主权中的各自角色,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文化主权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所拥有的无可争辩的文化话语权,它包括创造权、所有权、阐释权、享受权和继承权,具有主体性、尊严性、唯一性、发展性、整体性等特征。国家文化主权与原生态文化的安全关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关乎我们社会主义价值现的认同,关乎文化自尊、自信、自爱。在多民族文化交流当中,我们时刻都要有国家文化主权及原生态文化安全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升级,它的影响已扩散到了国家文化领域.广大发展中国家感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成为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面对西方文化扩张战略的挑战,也注意到因文化交融空前规模而产生的文化主权问题.与国家独立和经济主权相比,整合了社会制度、价值取向、文化观念等社会深层次文化主权对国家的影响更为复杂,效应... 相似文献
10.
论全球化趋势与主权理论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凛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20-25
主权理论是现代国际法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全球化可以通过跨越国界的资金流动、技术交流、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 ;与此同时 ,全球化及由此产生的国际经济相互依赖 ,向国家主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主权理论必然受到影响和冲击。在主权理论领域出现的一些思潮 ,如主权否定论、主权弱化论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对主权问题的正确理解。有鉴于此 ,一方面 ,我们必须坚持国家主权理论 ;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主权是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受到限制和让渡的。只有这样 ,国家才能融合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 ,从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空间“再主权化”与国际网络治理的未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与网络自由主义者所设想的去国家化的网络政治模式相反,"再主权化"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政治发展的新态势。这一趋势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网络政治互动的共同产物:一方面,国家权威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和制度体系,明确了主权在网络空间的管辖范围和方式,将虚拟空间中的社会行为和行为主体重新纳入主权的内部性之中;另一方面,国家行为体通过对外发展网络空间攻防、制定网络安全战略,从而确立其在网络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再主权化"的发展给国际网络治理机制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经济主权与国家经济安全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2):100-103
以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其发展趋势必然表现为一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它国的经济周期、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主权遭到空前破坏的同时,各国经济又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由于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通过对经济全球化中传统国家经济主权弱化的讨论,重新界定新时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新概念,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深化改革,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迅速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善的自然法理,卢梭推导出现实社会与自然状态之间的落差.为此,他通过契约达成公意试图建构出一种自由平等的政治体系.最终实现,人民主权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下,一方面,国家主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另一方面,国家主权理论也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获得了继续发展的机会。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即一国独立自主不受他国干涉地进行网络空间活动、处理网络空间事务并对网络攻击行为实施自卫的权利。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下位概念,网络主权的相对性、国际性更加明显。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最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代国家主权的有效行使和维护离不开网络主权,网络主权与国家主权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相似文献
15.
16.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31-33
网络与国家安全相互交叉竞合,是世界各国面临的立法难题。在联合国层面,联合国大会、美国以外的西方、发展中国家、上合组织国家、美国自身都各自形成网络安全政策立场的"五大流派"。中国基于自身国内外的需要,制定了统筹领导、统筹规划、统筹协调、部门主管、非政府网络参与者合计27类人的"五层逻辑"《网络安全法(草案二审稿)》,创立了层次清晰的中国特色网络安全法治轮廓。本文提出优化完善网络主体、客体、平台、活动、治理机制"五点改进"建议,凸显网络空间国家大数据的主权保护、推进该法迅速出台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7.
李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4-96
随着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市场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调节机制,藉以协调或规制各国家调节,并弥补市场调节固有的不足,这种调节机制即为国际性调节。作为对各国国家调节的一种再调节,国际调节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国家经济主权的一种限制,这就会引起国家主权与国际调节主体职权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宋德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
论述了国际海运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战略安全的重要性,针对我国现行国际海运存在的政出多门、分散管理的现状,提出我国国际海运治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宋德星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8,21(6):822-825
论述了国际海运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战略安全的重要性,针对我国现行国际海运存在的政出多门、分散管理的现状,提出我国国际海运治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余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4-29
拜登执政以来,不仅继承了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网络霸权护持政策的基本内核,而且对其进行了重大调整。就政策目标而言,护持网络霸权是两届政府的总体特征。拜登政府继承了特朗普的网络霸权护持政策目标,追求网络技术霸权、网络制度霸权和网络文化霸权。就政策工具而言,拜登政府的网络霸权护持政策并非对前任政策的简单套用,而是政策调整。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治理方式激进,实施退出外交;拜登政府重视盟友集团,运用国际规则,开展缓进式治理。就政策效应而言,特朗普政府的激进治理削弱了霸权合法性,拜登政府的缓进治理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网络霸权。然而,拜登的政策调整同样存在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美国网络霸权护持政策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