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在购买社区教育服务的实践中,扮演着主导者、动员者和问责者的角色,通过创制政策和订立机制,与第三方实体在社区教育服务中进行多元的公私合作,在合作中对第三方实体的服务进行问责监督,实现行动与预期目标的融合统一。在此治理过程中,政府面临着传统主体角色思维桎梏、需求多元和供给不足矛盾、问责机构和评估标准的缺失等角色挑战,化解挑战的途径在于搭建网络化治理框架,立足于归位和合作的关系调适,即强化角色功能和激活社会协同参与力量。  相似文献   

2.
鉴于企业成功地参与了精准扶贫实践,政府和社会对有效衔接阶段的企业作用寄予了更多新期待,乡土企业位列其中。通过对贵州省乌蒙山区乡土企业X茶园的调查发现,在处理政府、市场、所在社区的复杂关系中,该企业扮演的多重角色存在叠加效应,基本达到了多方预期。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基层政府与X茶园的角色互动再次开启,双方合作的领域围绕特色产业融合、村社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展开。进入衔接阶段之后,在政府产业规划、企业布局、社区治理等政策激励与规制下,X茶园经历了新的角色扮演、巩固与强化过程。这个新的角色建构使乡土企业塑造了双方合作的新伙伴角色,其特征是企业具备了在本乡本土开展对话的能力,显示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相对自主性,但也存在企社角色建构不均衡的事实。在政策既定背景下,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是实现企业、政府、社会等多元角色互动,未来乡土企业应围绕新型政企关系生态营造和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而制定行动规划和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3.
政府角色转变与高等教育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角色的错位,给政府自身和高校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转变政府角色已成为许多国家高教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治理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正确定位政府角色、纠正政府角色错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角色转变趋势有以下几方面:由管制型转向服务型;从政策治校到依法治校;从政府的单边治理到政府、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的多边治理;从“善政”到“善治”。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政府角色经历了"守夜人"角色、"干预型"角色与"有限型"角色的嬗变,政府管制作为政府职能经历了兴起、全面发展、改革与深化三个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角色嬗变与政府管制变革三者之间存在高度的交互性。资本主义发展对政府角色提出新要求,政府角色的转变使管制方式发生变化,政府管制的效果又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新的影响,从而再次作用于政府角色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治理:角色迷失及其根源——以H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对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和居委会的角色的研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根据法律和政策、政府职能理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和自治组织的特点,政府和居委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应分别扮演规制者、供给者、指导者和供给者、代言人、助手三重角色,但实际上,两者均存在角色迷失的现象,其根源在于社会自治能力不足、社会管理体制转型滞后、政府职能转变困难以及居委会的资源约束和理性驱使。  相似文献   

6.
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与“领路人”,在基层村庄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社会角色理论,以秦、甘、滇三个典型村的实际案例为对象,将村干部角色凝练为应然理想角色、资源汲取角色与宗族势力角色三种类型,并分析村干部角色对村政双向联动、政府资源驱使与宗族权威依赖三种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当村干部扮演应然理想角色时,村庄治理呈现村政双向联动的结构模式,并显著促使其治理高效;当村干部扮演资源汲取角色时,村庄治理呈现政府资源驱使的结构模式,并显著促使其治理低效;当村干部扮演宗族势力角色时,村庄治理呈现宗族权威依赖的结构模式,并显著促使其治理无效。提高乡村治理有效性应充分发挥村干部应然理想角色功能,在利用好村庄内生性社会资源的同时重塑干群关系,建立和完善对村干部小微权力的监察机制,在推进村政双向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市场化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化是西方各国自1970年以后政府改革的一个共同特征。它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和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其基本价值取向是在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取消垄断,引入竞争和市场力量,改善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品质与效能。文章在解析民营化的内涵、理念及方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政府在公共服务职能运作中应担当的角色,并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运作的具体方式及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8.
基于污染治理评估指标体系和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污染治理水平综合指数进行极值熵值处理,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GLS),探究税收负担和地方政府竞争对污染治理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中国污染治理水平呈现出“阶梯状”逐年上升的演变趋势;分地区看,四大地区污染治理水平非均衡性特征明显;污染治理压力、状态、响应三大子系统分别呈现“快速攀升”“平稳发展”和“波浪形升降”的演变特征。不同统计口径的税收负担对污染治理水平的影响效应不同,其中,宏观税负、狭义环境保护税税负抑制了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广义环境保护税税负促进了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引入地方政府竞争后发现,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污染治理水平提升,且税收负担对污染治理的影响受到地方政府竞争的制约。文章从健全绿色税收体系、落实排污许可制、优化地方政府竞争等角度提出提升污染治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重要时期,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大社会主体格局逐步确立。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代表,其政府的管理职能亦在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亟须社会组织参与其中。科技社团作为湖北省社会组织的重要力量,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湖北省科技社团虽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角色功能,但也存在较严重的角色缺位,尚未真正形成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成熟的第三方力量。因此,湖北省科技社团应采取积极的行动策略,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代的社会冲突与抗争性政治的存在,反映出政府对社会冲突与抗争的正向功能的认识不足。面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愿景,政府需要主动进行自我调适,并转换应对社会冲突与抗争的思维与方式。社会冲突与抗争在动力机制、运作过程与目标达成等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机遇,政府如能充分认知这些治理机遇、理性选择自己的角色,同时发挥控场作用、主动引导治理过程,便可能在政社互动之中疏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乃至构建治理体系、重塑国家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风险社会时代,公共危机越来越具有常态化的趋势。研究公共危机问题必须使用新的理论视角。在治理理论看来,公共危机治理是政府和公民共同的事业。那么,公民的角色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角色应是发现灾害危情和提供专业建议的预防者、危机应对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和信息反馈者、公共资源筹集与分配的监督者、灾后重建实务性功能的具体承担者。当然,公民参与角色的有效扮演需要实现与政府角色的协同。  相似文献   

12.
在城镇化的发展序列和动力机制中,各级政府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不同,工作的切入点和主要作为也不同.只有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为,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和市场手段的调节作用.各级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好市场调节作用,形成一种以农民为主力、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依托的良性互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评价和规范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中的法律问题是事关政府间税收竞争合法与非法的界定标准,能为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对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具体法律措施,有利于规范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保障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供给三重失灵与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社会失灵的同时存在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效益和质量的低下.为了探寻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之道,我们需要突破在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做出非此即彼选择的惯性思维模式,借鉴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等分析工具,构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一主多元型新模式.这一模式势必需要我国政府实现从直接生产者的单一角色向兼任生产者、安排者和培育者的动态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5.
企业破产中的政府行为及角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破产实践中存在的政府角色及政府行为的经济学、法学研究分析证实 :企业破产中政府的种种不规范行为以及同时扮演着的社会管理者、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者、司法者三重角色是我国企业破产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经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这些政府行为与角色后面有更为深刻的体制上的原因 :立法上的种种不足、司法权的不独立、尚未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等等。在正确认识破产法的作用与性质及政府在企业破产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的基础上 ,对规范我国企业破产中的政府行为 ,完善我国的破产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角色分析方法 ,分析改制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各系统要素的角色行为 ,试图明确现存的上级党组织、政府、政府出资人代表或机构、企业、企业党委、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 ,澄清它们各自的角色及其行为 ,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自科学建制化以来,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经历了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的演绎。科学家角色由传统的单一“学院科学家”转变为包括学院科学家、产业科学家和政府科学家等多元角色样态的“后学院科学家”。随着科学活动与社会因素的深度交织,不同类型科学家的角色定位面临角色错位与异化、科学场域与社会场域“越界”、角色定位制度保障不健全、公众对科学家角色误读等诸多问题和困境,从促进科学共同体科学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健全科学家角色协调协作机制、构建具有实践针对性的科学伦理规范体系、推进科学教育和公众参与科技治理等多重维度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根源及应对之策,对促进“后学院科学家”发挥角色功能、优化科技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破产实践中存在的政府角色及政府行为的经济学、法学研究分析证实企业破产中政府的种种不规范行为以及同时扮演着的社会管理者、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者、司法者三重角色是我国企业破产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的直接原因.经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些政府行为与角色后面有更为深刻的体制上的原因立法上的种种不足、司法权的不独立、尚未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等等.在正确认识破产法的作用与性质及政府在企业破产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的基础上,对规范我国企业破产中的政府行为,完善我国的破产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政府在电子政策网络治理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究。首先运用理想类型的研究方法构建电子政策网络的分类评价体系;然后辅之以现实中的案例,通过分类阐述政府在政府支配型、社群主导型和网络互动型电子政策网络中的角色和策略,总结归纳认为:政府仍然是电子政策网络的协调者、激励者、各行动主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概而言之,政府在我国电子政策网络治理中承担着领航责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是指高校学生党员对自身角色身份与地位、角色规范与行为、角色权利与义务及其角色扮演与表现的认知、理解与体验。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生成所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角色认知的淡化、角色行为的弱化、角色预期的虚化与角色评价的蜕化。精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助于高校学生党员在聚集意识与后援意识相互交融与相互转换中生成党员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