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电影业交际日益频繁,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产业市场的地位逐渐增强,中外合拍片作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形式,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认同等方面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2.
《当代老年》2011,(12):4-5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走出去”,将中国建成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迅速走向国际市场。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开拓国际市场的道路也充满了坎坷。通过介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背景,分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铁"走出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国际文化软实力合作与竞争并进,一方面,世界文化融合,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一方面,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激烈竞争。顺应合作与竞争的潮流,孔子学院应允成功建立并且快速发展,不单单推广汉语言教学,还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孔子学院是我国"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外交策略,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最好体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和发展力,为我国树立了良好积极地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5.
济南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日益重视文化形象的发展建设,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驻济外籍教师作为在华特殊群体,切身体验了两国本土文化。本文以驻济外籍高校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外籍教师眼中的中国文化形象特征,指出文化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优缺点,从而为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输出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种新时代的发展战略,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要通过大力培育复合型人才、努力树立文化认同感、多方面借力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对于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是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于俄罗斯语言文化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意义,探讨"一带一路"对于俄罗斯语言文化传播的影响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文化要想成功地走出去,就需要综合作者、翻译者、赞助商以及出版机构等多个方面的要素。中国文学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文化发展中,文学文化走出去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学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攀升,也使各种文学文化活动开展起来,在文学文化日益繁盛的同时,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较大的压力。本文主要是从中国文学文化的研究现状、困境出发,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前沿动态     
正"中国走出去智库"成立并将举办首届论坛国内首个走出去智库(CGG,China Going Globakl)日前宣布成立,并将于2014年3月20~21日在京举办首届"中国走出去投资并购论坛"。该智库由国内领先的投行、会计师、律师和品牌专家联袂打造,智库专家来自于国际一线实务经验丰富的四大机构——中信证券、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和蓝色光标传播集团。该智库致力于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规避风险,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9.
"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过程,是缓解国内资源紧张的重要举措.当前,各国企业都在为争取资源而奋斗,"走出去"战略实际上是中国企业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国际化生存,这一步能否走稳走顺,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提倡文化走出去,做好诗歌翻译工作,将会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去,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熠熠生辉。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歌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杜甫诗歌和诗歌翻译的研究众多。对《登岳阳楼》的英译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各个英译版本的特点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有必要适应国家和地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结合所在院校特色,改变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依旧处于被忽视地位的现状。从教学计划、校本教材、教学设计、以赛助教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从而为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云诡波谲,未能阻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脚步。目前,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共有《海盗》、《孔子》、《金达莱——绳技》等三台节目分别在南美、欧洲巡回商演。2009年,《海盗》在巴西玛瑙斯、贝伦、圣路易斯三个城市演出了十几场,场场爆满。危机是"危"也是"机"。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在金融危机的瑟瑟寒风中逆势飘红,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其根源来看,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文化自信打下坚实根基;从其当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来讲,为推动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应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共同推进中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要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极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方勇 《科学发展》2014,(4):13-19
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机制模式,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梳理和分析自身特点和约束条件,并在与发达国家进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一种最适合自身的机制模式。中国金融机构应紧紧跟踪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动向,在海外业务发展过程中力争在新金融领域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各国互相依赖性加强的时代大背景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迅猛。"走出去"有利于中国同时利用国外国内两个市场,调节市场因素,取长补短,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几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投资从来都是收益与风险并蒂而生。如何防范风险,确保收益,是我们研究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最实际的意义所在。该篇文章就针对当今国际社会的现状和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关于构建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渐起,中国正在努力做文化大国。“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被热烈议论。在这样的喧闹时刻,考虑一下“不能如何”的问题也许有别样的意义。中国文化当然要走出去,可是,不能这样走。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元的强势回归及亚洲避险资金流入的情况下,美国的艺术品市场在2016年表现不俗.相比之下,在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我国艺术品"走出去"蔚然成风.那么,我国艺术品"走出去"现状如何?文化艺术品市场想要真正"走出去"还存在哪些瓶颈?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但同时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危机引发的大调整会形成全球经济新格局,洗牌过程也会使一些国家的产业出现空当。而对中国企业而言,这都是进一步加速"走出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正成为一种时髦,“走出去”意味着财富激增,然而“走出去”也路途艰难。就在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并购时代”、“掀起海外并购高潮”等字眼背后竟也有了这样一种说法:“不出去等死,走出去找死”。国际市场并不是单纯的市场,而是政治、经济力量综合博弈的场所。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不同结果中可以看到,它们会遭遇到市场、政治、文化、法律制度甚至无理由的歧视等各种障碍和风险。  相似文献   

20.
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是保定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资源。然而,保定市的文化资源,在市场价值、产业水平、营销力度等方面均有待于提高。因此,必须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保定市文化资源的整合、提升、嫁接、创造,实现其市场价值,使之成为保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