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当代学徒制职业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高校、政府多方协同培育。在"工匠精神"的文化背景下,应突破职业教育体制发展的瓶颈,积极探索出适合当代学徒制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职业素养,现代学徒制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而工匠精神引领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二者有机结合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慧琼 《公关世界》2022,(12):130-131
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重点不但集中在知识水平上,还应引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的精神理念,将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塑造成为有着积极劳动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此,本文以“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引领,发挥劳模和“工匠”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作用,并形成育人的合力,顺应人才强国的战略,为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结合的现实意义,然后探索"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接着分析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水平提高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实体经济在新时代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模式在“工匠精神”层面的价值缺失,进一步指出“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中缺位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从若干个维度为“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宋洁 《公关世界》2022,(20):13-14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近几年国内专家学者关于“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已经很多,相关研究也逐年递增。2017年,山东省启动了首届“齐鲁工匠”的评选,倾向于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才。2018年至2022年,面向全省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培育认定10万名左右“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是可行的,从这一程度上来讲,对提升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文胜 《职业》2017,(23):57-59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入口和出口变化显著影响着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事实又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大规模需求中被掩盖,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本文提出,职业院校应不忘初心,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挥棒",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效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以解决目前发展的瓶颈和困惑,有效发挥职业院校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8.
吴志忠 《职业》2018,(25):24-25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国家呼唤并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院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耕适合"工匠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学院发展的第一要务和根本目的。本文从办学思路、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方面阐述如何让"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生根开花,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婕  杨亚  王晓艳 《公关世界》2023,(14):133-135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原有育人模式面临外部风险与内部困境叠加的双重压力,为了推动其中国产业升级改造,制造业转型,也为了高职院校迎来新辉煌,亟待引入“工匠精神”抵御外在价值观风险,打通现有育人模式的各个环节,最终构建起基于政策、平台、机制的新高职院校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三教改革是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突破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师、教材、教法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用工匠精神引领高职三教改革,提出具体路径,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订单式”培养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完成其培养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选择性课程改革以及工业机器人改革试验区和校企合作等平台、面向人人竞赛、现代学徒制及实践效果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王京红 《职业》2023,(8):54-57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现状与不足,阐述了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学生培养为典型案例,提出了关于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赵炜 《职业》2016,(30):46-47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对于技能人才来说,其是否有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职业价值取向.技工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工类人才的基地,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为国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来推进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同时,工匠精神也是技工学校学生个人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当前技工学校应当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主要探讨了技工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措施,希望对广大技工学校教师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5.
黄晟 《现代交际》2022,(11):107-114+124
从历史和理性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在中国并非舶来品,而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儒家文化体系中,以“仁”学为核心的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思想资源。充分发掘儒学中与工匠精神内核相通的部分,将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工匠精神的中国本土化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各大高校纷纷转型的发展背景下,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成为地方院校的教学宗旨。本文剖析了各大院校现存的教学模式,并阐述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入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艳 《职业》2017,(33):25-26
本文就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培育技能精英进行分析阐述.培养工匠精神是职校生成长的需要,只有把历代工匠所具有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优秀职业品质融入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拥有对职业的坚守和敬畏,对产品的高度负责、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与极致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现阶段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当前的国家发展状况下,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更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人才机制发展需要的。基于这种发展现状,将工匠精神培养纳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有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纳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研究与实践路径,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大庆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油田自开发建设以来已有60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大庆精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并推动着大庆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大庆精神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加强和丰富大庆精神的内涵。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推进的,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阐述的事物的存在是运动着的,在当今所处的时代下,大庆精神也是随着时代的脚步、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的,为大庆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在工匠精神的视角下研究了大庆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大庆精神和工匠精神都蕴含着对职业的操守,站在文化自信的立场上,二者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二者所强调的思想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落伍。  相似文献   

20.
孙文娟  谢海欧 《职业》2018,(5):29-31
工匠精神是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失的职业素养,也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国制造的现实需求。本文分析提出,要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明确其重要性,探析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路径:在师资建设方面,加强能工巧匠的培养和引进;在专业教育方面,采取小班化教学;在实习教育方面,学校企业齐上阵;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植"尊重劳动,崇尚技能,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还可以通过科学管理、考核评价、终身教育等方法,催生更多能工巧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