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3—2012年持续存在的31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有融资约束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高于无融资约束企业;有融资约束企业的现金持有量的变化与公司经营现金流显著正相关,说明有融资约束的企业会为了把握未来的投资机会而从当前经营现金流中储备现金。无融资约束企业因其外部融资能力较强,其现金持有量的变化不受企业经营现金流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分为负现金流,正现金流且现金持有量增加和正现金流且现金持有量减少三组,分别研究了这三组公司信用风险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这三组不同融资约束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经营现金流为负的企业信用风险较高,企业受到较强的融资约束,但信用风险对融资约束作用不明显;经营现金流为正且现金持有量减少的企业,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具有一定的财务松弛度,信用风险和融资约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经营现金流为正且现金持有量为正的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很大,而且企业信用风险加深融资约束程度;融资约束对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调整速度的不对称性。研究发现超额现金持有企业向下调整速度显著快于现金持有不足企业向上调整速度,实证结果支持消耗现金的调整成本低于构建现金的调整成本这一观点。金融危机发生后,超额现金持有企业向下调整的速度减缓,现金持有不足企业向上调整的速度没有显著变化。金融危机下持有现金的边际价值增加可能是超额现金持有企业向下调整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而金融危机引发的高额融资成本成为现金持有不足企业向上调整现金的主要障碍,金融危机期企业持有现金的预防性动机增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到政府政策影响,国内融资环境持续收紧,导致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越发严重。文章采用2006年至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两类资金占用问题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经营性资金占用水平越高,投资过度现象越严重;企业集团会加剧经营性资金占用对投资过度的影响;企业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水平越高,投资不足现象越严重;企业集团会减弱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表明,资金占用会以不同形式影响企业投资效率,企业集团的存在会进一步影响上述关系。最后,文章提出一些优化企业治理和投资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银行业竞争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手动收集的中国各省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结合中国上市企业财务数据,考察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银行业竞争显著地增加了企业投资水平,但是并未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进一步地,银行业竞争虽然通过减少融资约束和加强债务治理来缓解国有企业投资不足行为,但是融资作用的发挥也可能会加剧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因而银行业竞争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将取决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相对程度。同时,银行业竞争通过加强债务治理作用抑制非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来减弱非国有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进而共同促进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现象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媒体作为企业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其报道不仅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也会影响公司各项决策行为。媒体报道数量体现的是媒体对企业的关注程度,而媒体报道语调更能反映出媒体的主观情感。考察媒体报道语调对公司超额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富有意义的研究话题。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可实证检验媒体报道语调对公司超额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语调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公司超额现金持有水平,即媒体报道语调越积极,公司超额现金持有水平越高,这一现象在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和管理层较为保守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拓展性检验还发现,媒体报道语调越积极的公司会降低股利支付,减少并购投资,并且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行为不会损害其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模型,利用2012-2018年数字创意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使用GMM动态面板方法,从融资约束视角实证检验了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错配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资增长;企业创新投资活动普遍存在外部融资约束,金融错配的提高会加剧企业创新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性质和地区市场化程度分析可知,金融错配对创新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加剧作用对于非国有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数字创意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企业性质、政府干预程度以及外部市场竞争度存在差异的情形下,银行长期贷款对企业投资效率有不小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长期贷款的存在弱化了负债对企业投资的刚性约束效应,且在国有企业中,这种弱化效应更加明显,从而使得国有企业拥有更高的投资水平;银行长期贷款的存在弱化了负债融资对过度投资的刚性约束效应,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在政府干预程度强的地区,银行长期贷款不能形成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约束,使得企业更容易出现非效率投资;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增强了银行长期贷款对过度投资的刚性约束作用,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总体上负债不仅会抑制低成长企业的投资支出,同时也会对高成长企业的投资产生约束。为了加深认识负债对投资的影响机制,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样本划分的基础,进一步重点研究了不同股权结构下负债与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低成长企业中,如果股权比较分散,负债会抑制经理的过度投资,而若股权高度集中,负债一方面会导致股东过度投资,而另一方面又对过度投资产生治理作用,并且治理效应大于过度投资效应;在高成长企业中,如果股权比较分散,负债与投资不相关,而若股权高度集中,负债将引致企业投资不足。结论不仅支持了负债代理理论,而且为负债治理效应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验、比较我国不同产权结构的上市公司的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得出结论:产权结构对我国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投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国有股比重越高,则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越低,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也就越小。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融资约束,而国有股比重较低的企业则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1.
公司现金持有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外部融资约束的视角考察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因素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具有显著为正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具有现金积累倾向;而且公司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现金积累倾向越大,表明公司融资约束显著影响公司现金持有政策。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采取切实措施拓展公司融资渠道,缓解公司外部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2.
融资约束与非效率投资限制了公司价值的增长。针对这一问题,以地区金融科技的发展对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构造PVAR模型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2011-2020年中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融资约束划分后,最终确定36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SGMM回归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在短期内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促进投资的发生,缓解投资不足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从长期的影响来看这可能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会通过缩短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滞后期数,促进企业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公司债券融资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外部债务融资的重要渠道,借鉴Richadson的投资模型,以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公司债券融资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普遍存在。公司债券融资对上市公司“股东—债权人”冲突的加剧作用大于对“股东—管理者”冲突的缓解作用,从而加剧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同时公司债券融资改善了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环境,缓解了其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以2003-2014年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冗员的重要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冗员不仅会加大国有企业的自由现金约束及国企高管的道德风险,还具有显著的投资约束作用.进一步研究得出,适度冗员和过度冗员具有不同的经济后果和治理后果,适度冗员会增强对国企高管的负激励,提升高管的投资动力,而随着冗员的持续增加,自由现金流约束作用和道德风险强化效应则会降低企业的投资规模.同时,冗员与投资效率的关系也进一步佐证了适度冗员的治理作用,适度冗员会降低国企的过度投资水平,而存在过度冗员现象的企业其过度投资也更严重.另外,冗员与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仅在公益类国企显著,在商业类国企中并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冗员对企业投资的约束作用也仅存在于地方国企,而在中央国企则缺乏此约束作用的证据.外部环境变量,如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企业所在地的GDP增长率和企业所在地的财政赤字率,对冗员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代理摩擦机制和管理者学习机制双重视角,考察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降低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工具变量回归、双重差分策略、改变核心变量等稳健性检验表明结果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降低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对分析师预测离散度高、外部监督弱、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低、经营不确定性高的企业更明显,验证了数字金融降低代理摩擦和增进管理者学习的作用。渠道分析发现,数字金融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了股东—经理人代理成本,提升了企业投资—投资机会敏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降低非效率的作用对非国有企业更显著;数字金融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都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融资约束低的企业更显著地抑制过度投资,对融资约束高的企业更显著地降低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136家上市房地产企业2012年到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将融资约束和委托代理纳入同一框架,构建双边随机边界模型,探究两者综合效应对企业最优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上市房地产企业投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代理成本对投资支出的影响略高于融资约束,融资约束不能完全抵消代理成本的影响;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双重影响导致上市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规模偏离最优水平在5%—10%之间,大部分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投资异化问题;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存在投资过度现象.为有效解决企业投资异化问题,促进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方式弱化代理冲突,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条款、调控税率等途径减少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7.
借鉴Almeida(2004)和Khurana(2006)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模型,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至2011年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其融资约束、投资规模与金融发展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究.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较高;相较于大型规模投资,中小规模投资下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强的融资约束,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更高;而金融发展对整体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有所缓解,且其对中小规模投资下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2008—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税收规避和现金持有相关理论,探讨了税收规避对现金持有水平以及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规避程度较高的公司,其现金持有水平和超额现金水平较低;现金冗余和现金不足的公司,其税收规避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现金冗余的公司存在因税收规避程度提高带来的信息不透明和监管薄弱,从而诱发管理层机会主义问题,这也为企业利用税收规避寻租提供了证据;此外,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和我国税收制度的特殊背景,税收规避不会显著增加现金持有价值,同时股权结构在税收规避影响现金持有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从侧面证明了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2012-2018年861家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等检验方法,探讨了创新券这一创新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券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创新券可降低政府补助所带来的过度投资,即双重政策的叠加会弥补单一政策的缺陷;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券并不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抑制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间接验证了产学研信息共享的机制.在激励企业投资时,政府应注意到单一供给面政策造成的非效率问题,利用多重政策的组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与高社会责任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国有与低社会责任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为明显。(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降低投资不足状态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有助于提升投资过度状态企业的投资效率,这归因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引发的企业融资约束效应。(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主要通过加大企业金融化及助推大股东掏空渠道来抑制企业投资效率,“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企业金融化/大股东掏空-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渠道均有效。(4)股权制衡度与审计质量对两者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股权制衡度与审计质量的提高均会加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