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风家教,要向革命前辈学习,继承和弘扬他们的红色家风。红色家风是中华优秀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不仅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本文试图从励志勤学、一心为民、一视同仁等方面来探究红色家风的内容,其对于新时代家风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论述,是基于实际提出,促进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孝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被传承至今,属于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家风建设的意义、内容、原则的背景下,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论述奠定现代孝文化建设的几大重要意义,重点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对现代孝文化建设的启示,全文通过多方面的探析以期为传统孝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神,璀璨夺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成为国家战略目标,因此,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应用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好家风为视角,通过好家风的路径建设来发扬其现代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习总书记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定位为着眼点,突出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的表现,浅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不可摒弃的时代正能量,重点阐述习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运用与创新发展,认识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关系,认知以家风为着力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阐述优秀传统家风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促进作用,明确传承优秀传统家风的重要性;探索以传统家风为着力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提供有力的培育渠道。  相似文献   

6.
家风作为国风的构成基础,加强家风建设有利于解决家风建设意识淡化和整合性不足的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曾国藩家风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代表,具有勤俭自律、孝悌友爱、睦邻诚善等特点,对新时代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齐佳 《公关世界》2023,(6):108-110
本文通过对当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家风家教基因,以及廉洁家风家教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进一步提出高校要把廉洁家风家教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范畴,通过廉洁家风家教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养成的对策与建议,着力改善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  相似文献   

8.
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利因子,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灵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凝结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带动世界文化的繁荣。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学生作为我国优质的知识生产力,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更为艰巨的使命。将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必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阶段,此项工作落实质量不容乐观。深入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问题,积极设计策略提高融合质量重要且必要,相关者必须对之加以重视。本文从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原则及策略三个维度出发,对融合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相似文献   

10.
优秀家风所包含的家庭观念、社会观念、国家观念,来源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层面的理念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家庭教育传承优秀家风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契合性。以优秀文化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青少年摆正价值心态,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新时代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的文化自觉,鼓励青少年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并在家风文化中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是中国式现代化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和家风家教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六个世代的养老观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认同家庭养老,认为子女应当承担家中长者的医疗照护和给予经济支持,并希望其他子女和老人的同住者共同分担养老责任,持家庭分担式养老观念。中国青年依然奉行传统孝道文化,愿意承担家庭养老责任,并赋予家庭赡养新的时代内涵。这既传承和发展了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对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社会福利制度和家风家教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和探索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必须有稳定而强大的平台,语文课堂应一马当先。本文将对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明确要求不断持续推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的发展和转化,提出了关于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的著名论断。高校学生党建在以新载体为依托的基础下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主题党日活动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可操作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沂蒙精神丰富内涵,沂蒙精神植根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沂蒙老区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展现的精神特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华夏民族精神,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弘扬沂蒙精神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了山东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对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价值,新时期加强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已成为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有利于构建新时代和谐的党群关系,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家风是中国人的重要精神标识,它体现着对历史的传承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家风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家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弘扬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作为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培育优良家风,发扬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7.
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一次强调了传统文化对于实现文化强国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高校党建一直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作风建设则是党建工作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以"仁义礼智信"为行为准则,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正身典范,对于高校党建尤其是纯洁性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采用了一系列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治国思想,在"中国梦"、以民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系列治国理念中都体现了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相结合的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实现民族复兴的远大目标,是习近平主席的优秀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丰富博大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中央和社会各界广泛重视,高职高专院校应在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其应尽的职责和功能。本文从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及基本特征入手,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引领作用,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存在的文化失范现象,围绕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就高职高专校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契合之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蕴含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高校辅导员可借助著作、故事、案例等多种形式,学习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之处。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可通过理念选择、公共课教育、组织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