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图谱技术是现代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借助学科知识图谱和课程知识图谱进行学习资源结构化描述,同时利用课上和课下引导学生自主添加新的知识点到知识图谱中,从而更好地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易于记忆。以中国史学史在知识图谱的构建进行教学效果验证,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史学史课堂教学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学知识的图景与形象化,可以增强信息的传播与可操作性。知识的可视化研究直观反映了知识结构的动态特征和科学概念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网络。本文提出,将基于科学图谱的知识可视化模式进行机械制图课程信息研究,发挥图形学的优势,不仅可以高效、清晰地讲解课程内容与体系,更可以引领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将图形学理论基础转化为可视化知识,将成为新世纪课程发展与改革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推进国际化认证和全球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任务驱动地图”的《运筹学》课程建设路径。通过构建“三层”循序渐进的任务链并利用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处理,旨在降低学生的学习认知负荷,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使得教学更加高效、直观。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研究缘于教育者对课程现实问题的关切和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吸引了广大教育者重新将目光聚焦于对校本课程的研究。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梳理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回顾近20年来我国校本课程研究进展。校本课程研究要凝聚多方力量,打造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探索校本课程的统整模式,关注本土理论研究,塑造校本课程的话语体系,凸显校本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的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按照村镇人口指标和行政等级指标进行规划和评价,但村镇两级行政单元的人口数量和经济体量过小,难以支撑自洽运作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在整个县域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而县域尺度较大、人口密度较低,不适用城市生活圈的理论与方法。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基于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的基本原理,以行政单元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实体,运用知识推理技术建立空间邻近关系、空间归属关系、功能管辖关系、功能替代关系和兼容配置关系,形成县域公共服务体系的知识图谱网络,并构建村镇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从整体关联的视角能够较为系统地研究村镇公共服务体系,进而指导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6.
全国中职语文课程改革将实用性教育作为改革的精神内核,教师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中应将实用性作为其精神主旨,重新定位其课程性质,构建其课程内容,调整其教学目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性质、内容及课程论、教学论等几方面均体现出实用性精神。在现实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由于片面强调教育目标的学术性价值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实用性,从而将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致使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存在巨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章圆  孙钰 《城市》2020,(3):53-63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智慧城市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2010年?2019年收录的649篇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智慧城市研究的文献进行内容挖掘和数据处理,以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描述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近十年来智慧城市的研究进展及热点,希望能为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需求特点。旅游学科的礼仪课程在课堂操作中,不能忽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情景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位置,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及自主活动,创设出某种特定的模拟情境,构建了主体参与现场操作、模拟实践情境演练、知识概念现场感知、操作思维反馈总结四个层面的逻辑结构,有效地促进了礼仪课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为直观了解我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现状,探索今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向,以中国知网中近五十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法对管理心理学的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聚类研究。研究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管理心理学、企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者、管理人员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赵英键 《现代妇女》2014,(9):168-168
《艺用人物动物解剖学》课程是美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雕塑系列课程相辅相成,在雕塑专业教学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就各高校而言,课程中也开始注重传授人体结构知识,开设艺术解剖学作为美术专业的必修科目,在传统艺术人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携带PPT,石膏模具进行讲解,对解剖知识只限于平面表现,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训练,只是手绘临摹解剖图谱,学生由于一直以平面手绘的方式学习,学得比较吃劲,永远无法了解解剖知识的立体结构,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学生兴趣不浓,对将来下一步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浙江省某高中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该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实施情况,具体涉及学生参加课程的积极程度,对课程建设、教师授课方式和考核合理性的满意程度,对"职业技能类"课程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认识学科的价值与研究方法、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全面提升学科素养的帮助程度。针对调查结果,作者提出一些建议,如适当增加"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的课程种类和课时长度,将平时作业引入课程终结评价中等。  相似文献   

12.
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梅  杨玉泉 《职业时空》2008,4(11):54-55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重要转变,其基本要求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一定的课程观的指导下,应用新的课程开发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体系结构从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知识观课程和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为研究对象,简单地阐述了新知识观的概念,详细分析了知识观课程与大学教育教学方式,深入探讨了新知识观课程和大学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以期为新知识观课程和大学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方式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三阶层式"高校—律所"共建民商事实践课程体系是探索法学专业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通路的尝试。以开设律师实务课堂课程为平台,将三阶层式课程设计运用其中,包括知识管理、技能训练、实战演练三个阶层,三阶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课程体系设计成效已经初显。三阶层课程设计方案的优势体现为定位准确、目标清晰,环环相扣、互补互利,有效反映法学核心课程教学效果;但各阶层依然存在问题,仍待深度探讨与细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CSSCI中2003—2021年2330篇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6.1为工具,通过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及突现词分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选题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和现实背景,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研究主题发散,但呈现多元化交融的特征;研究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经历了初始发展阶段、深化发展阶段后,目前正处于蓄势阶段;研究内容关注社会维度、经济维度、教育维度等对大学生就业的全方位影响,并试图理顺政府、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体在“学业—就业”转变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现今地理学科的发展,在高考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地理逐渐形成综合性较强的科目.教师的启发和诱导是学生产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关键,主要体现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缩小师生之间差距,和学生做朋友;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 "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它是使学生在了解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形成整体印象的一种课程,是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真正意义.综合课程强调整体性,在内容上强调选择各学科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构成一个综合的体系,尽可能广泛地利用综合性的问题、整体化的和有结构的阐述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观点分析事物,发展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改造,更能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的课堂环境。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全面研究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度的进行课程资源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逐渐迁移和内化语文知识,深入的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并产生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对课程的高度关注,从而确保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和水平的持续上升,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和内涵,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存在着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太细、缺乏综合等问题。在“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教学做统一”的原则指导下,该课程的构建应遵循国际贸易业务的一般程序,以外贸业务员的具体工作为主线,在国际贸易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在真实性基础上构建良性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人居环境研究,尤其是完整的山地区域人居环境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在语义层面几乎涉及了人类知识系统的各个方面。如何科学的界定人居环境的语义对象、探寻人居环境的内在矛盾、建立系统性人居环境认知模型并进而开展实例化验证是真正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重大课题。论文从理论、技术、实证三位一体,自然、社会、人工三位一体两个基本学术观点出发,在充分融合"人居环境科学"和"地学信息图谱"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方法体系并进行了重庆市区域层面的实例验证。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观剖析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