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由之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陆续出现,职场性骚扰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出现。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自身权利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由于职场性骚扰的相关法律规定存在漏洞,防止职场性骚扰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使得相关案件受害人无法获得及时救济,因此,亟需构建防止职场性骚扰的法律体系,保障类似案件受害者的合法权利。本文分析了职场性骚扰的基本问题,对我国当前职场性骚扰的情况进行介绍,进而分析当前我国防止职场性骚扰法律规制的不足,最后提出相关法律体系构建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的人权保护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董凤华 《现代交际》2010,(12):30-31
在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尊严权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本文论述了劳动尊严权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内与现行法的衔接与整合,包括总括性规定和专门规定,即在《劳动法》中增加有关反对职场性骚扰的条款;完善劳动者隐私权保护;完善劳动尊严权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法律如此不完备的情况下,单靠地方性法规做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小打小闹,“木门改玻璃门”,是无法阻止职场性骚扰的频繁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今日调查     
“性骚扰”第一次进入我国立法程序 最近,几起性骚扰官司都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关注:武汉教师性骚扰案成为我国第一例性骚扰胜诉案件;北京首例性骚扰案仍在艰难的进行过程当中,一时间性骚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记者从全国妇联获悉,性骚扰将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法律起草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5.
性骚扰事件在近些年来频繁发生。高校性骚扰实质上是性骚扰的延伸,其特殊之处在于行为人或受害人有一方是高校主体。高校性骚扰有着普发性、隐蔽性和持续性三个特点。高校性骚扰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从伦理学的角度可将其归结于人性与师德的形成机制;从社会学的角度可将其归结于权力与学业的形成机制。对高校性骚扰问题的解决,我们应从预防与规制两个层面出发,构建起一套常态化的高校反性骚扰机制。  相似文献   

6.
据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研究所调查表明,高达90%的职场女性受到过性骚扰,其中75%来自上级,15%来自同事。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调查也表明,性骚扰已经成为女职工劳动保护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公安部部门统计表明,职场女性遭受性骚扰的人数惊人,然而报案者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女性害怕打击报复,然而更可怕的却是少数女性对这种行为的认同,女性们的贞操观在职场中,变得越来越淡,形成了"少数女性失身不为耻"这一麻木得让人痛心的"职场潜规则"。  相似文献   

7.
黄斌 《职业》2011,(Z1):139-141
道路交通事故是侵权行为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历史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和受害人的民事赔偿和救助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澄清理论界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并对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出了相应立法完善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日传媒普遍关注骚扰立法问题,本人认为立法虽然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想当然认为一立法就可以一劳永逸。笔者认为立法的作用非常有限。我们必须透视实施性骚扰者的深层心理,从而找出性骚扰产生的根源,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9.
帅樊鑫 《科学发展》2023,(12):88-95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是一项可有效分散企业环境风险、保护受害人利益的制度。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面临相关立法缺失、企业投保积极性不足、承保范围小等问题,阻碍其功能实现。芬兰环境损害保险制度在模式选择、承保范围、索赔条件、机构设置等方面,对我国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有较强借鉴意义。结合芬兰经验与我国实情,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首先应考虑修订现有法律和单行立法,以弥补相关立法缺失;其次是建立强制责任保险模式,以消解企业投保积极性不足问题;另外须适当扩大承保范围和设立专门保险机构,进一步增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适用。  相似文献   

10.
不知道可不可以说,国内绝大多数人对“性骚扰”的认识是自“接轨”后得以启蒙的,还从香港电视剧里学会了一个暧昧的词,叫做“非礼”。不过因“非礼”告上法庭的,至今未有零的突破。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中国人的性禁忌使中国人别有特色,“性骚扰”这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虽然迟,但到底开始为中国所关注。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报告,在23个工业化国家中,有15%-30%的女性声称经常受到老板或男同事的性骚扰,其中西班牙84%,英国74%,丹麦11%,而中国,尚未有这方面的调查。在西方国家中,美国最先于1975年以法律形式禁止性骚扰,80年代中后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也先后立法明令禁止性骚扰,而中国,尚未有专门的法律。看来,在中国,直有必要有人率先喊一声:  相似文献   

11.
在当下应对高校性骚扰的进程中,现有法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并未专门构建出应对这一问题的细致框架,司法权力往往也难以有效介入。校内治理规则之于法治的基础功用决定了这一规则体系应当成为防治高校性骚扰的首要制度性规范。借鉴美国的经验,校内治理规则应在明晰高校性骚扰的规范意涵并设立专门机构的基础上,构建校内处理流程并规定配套措施,划定应对高校性骚扰的举报、受理、调查、复核、认定与处理工作的具体步骤。此外,应创制行政救济程序并完善现有的司法程序,实现公权力救济程序与校内治理流程的制度衔接。  相似文献   

12.
从容 《职业》2011,(13):65-65
在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应立法限制企业员工随意跳槽,以便企业在培养新员工所花费的时间、代价方面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职场跳槽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法则。如今,职场竞争日益激烈,跳槽成为职场人频频触及的问题,也成为职场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员工跳槽,  相似文献   

13.
王旭泽 《现代妇女》2014,(12):69-69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企业融资的需求,但是由于其缺乏完善的立法制度和金融监管体系,民间借贷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本文主分析了民间借贷的主特征和广泛存在的原因,以及在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一些完善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何欣 《职业时空》2009,5(11):159-160
就目前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未来发展方向应走向专门立法,并论述了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可行性和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法典》对监护制度作出了重大调整,成年监护、社会监护、尊重被监护人意愿原则等内容既完善了监护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监护人责任规则的立法基础.在新监护体系下,监护人责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面对监护制度新发展提出的挑战,通过法律解释的方式缓解有关矛盾是当下比较适宜的选择.需要通过法律解释明确:监护人责任为过错推定责任而非无过错责任;承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具有承担相应侵权责任的能力;无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虽无侵权责任承担能力,但是应当以其财产对受害人承担公平责任.  相似文献   

16.
天下职场     
强音 《职业》2012,(1):32-33
性骚扰="工伤"为职业女性撑腰女性受到性骚扰无处伸冤怎么办?最近,韩国职工补偿和福利服务机构做出决定,如果女职员受到性骚扰,不但受到法律的保护,还会将由此带来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虐童事件层出不穷,但由于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无法对虐童行为进行有效防治。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儿童虐待防治方面有很多先进经验可供借鉴,如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儿童虐待的明确界定、强制报告制度、调查和处理制度等。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可以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有效防治儿童虐待,包括完善相关立法,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完善儿童收养与寄养制度,设立受虐儿童调查和处理制度,建立受虐儿童国家监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从构建法律制度的角度细致地分析了我国精准扶贫的法治现状,总结出当前存在的三个问题,包括精准扶贫立法不完善,立法层级偏低;精准扶贫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扶贫资金管理不合理,缺乏法律保障。进而从立法层面积极建言献策,指出应制定完备的精准扶贫法律制度、实现全方面监督、构建专门的扶贫资金使用制度,从而推动精准扶贫项目的全面收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立法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引入环境法典的立法模式,分析现行环境法体系的缺陷入手,对存在的问题阐释我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利弊,出环境法法典化是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06,(5):24-26
每日的行色匆匆, 职场中的激烈竞争,办公室中看不见的硝烟,当薪水渐涨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在职场中遗失了一些自我和生活的本来面目. 所以,当一年一度的"五一"来临的时候,央视"东方时空"与智联招聘将目光投向了普通的职场人士,在加班、跳槽、性骚扰、四险一金、亚健康这些焦点中,去探究职场人士的现实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