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制隔离戒毒作为一种戒毒措施,是指对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所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在吸毒成瘾人员自愿、公安机关同意或者公安机关直接作出决定下,进入强制戒毒所戒毒。而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则是对吸毒成瘾人员戒毒状态、身心康复、生理脱毒等各个方面的评估,是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戒毒建议的根本依据。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一经推出,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避免的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对此,下文就以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为中心,对诊断评估的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当前毒品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肆虐,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定。据卫生部通报,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其中,报告病例数排行前六位的省份分别是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四川。①因此,探索戒毒康复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开远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戒毒康复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探索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律,进一步增强戒毒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矫治工作质量。本人对正在强制隔离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疗的人员进行了调研,并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对吸毒成瘾人员的构成情况和戒毒特点进行总结,在借鉴国内外戒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戒毒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提升戒毒工作质量出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社会融入困难。本文通过对珠海市戒毒机构戒毒人员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戒毒人员吸毒的成因及吸毒的特征以及戒毒人员由于教育、就业、人际支持、自我认同等方面造成的社会融入难题,结合国外吸毒人员社会融入管理经验,提出从治理创新、司法改进、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宣传等方面构建戒毒人员融入社会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毒品作为一种精神性药品.是从受害人的心理缺陷恶化.透入生理变化,又通过生理反应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造成长期生理依赖与需求。我们开展的这次调查,就是以吸毒者初吸、戒毒、复吸时的心态为切入口,透视吸毒者的心态,并对其作深入的分析.以期为我国的戒毒工作提供依据。本文中的“戒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渗透和发展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一现状,本文针对网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引导和帮助网瘾大学生摆脱网瘾。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一个初秋的夜晚,上海某劳教所强制戒毒学员晓林(化名)既高兴又忧愁,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高兴的是,第二天就能结束两年半的劳教戒毒生活回到社会;忧愁的是,出去后将面临一系列烦心事:到哪住?工作能不能找得到? 第二天上午,管教民警王警官带着晓林迈出劳教所的大门.在灿烂的阳光下,他看到了曾到劳教所来探望、帮教过他的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以下简称"自强总社")虹口工作站的社工耿军霞、断绝多年关系的老母亲,还有社区民警开车来接他回家,他顿时感动得哭了.  相似文献   

8.
戒毒新曙光     
1999年5月23日,《羊城晚报》刊登了一位名叫郑可辉的广东青年的求救信。信上说,他吸毒成瘾,戒毒不成,几次想跳楼自杀。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中,渴望有人能帮他解除毒瘾,脱离苦海。  相似文献   

9.
父子戒毒记     
吸毒人员田龙(化名),有十几年的药物滥用史。20世纪90年代。初期,田龙下海经商,曾经身家数百万。后来,他因“赶时髦”吸食毒品,染上了毒瘾。儿子田田(化名)在他的影响下也成了“瘾君子”。家人的责怪、自己心中的负疚感和身上的病痛常常使田龙感觉生不如死。社工徐红接手了这个个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将开始正式实施,《禁毒法》强调社区戒毒的重要性,即一般情况下,对初次吸毒人员实行为期三年的社区戒毒,对情节严重者实行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还要接受一到三年的社区康复。社区是戒毒人员实现身心与社会康复的重要场所,戒毒人员需要社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重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那天,为了了解案主的就业意愿,我按响了戒毒人员王波(化名)家的门铃。门开了一条缝,我刚说出自己的身份,“哐铛”一声,门又被关上了。我顿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但想到自己的职责,便又一次按下门铃。  相似文献   

12.
对L中学留守初中生的调查发现,网络成瘾者共计73人,初一5人,初二18人,初三24人,初四26人。网络成瘾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男生明显多于女生,且在心理上多表现为学习障碍和行为障碍,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基于此,通过实施陪伴式家教,进行家庭干预;加强专业引领,完善学校干预等举措,取得了戒除网瘾的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沈康荣 《社会学》2007,(3):48-61
通过对苏州市戒毒所的新型毒品吸食人员的全面调查发现,新型毒品吸食者群体呈现如下特征:男性占据绝对多数,但女性吸食者增长趋势明显;低学历者多;青少年多;个体职业者多。戒毒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净化社会环境、重燃家庭温馨;提高社工素质、强化社工作用;消除就业歧视、解决就业困难,帮助新型毒品吸食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4.
强强,我的一个服务对象,2008年10月底新发现的药物滥用人员,经过近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2010年7月,表现良好的他提前3个月出所了。  相似文献   

15.
赖爱平 《职业》2012,(6):135-136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随着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职业指导作为市场就业服务的核心内容,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机构的职业指导,如何更充分地开展人本服务,为失业人员开展具有特色、针对性的指导,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总结。本文试从阐述开展广州市失业人员职业指导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失业人员的基本特征,依据失业人员社会心理需求和特征,有针对性地论述开展失业人员职业指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牛(化名),男,50岁,离异,属长期注射杜冷丁成瘾的吸毒人员,曾在上世纪90年代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金牛服刑期间因意外事故导致左臂截肢,刑释后上访索赔成了他的主要任务。他情绪易激动,当有人表达与他不同的看法时,他便会立刻声若洪钟、粗话连篇地加以反驳,残存的三寸左臂前后抖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开展实证调查,分析其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提出相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刑释解教人员回归之初,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扰,各种心理问题也会随即而生,这是矫正心理问题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9.
药物滥用者生理脱毒后的复吸率居高不下是严重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相关数据显示,在无任何治疗措施跟进的情况下,国内的药物滥用者强制戒毒或自愿戒毒后半年复吸率一般为90%~99%。同时,根据对药物滥用人员复吸原因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调查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获得干预方法的途径主要来源于咨询机构的老师;家长熟悉的干预方法包括行为治疗法、感统训练法、药物治疗法、游戏疗法等:家长认为有效的干预方法是行为治疗法与感统训练法,认为无效的干预方法为药物治疗法与功能分析法。建议家长在选择干预方法时综合考虑家庭环境、儿童的特点、自身的学历水平和职业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干预方法的使用要立足于自闭症儿童的实际感受,服务于儿童生活质量的提高.注意干预的生态效度以及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