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献婉 《职业》2012,(17):157-158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却是来自于汉语。日语汉字在整个日语体系里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具有复杂的变化和构造。汉字起源于中国,对中国人来讲,这是学习日文得天独厚的有利之处。但很多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往往误认为日语汉字是汉语的繁体字,意思是一样的,又误认为日语汉字发音没有规律等等。日文里的汉字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记忆和理解,很多汉字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否则会在翻译和理解上出现很多错误。日文里的汉字使用广泛,种类繁多,很难掌握,所以在日语词汇的讲解中,要特别注意汉字的讲解和归纳,引导初学者正确理解日语汉字。  相似文献   

2.
汉日两种语言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但是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日语却属于黏着语,因此在许多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两种语言做简单的对比分析,便于在教授日本学生时,预估教学重难点,做到教学侧重点明确。  相似文献   

3.
高校日语语言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只为让学生通过考试、拿到文凭、顺利毕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从事与日语相关的各项工作。日语作为日本的语言,它和日本文化紧密相连,它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表达特点等都充分体现出了日本文化的特质。在日语教学中,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导入日本文化,可以增进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日语语言的认识、提高日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当下日语中存在不少汉字词汇运用的情况,特别是日语中使用汉语词汇的数量超过了日语原本的固定词汇,可见汉语对于日语形成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后,诸多日语自制的汉字词汇也涌现在中国,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汉语的发展。本文将浅谈汉字传入日本以及日本自制汉字回流的情况,进一步结合日语中汉字词汇发展和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进行探究,望对日后中日文化交流工作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5.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往往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汉语和日语属于亲缘语言,两者又都拥有大量的量词,这些量词有异有同;因此,汉语母语者往往会受到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干扰。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异同,探究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影响,并从对比分析汉日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转变汉语固有的认知模式、创造浸入式语境三方面探讨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迁移的影响下如何学好日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汉字在对日汉语教学中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由于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提高日本学生对汉语学习效率,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就成为对日汉字教学的重要工作。本文第一部分先简要介绍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对日汉字教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通过中日汉字的对比分析介绍汉日汉字的不同。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一下汉字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语言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些交流在汉语和日语这两种语言上留下印记。因为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中日敬语之间有很多共同点。与此同时,因为各自不同的语言结构和历史、文化因素,中日两种语言中的敬语又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尝试对中日敬语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以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言学习和中日文化交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自古盛行,中国的汉字也传到日本并得到广泛使用。因此,日语中有很多和汉语相同的汉字以及发音相近的词。作为称谓语的"先生"便是如此。日本从中国引入书籍之时,这一词语便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虽然双方都在使用,但出自同源的同一个词在两个国家已经产生了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本文从历史入手,对汉语的"先生"和日语的"センセイ"用法以及翻译时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汉语和日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但这两种语言都使用汉字,而且两国语言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过程中,中日同形词逐渐形成,即字形基本相同的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词。中日同形词中,部分词汇的意思是相同的,部分是不完全相同的,还有一部分词义是截然不同的,即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类义词、同形异义词三类。所以,中日同形词是两国语言的一个必然存在,而且与同形同义词和同形异义词相比较,同形类义词的学习难度最大,即复杂又难以理解,需要深入的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表达思想、感情、想法等的主要手段。被动句这一表达方式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根据日本语言学者玉村文郎的解释说明,被动是动词的词汇—语法范畴内的一部分,是针对"非被动"的一种有标形式。在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被动句中,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我认为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能够理解日语的被动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对日语语音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汉语方言更是影响了日语发音。笔者对湖北某高校日语专业一至三年级本科生日语假名发音做了调查,概括总结了现代汉语方言对日语假名发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  相似文献   

12.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母语迁移。日语教学当中,从最初的假名发音到之后愈发复杂的长句发音,笔者在长时间的任教过程中发现发音教学环节往往就会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特别是笔者所任教大学的日语学习者绝大多数出身自赣方言地区,学习者大都有各自的方言发音习惯,所以对学习者来说,完全摒弃自身方言的发音影响,不仅在纯汉语环境中学日语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日语环境中学习日语也无法实现。所以在语音教学当中可以结合日语的发音规律,借鉴赣方言的发音特征并围绕母语迁移的现象,在帮助学习者规避方言发音的干扰(负迁移)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方言发音来辅助学习日语发音(正迁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尽管有些学习者精通语法,表达流畅,但是在沟通过程中也很容易被识别出是"外国人",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语音方面的问题。日本和我国一样都使用汉字,但是中国人学习日语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日语作为外国语言并且是一种独立的语种,有着自身的特点。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难点,本文就日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汉语热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欢并学习汉语,但汉字成为很多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因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不同方面深入分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汉字教学困难的原因,以期帮助汉语教师正确认识教学中的问题,并改善汉字教学的方法,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会汉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针对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一至八年级共十三名日本留学生,关于汉字、口语、听力和语法学习策略方面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汉语学习时常采用的学习策略。针对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特点,为促进本校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对于日本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有效进行,本文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汉语热"的潮流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泰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泰国,对汉语的强烈需求刺激了汉语在当地的快速发展,当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泰国的汉语教学,特别是语音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教材的编写并不符合规范,一些本土汉语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和长期的泰国教育思想的狭隘性,并不能很好地教授汉语知识,尤其是语音方便,很多本土汉语老师习惯用泰文字母来标注汉语发音,这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取的。因此就要求在泰志愿者老师利用自身优势,根据汉语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遵循学习规律,正确地教授汉语知识,尤其是语音知识。笔者有幸在泰国从事汉语志愿者老师,在任期间收集了很多素材,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偏误的问题及分析策略。希望能对以后的赴泰汉语志愿者老师在教语音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日语是日本的国语,并且作为唯一的通用语言,在各个国家都有使用日语的人群,当然也有很多人涌入日本社会,这些人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日语的学习并非那么容易。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的了这样的问题,日语教育又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也就是该如何更好的推广日语,文章在对日语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本教育机构该如何更好的解决日语学习困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阿拉伯语,通用于西亚、北非22个国家。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促使中国的很多高校陆续都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阿拉伯语,是世界语言中比较复杂的一种文字,特别是初级阶段的学习,无论是发音部位、发音符号、还是书写,都是和以往我们接触到的其他语言差异很大的。因此,对初级阶段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将从语言本身特性、教师素质两个方面来浅谈几点阿拉伯语初级阶段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日本两国文化的交流历史悠久.古代日本曾大规模地学习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是到了近代,中国开始大量地向日本学习.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很多就是从日本引入的.本文对近代中日语言交流的具体过程,汉语吸收“日语外来语”的各个阶段进行区分,并对其社会文化背景和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惯用语是指在语言的日常使用中被固定下来的语句,这种语句一般具有特殊的意思和语感。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位置上为邻国,这促使中日自古就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因此,汉语与日语在惯用语上具有很大的相同之处,由于各自语言的语法、词性的不同致使汉语与日语的惯用语还存在许多不同之处。笔者针对汉语和日语的惯用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