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业国企中的青年女工是当代女性工人的有机构成。制造业车间场域在去性化的整体基调上,培育了青年女工彰显女性特质的工作惯习;在择偶和消费场域中,青年女工的惯习则并不受困于自己的女工弱势地位。不论劳动还是生活,制造业国企中的青年女工都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通过利用自身所特有的资本,发展出了轻视工人身份、重视女性身份的实践策略,这是结构与行动两种力量共同塑造出的。  相似文献   

2.
在生育政策与社会发展的转型中,儿童照料局面呈现出了一个新的矛盾局面。本文引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框架,研究父亲在儿童照料中的参与,发现了传统性别角色差异转变,为当代男性在儿童照料中的父职参与提供了角色转换的可能,在这背后也有一整套关于这样性别转变的逻辑。在儿童照料"场域"中,从传统的"密集母职"照料到父职参与过程中,行动者作为主体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从观念到行动,再到具体的选择,并最终通过经验积累和自我再生产进而形成了新的惯习。  相似文献   

3.
球迷群体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产物,其行为特征一直受社会关注。本文从场域理论出发,尝试用场域、惯习等理论概念对球迷的群体性行为进行解释。本文认为,球迷的群体性行为与比赛场域的设置、球迷的身份认同有关联。场域理论链接了个体与结构,为我们理解球迷的群体性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大学生基督徒的研究多关注于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动因,缺乏对农村大学生基督徒的专门研究,也缺少对皈依历程中内在心理机制的探索。通过对农村大学生为主体的"约瑟"团契和"天使"教会进行的参与观察和后续访谈发现,"祷告"仪式对信仰的发生及维系起着关键作用。皈依即是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逐步转变为上帝的过程。同时,基督教信仰中的平等、关爱等理念对农村大学生有着格外的吸引力,帮助他们在大学场域之外融入有相似经济社会地位的同辈群体,免于由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匮乏而面临的社会排斥。通过教会,他们融入了一种联合生活,获得了归属感、秩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李倩 《现代妇女》2014,(6):249-249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家布迪厄的重要理论之一,也与老年人社区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在Q市M老年公寓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公寓里的老年人对于小组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率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有明显的变化。基于这一发现,笔者尝试用场域理论中的惯习来分析老年公寓的整体环境对老年人活动参与意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女性天地》2013,(10):4-4
为防止学生在考试作弊,泰国农业大学的老师竞想出“防作弊帽”招,戴在头上白色A4纸遮住双颊,预防有人想四处张望、偷看旁边同学的答案,不少网友看了笑说,“好像要奔丧喔!”据泰国《曼谷邮报》消息,泰国农业大学因为考场太小,学生彼此坐得很靠近,为了防止作弊,学校跟学生间协议,考试戴上“防作弊帽”,校方指出,学生们都很乐意也觉得很有趣,没有强迫他们戴,同时也澄清这不代表学生常作弊,以后不会让学生戴了。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场域。在场域中,社工常常面临自我生活情境、实务工作情境、组织机构情境以及社会情境等多样化的情境。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与复杂化,社会中的某些惯习与社工的专业信仰发生碰撞,尤其对年轻社工的专业信仰坚守是一种挑战,极易影响其专业与职业的独立发展。本文以场域理论为视角,从社工面临的情境中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社工专业信仰坚守,进而进行社工反思。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高校非常普遍,甚至成为了一种风气。深入剖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加强高校管理,使大学生"不敢作弊、不能作弊、不想作弊",确保他们德才兼备、健康成长,成为更积极上进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国平 《现代交际》2012,(5):213-214
大学生考试作弊往往既不是有组织的、也不是个体性的,而是其对外部刺激作出的自发和临时性的群体越轨行为。文化传递理论认为,考试作弊是个体从社会环境中习得的行为,是社会诚信问题在学校中的反映;社会失范理论认为,考试作弊是一种失范现象,它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亚文化群理论认为,学生受到同辈群体的长期影响,如果个体越强调越轨的价值,那么其就越容易出现违规行为;成本理论认为,作弊是个体权衡得失后的理性决策。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高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环境和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作弊现象日益普遍,在校园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现象,这给高校和学生成长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将着重对大学生作弊的不同心态表现进行分析,对造成大学生作弊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探求解决的方法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与生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大学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意志品质进行阐述,结合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实际,分析了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途径,旨在通过大学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心理资本也叫积极心理资本,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学习和生活对心理素质的要求很高,并且大学生的心理塑造能力很强,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有助于其更好地完成学业,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通过介绍积极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的影响,开发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途径,提出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所谓考试作弊,就是指在考试时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想非份地得到高于自己实际水平的分数的种种违纪活动。因此,《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十二条要求学生“考试不作弊”,但走而访之,学生的作弊现象并非有禁则止,鉴于现状,笔者作了一些调查分析,试为改革与完善初中的考试制度和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心理分析当今92%初中生认为考试是需要的,与之相矛盾的却是他们的行为。68.5%的人坦然承认“曾有过几次作弊”;6.7%的学生直率地回答自己“经常作弊”。[注1][附表一]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4.
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高级阶段。在大学阶段,辅导员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作为一名辅导员,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现阶段的学生,处于新时期,其思想和行为都有着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思想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采取新的引导方式进行培养,是新时期大学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目标。文章简要分析了大学生辅导员如何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成才这一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本文以中北大学48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在校大学生作弊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作弊的原因,并提出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历来都是高校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成为高校最严重的不良现象之一,各高校除了加强诚信教育、严格考场纪律等外.处分也越来越严厉,个别院校甚至一次性勒令退学十几人.但考试作弊现象依旧屡禁不止,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就针对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提几点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考试作弊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通过对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作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少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身份缺场的自媒体场域中,当代大学生享受信息交互传递所带来的便捷与畅快的同时,自我认同也面临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自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自由表达的平台,又使其难逃表演型自我呈现下片面性、虚假性自我认知的掣肘;为大学生打开了认知社会的新窗口,又以纷繁杂陈的网络乱象使其陷入价值选择的迷思;为大学生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天地,又因其先天弱范性特质引发大学生交际模式的错位。对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化解,要紧密结合自媒体及当代大学生本身的特点,从培养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思想引领及提高大学生自媒体交往资质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宿舍成为引发人际冲突频发的特殊"场域",探讨宿舍人际冲突影响因素对于规避宿舍恶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对50名本科生深入访谈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深受来自"场域"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体差异性、价值认知差异等主观因素影响,生活习惯、人际沟通等成员在宿舍"场域"中生成的交互因素也对冲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学图书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应该配合学校担负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的任务.笔者通过阐述大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明确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作用,提出了优化大学图书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几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