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提要]作为一项国家重大战略,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软引擎”。虽然学术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什么影响“走出去”、如何有效“走进去”等问题仍亟待探讨和解决。本文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的方法,以20个中国文化走出去案例为样本,结合传播学“5W”理论解释框架提炼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对象等四个条件变量,试图探索这些条件之间的“多向互动”以及不同条件组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产生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1)中国文化有效走出去是多元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受众对象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较为核心的因素;(3)从不同条件的组合效应来看,推动中国文化有效走出去存在媒体驱动型、民间辅助型、内容支撑型三种典型影响路径。新时代,应在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的基础上通过融汇多元主体力量、构建发达的文化内容体系、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建立受众本位的传播策略形成中国文化协同走出去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文学传播的重要手段,翻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得到更广泛实施的新时期,有必要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的翻译进行再认识,包括对翻译的作用的再认识,以及对译介内容、译者选择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再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阿诗玛》形成于撒尼人的歌唱和叙事生活中,成为撒尼人讲唱传统的核心。保护《阿诗玛》不只是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阿诗玛》,而是保护撒尼人生活传统中的《阿诗玛》,保护以《阿诗玛》为中心的撒尼人的活态的口头传统,保护与《阿诗玛》有关的整体性的文化生态,在此基础上探索并构建撒尼人生活传统综合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进而推进新时代撒尼人《阿诗玛》生活传承的多样化面相。  相似文献   

4.
《阿诗玛》和它的故乡幽美的风景区“石林”,同样地名扬中外。 早在1953年,云南省人民文工团就组织工作组深入到撒尼彝族地区的路南县圭山进行发掘工作。当时经过三个月的调查,搜集到了关于阿诗玛的传说异文共二十种,通过整理和修订成为世界文坛的名著《阿诗玛》。  相似文献   

5.
让中国文学"走出去",得到世界的认可和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喜欢一直是中国文学界和翻译界的梦想。从《中国文学》到《熊猫丛书》,再到《大中华文库》,中国的官方机构也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然而,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走出去"之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就是西方的汉学家、翻译家们。本文选择了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作出巨大贡献、付出巨大努力的两位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和白睿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翻译观和代表作《狼图腾》《活着》的英译本的分析,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译之道。  相似文献   

6.
从"走出去"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出版国际化研究正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前,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在"内涵和意义、建设内容、实施策略、制约因素"等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诸如研究主题单一、范式雷同,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从出版"走出去"到"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有研究背景的变化也有研究范式的转换.因此,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要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般性出发,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般性和出版传播、出版行业的特殊性相结合,真正从出版传播、出版行业的特殊性出发建构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理论、深化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内涵、加强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联互促.  相似文献   

7.
《天义》是辛亥革命前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中的主要派别之一"天义派"的机关报刊,"天义派"是早期经由日本传播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渠道.《天义》记录了辛亥革命前经由日本传播到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全貌,它倡导"人类平等""废除政府""妇女解放""暗杀异己"等主张.通过剖析日本无政府主义思想内核,厘清《天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探究中国无政府主义与日本无政府主义之间的理论和实践联系,拟在尝试论证日本路径对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华帝国全志》英译本译述的《本草纲目》开辟了中医药文化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先河.在"中学西传"背景下,译者以宗教和科学交流为出发点,采取删减、改写、增添文本内容的翻译策略,展现了明清时期中医药文化在西方传播的最初面貌,还原该译本的译介过程对当前中医"走出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外译典籍是中国文化复兴和“文化走出去”的一面旗帜,外译可以使中华典籍不朽生命在异邦文化中得以延伸和继续.《红楼梦》具有丰富充盈的文化包容量,从中几乎可以看到整个中国文化,特别是我们民族的人文意识和人文传统.然而,《红楼梦》在世界各国的传播、译介和译文研究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诸如译道渐芜、外译传播范围有限等问题制约着《红楼梦》外译的成效.基于这一现状和问题的思考,《红楼梦》外译“走出去”的真正实现需要新设想予以支持,以期推动《红楼梦》对外译介、传播及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是通俗性娱乐性作品翻译传播成功的例子,是翻译(译者身份、翻译理念与翻译策略)与传播内容(故事情节)、传播环境及渠道(海外出版与宣传销售)、传播受众(读者定位)相互配合与协同运作的结果,而非原著翻译加出版发行两个独立的步骤.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必须符合传播的基本规律,才能促成文化对外传播.翻译选材的内容适于传播,是传播的必要条件;翻译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手段和方法是前提条件,以文化传播为目的;有利的传播环境与渠道是文化走去的充要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天下》月刊的译介出版活动,践行了该杂志"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西方之间更好的文化理解"的文化宗旨.它通过多元化的出版选材,跨专业、多元化与国际化的中外译者和撰稿人群体,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合理完善的编辑发行体系将中国文化成功地传播到西方.《天下》月刊译介中国文化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当下期刊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也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葛浩文的助推下,莫言成功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研究"葛译"无疑对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本文选取《红高粱家族》片段翻译,从词句到篇章、从细节到整体各角度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剖解。经分析,在英译中国文学过程中,葛浩文尝试在"忠实"和"通顺"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实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葛译"也代表着当前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学的正道:中国文学要先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1964-1979年15年间,中国面向东非出版发行了斯瓦西里文期刊《中国画报》和包含毛泽东著作、政治理论、国情介绍、文学艺术图书、儿童读物等斯瓦西里文图书约230种。《中国画报》在东非的累计发行数量接近了100万份,图书在东非累计发行了3 981 004册,其中儿童读物的总发行册数是676 482册。这些中国出版的斯瓦西里文书刊在东非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影响了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推行的"乌贾马运动"。《海娃的故事》、《小马过河》等中国连环画在当地少年儿童中家喻户晓,有的甚至成为课堂识字的启蒙教材。它提醒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应充分重视中国儿童读物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文学的译介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葛浩文所译《狼图腾》被英语世界广泛接受并迅速传播,为中国文学翻译模式及文学的外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考。通过研究分析《狼图腾》的成功译介,可以看出:选择既反映全球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点的作品进行译介,采取国内外合作出版的译介途径,实行国内学者与西方汉学家群体相结合的译者模式,创造性地选择翻译策略,是中国文学外译的有效译介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速,翻译的跨文化传播重要 性愈发突显。基于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经典5W传播模式,以 林语堂和Shirley M.Black英译《浮生六记》为例,尝试在传播学视域下 构建以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的译介模 式,探讨中国文化如何更为有效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葛浩文1991年英译了贾平凹的《浮躁》,时隔25年,他又翻译了贾平凹最具争议的小说《废都》。葛浩文的翻译使莫言、贾平凹等作家的作品在英语世界得到传播并获得好评。通过对《废都》译本Ruined City中具体语料翻译方法的描述性研究,为贾平凹和中国现当代其他文学作品"走出去"提供策略。对Ruined City中翻译语料的考查结果表明,葛浩文的译本以忠实为原则,对原作中的文化意象、语言风格等采取增译、减译、音译和直译等方法予以再现。这些翻译方法对传播中国文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新疆企业"走出去"动因、现状及对策.首先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需求角度分析了新疆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从三个层面阐述了新疆企业"走出去"所具备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新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现状特点,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新疆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文学传播的重要手段,翻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得到更广泛实施的新时期,有必要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的翻译进行再认识,包括对翻译的作用的再认识,以及对译介内容、译者选择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再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回顾宝钢、海尔、福耀、格兰仕、长虹、TCL等中国企业遭遇外国贸易救济措施与"走出去"的行为后,发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主要是避开国内激烈竞争、顺应国际化潮流、规避贸易壁垒、品牌国际化、抓住机遇、掌控战略资源、获得国际先进技术等。中国企业"走出去"路线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企业"走出去"的绩效也就各有千秋,最后指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针政策的提出,我国的典籍翻译事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典籍翻译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局面。翻译著作,尤其是典籍翻译作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正确传播中国文化思想内涵,影响到以文学著作为媒介的中外思想交流。因此,翻译批评必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衡量翻译批评活动以及翻译理论的一个尺度,翻译批评标准的确立尤为重要。文章从王维诗的两个英译本出发,探讨典籍英译的翻译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