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治和德治是社会生活中规范人的生活的前提,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起着基础和限制的作用。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中违法现象也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这些现象的出现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阻碍,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本身事物影响外,道德建设在法治社会的构建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道德建设在构建法治社会中的支撑作用出发,对我国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道德建设在法治社会中作用的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罗颖 《现代妇女》2014,(4):248-249
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一贯是新闻写作时的基本要求。但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模糊语言也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一般说来,对新闻信息作出恰当地模糊处理不仅不会影响信息的正确传递,反而能让受众更为有效地接收相关信息。笔者通过实例分析,旨在说明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鲜明的语用功能,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处于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为宗旨的综合性课程。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倦怠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也对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现象是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外部环境多重因素作用下出现的,也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4.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用以协调和处理新闻人与采访对象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下,尚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媒体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因此,新闻人要自觉弘扬新闻职业精神、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防止新闻道德的天平出现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5.
石琼 《现代交际》2010,(4):89-89,88
本文从策划的基本含义出发,引出近几年来在新闻策划中出现的同质化现象并进行简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策划的特征——“创新性”“前瞻性”就是尽量避免同质化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性作为新闻的首要原则,是每个新闻从业者必须遵从的原则。但是目前我国的新闻仍出现虚假新闻泛滥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众形象,而且会使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产生扭曲和变形,失去了新闻传播的本质意义。本文试图对2016年度虚假新闻所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吴琼 《现代妇女》2014,(8):97-97
权利冲突,是在行使具体权利时,多个权利无法同时得到满足而出现的互相矛盾、互相抵触的法律现象。权利冲突现象广泛存在于司法审判、行政执法和日常生活中。随着中国法治化建设的推进,道德权利与法定权利的冲突日益凸显,唯有从现象入手,探析法定权利与道德权利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才能更好地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实践,对新的行为给予合理规范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我党自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法治建设问题以来,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这个词在老百姓生活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影响,各高校也纷纷推出了依法治校的决定。但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校跟民众和学生拥有法治思维是两码事。这需要一段时间,自上而下地去贯彻法治思维。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数量并没有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下降那么多。所以,我将就这些现象所反映的问题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个浅显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主位模式在英汉新闻语篇中的应用。经过分析和比较,本文认为英汉新闻语篇在主位模式的使用上都是无标记主位多于有标记主位,单项主位多于其他主位,话题主位最多。但是汉语语篇出现了主位前置这一英语中没有的现象,而且英语报道中标记性主位和无标记主位相差不多而汉语报道中两者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新闻访谈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西方生活的背景、历史的发展与语言的情境不同,直接影响着新闻媒体访谈交流方式的不同,这也导致中国记者在使用英语进行新闻访谈的过程中出现跨文化语用失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加强跨文化意识与敏感度,培养语用能力,有利于实现英语新闻访谈中成功对话。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外宣新闻翻译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支撑,通过《今晚报》海外版上一些汉英新闻翻译的实例来简要分析外宣新闻翻译中"释+译"策略的应用和"再创造"现象的出现,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外宣新闻翻译这一工作过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接触的新事物不多,他们对道德和法治没有充分的经验。对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现象产生困惑是小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观念,本文主要论述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引入生活元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是英语新闻语篇中常见的现象。本文从名词化隐喻的概念入手,探讨如何更好的运用名词化隐喻,深入地理解新闻语篇。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这片沃土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结构日趋科学完善,不断为中国法治现代化指明方向。中国法律体系的建构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为基础的。以宪法为指挥官,形成了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律和其他法律规范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巩固了中国法治的基础。在对仍在发展中的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和合理建构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中国化的语境中获得新的内涵。为推进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应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在法治制度、法治政府、法治经济、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建设的多元化背景下,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为法治提供现代化的现实途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法学领域中,探讨法律的对新闻活动的制约与保护本是不可或缺的两大研究视角。而在学术界,有关约束记者行为、报道侵权的专著论述非常丰富,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比论述保护记者权益的专著更胜一筹。理论研究的这一片空白,也许是我国新闻法治现状的写照。作为常年冲在第一线的调查记者,是记者群体中最容易受到权益侵害的人群,本文将从该群体入手,结合新闻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对记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展开探讨,试图对保护调查记者乃至整个记者群体权益提供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媒体的职责有为人民服务、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正确引导舆论方向等,这些都是媒体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前提条 件。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后,微博成为民间舆论发酵的主要平台之一,我国的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出现“跟风、蹭热度”的失范行为, 本文选取微博中的部分反沉默螺旋和新闻伦理相关的热点事件被媒体转发现象,从新闻工作者素养、新闻价值、受众碎片化特征三个 方面分析媒体行为失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陈灿 《现代交际》2014,(6):18-20
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一体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法理与民意之间的互动关系值得我们来考量。民意对法律产生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司法裁判中依据法理回应民意,一是民意干涉司法裁判从而影响法理的运用。民意干涉司法裁判从而影响法理的运用是司法实践中最为严峻的问题,学界一直以来对其的研究也从未停止。民意干涉司法裁判的现象对法治一体建设产生巨大的效应,此种效应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缺陷。因此为实现法理与民意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遵循以下路径:甄别正当民意和依正当民意对法理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的突出问题是,社会问题网络化、网络问题社会化。互联传播新闻信息显著的特性是.热点容易快速形成,容易迅速聚集现实力量,极容易形成新的意识流。文中通过探索性的思考,提出传媒在网络时代体现社会责任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新闻与民主法治建设的关系,舆论监督与政府意志和公众意识的关系,改革发展与队伍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主体、渠道多元化,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普遍存在,对传媒环境和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本文从自媒环境下的新闻伦理失范现象入手,分析了新闻伦理失范的原因,提出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20.
秦华 《现代妇女》2014,(6):305-305
说起政法新闻报道,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案件、血腥、暴力等负面的新闻素材,这是狭隘理解了政法报道的领域和内容。其实,政法报道是宣传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工作和涉及法律范畴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政法报道兼顾着政治和法制新闻的双重需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宣传法治思想,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只有扩大政法报道的关注点,提升内容的可读性,拓宽政法新闻报道的领域和内容,才能在政法报道中引导和提升受众的口味,让受众在关注新闻的同时能更多的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