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曰芹 《现代妇女》2014,(1):111-111
考核方式是课程设计的重要一环,在考核方式中对学生的考试是检测课程设计实施效果的重要支点。《管理学基础》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如何更好的完善课程的教学改革,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管理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使其更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乃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难关。考试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做好课程考试改革方案的设计对于《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教育"的现阶段,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入学即面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这一大考,各师范类院校为提升本校教师资格证通过率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改革。《综合素质》这科试卷中涵盖教育学、政策法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及各种能力,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理科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综合素质》这科考试中就存在着弱项。结合当前融媒体教材特色、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标准、大纲、真题,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论证研发《科学素养》融媒体教材,以帮助备考教师资格证理科薄弱人群,以及开设公共基础课《科学素养》缺乏教材的院校。  相似文献   

3.
高校课程考试作为高校自主实施的重要教学环节,其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反映和作用在教师教学活动中和学生学习效果上。因此科学、规范的考试管理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范博 《现代交际》2014,(8):169-170
中华民族正值崛起之际,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适应新时代发展是目前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全面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出发,阐述了如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企业管理》是高等院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门课程主要讲解企业管理原理以及应用,用来培养学生运用企业管理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企业及企业各部门分析、判断,以及管理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认知,多数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点来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直接指向于毕业生岗位的操作技能,但是受到学生原有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因素影响,教学中笔者结合本校《声乐》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6.
《会议管理》课程实行技能抽考,是在湖南省文秘专业技能抽考的基础上.根据与专业技能模块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和能力目标,设计《课程技能抽考标准》,确定技能考核范围、合理设计考核模式和考核内容,开发课程抽考试题库,完成技能抽考与课程考核的有效衔接,使课程技能抽考成为课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检验的重要依据。通过《会议管理》课程的技能抽考,保证文秘专业学生会议管理能力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7.
《会计学》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一门基础平台课程,《会计学》课程教学应当从管理的角度,使学生在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会计在管理实务中的运用,因此.一般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好的效果。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企业实际案例。以加深对会计理论知识理解,以及实际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正在成为《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红 《现代妇女》2014,(4):147-148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是人才培养的最小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基础。《采购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强,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与学的双边动力,最终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李曰芹 《现代妇女》2013,(11):134-134
人才培养的关键点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职业能力被企业认可了,那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目的所在。我们物流管理专业本着从企业需求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着重从培养和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从课程建设、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拟教学到课程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职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使其更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乃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很多课程思政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只做表面功夫,不考虑学习效果,或是仅注重增添部分教学内容,忽视学生的产出,本末倒置。基于产出导向的OBE理念,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仓储管理实务》为载体,探索课程思政改革问题,首先从课程的现实基础入手,以企业需求调研为依据,确立具体的课程思政改革目标,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是学校按照本校的办学理念,根据当地经济、生产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及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措施,是进一步丰富发展内涵、打造自身特色、满足学生成长多元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徐越男 《现代交际》2012,(5):252-25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高等院校人文教育课程的重点环节之一,该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加强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础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必修的基本技能课程,对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英语》课中实施形成评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提高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马红  刘巍 《现代交际》2012,(5):209-210
《商务英语》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暨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商务知识与技能,并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工作任务。传统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英语系对《商务英语》课程进行了考试改革,通过课程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使考试成为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在完成本课程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设备投入不足、学生基础薄弱、师资与要求不匹配等困难和现状,设计了图片视频认知、企业参观、设备模型创作大赛、案例分析、设备规划及设备展览会等实践教学的内容。通过设立这些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形成学生大脑想、动手做、眼耳等感官认知的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职制图课程改革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将《制图》和《AutoCAD技术》等课程,有机地结合成《制图与AutoCAD》一门课程。利用VBA技术开发的"《制图与AutoCAD》课程试题库"是制图CAI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试卷自动生成、题库维护简易功能,使考试结果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而实用;同时基于生产和生活问题为背景编拟试题,体现课程"从生活走向制图,从制图走向生产"的理念,完善和促进课程教学评估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地位和重要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近机类和非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讲课、讨论、作业、实验和课程设计等一系列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以试卷考试为主要形式的《FPGA应用开发技术》课程考试方法存在的难以检验评价学生技术技能掌握程度,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改革发挥不了指导意义,考试失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功能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FPGA应用开发技术》课程考试方法与量化评价标准,以达到健全《FPGA应用开发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督查机制,实现严把"出口"关,达到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就业质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郭秋生 《职业》2011,(17):151-151
《财务管理》是中职会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会计专业职称考试的科目之一。长期以来,《财务管理》教学过分强调公式记忆、验证、套公式算题,忽视实操运用;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导致学生知识面窄,欠缺自主学习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晓霞 《职业》2011,(29):185-186
一、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性质的认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职类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对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素养培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必考科目,无论对于哪一类考生都是必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